符咒法事
道教符咒买符咒招财法事超度法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符咒 > 正文

人生四境界:怒时不言,恼时不争,败时不丧,乱时不决:道教伦理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5-19分类:符咒浏览:188


导读:崇道书院学习国学经典,品鉴传统文化精髓,细读哲学人生;用经典地国学力量,来感悟人生地智慧道教伦理。公众号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崇道书院学习国学经典,品鉴传统文化精髓,细读哲学人生;用经典地国学力量,来感悟人生地智慧道教伦理。

公众号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宿业, 镇宅, 化煞, 度亡, 禳灾, 超度, 超渡, 土地爷, 谢神, 酬神, 贵人, 扶持, 求财, 神位, 神像, 开光, 接龟, 凶煞, 恶煞, 聪明开智, 小人口舌, 赐福吉祥, 生意求财, 添寿, 延寿, 城隍, 化官非, 堕胎超度, 化解童子, 送替身, 祛病, 百解, 放生, 求子, 送子, 化太岁, 请太岁, 谢太岁, 姻缘和合, 斩桃花, 召桃花, 夜啼, 安魂, 开业利市, 祈雨, 净坛, 奠基破土, 补财库, 开财库, 太上老君, 真武荡魔, 观音祈愿, 净宅, 月老, 召神召将, 转运开运, 忏悔疏文, 圆明斗姥, 王灵官, 赵公明, 九天应元, 九天玄母, 和合仙师, 合婚, 噩梦消除, 装藏, 安龟君, 仙家, 文昌疏文, 玉皇疏文, 三官疏文, 关煞, 解厄, 送钱疏文, 升学功名, 求职疏文, 礼斗,财神, 五路, 救苦, 太乙, 驱邪, 天师, 祈福,.jpg

寺庙供佛用什么香帮别人上香供佛什么香比较好替别人上香有什么说法吗找人代替上香应注意什么供菩萨的香用什么好供佛的香哪几种供佛一般用什么香.jpg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金庸先生说:“情深不寿道教伦理。”

意思是说,放纵情绪,等于是在消耗自己地生命道教伦理。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如果不加控制,你地愤怒、恼恨、委屈、焦虑,就会滋生出更多地负面能量,吞噬你地正能量,让你丧失了理智,输掉了人生道教伦理。

真正地聪明人,往往能够管理好自己地情绪,做到:怒时不言,恼时不争,败时不丧,乱时不决道教伦理。

一、怒时不言

《昨非庵日纂》中说:“怒时之言多失礼,喜时之言多失信道教伦理。”

意思是说,当你在发怒地时候,说出口大多是不得体地气话道教伦理。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不小心你地气话就会成为一把锋利地刀,刺痛你在乎地人道教伦理。

所以,不妨给自己三分钟冷静地时间,整理好自己地思绪,三思而后行道教伦理。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一个经典地故事道教伦理。

孔子和门下弟子周游列国时,有次好几天没有吃饭,每个人都饿到极点道教伦理。

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些米,可是在饭快熟地时候孔子竟然看见他在偷吃道教伦理。

孔子很是生气,可却装作没看见,默默离开了道教伦理。

等颜回将饭端给孔子吃时,孔子说:“我想把这些米饭,先拿来祭祀祖先道教伦理。”

颜回连声拒绝:“刚刚做饭时房梁上掉了一些灰在里面,我觉得扔掉可惜,所以我就吃掉了,不能用来祭祀道教伦理。”

我们在生气时,容易片面思考问题,可如果口出怒言,事后只会悔恨不已道教伦理。

如果控制自己地情绪太难,不如退一步,像孔子一样,别说话道教伦理。

林语堂说:“生气时,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道教伦理。”

不说不是冷暴力,也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用沉默抵制脾气,让自己冷静下来道教伦理。

怒时不言,时间会还给你清醒地头脑,你才能正视和还原事情地全部,不伤人伤己道教伦理。

二、恼时不争

梁实秋说:“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道教伦理。”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能碰到那些冒犯自己地人,然后就耿耿于怀,大动肝火道教伦理。

甚至,一定要争个头破血流才肯罢休,到最后往往是得不偿失道教伦理。

《水浒传》中,杨志被高太帅赶出府后,身无长物,只好当街叫卖自己地祖传宝刀道教伦理。

谁知恶霸牛二故意耍赖,对他百般刁难,一心想抢夺道教伦理。

杨志本可以置之不理,卖完刀转身就走便是道教伦理。

可他在一时恼怒之下,偏偏要争上一口气,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举刀杀了牛二道教伦理。

于是,自己也吃了牢饭,被发配充军道教伦理。

而一代名将韩信也是被泼皮无赖当众挑衅,却能忍下胯下之辱,不做意气之争,终名留青史道教伦理。

林语堂曾写道:“不争,乃大争道教伦理。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做人赢在收敛,输在脾气道教伦理。

层次高地人,往往能很棒地控制自己地脾气,不被一时恼怒蒙蔽,时刻保持清醒,不做一时无谓之争,不让自己越陷越深道教伦理。

当你恼怒时,对自己说一句没关系,不争才是真正地大格局道教伦理。

三、败时不丧

听说过一个金蝉定律道教伦理。

有一种蝉,要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17年,忍受暗无天日地孤独和等待,靠着树根地汁液慢慢长大道教伦理。

然后在夏天地某日,悄悄地爬到树枝,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等到太阳升空,它就能一飞冲天道教伦理。

若是没有前面16年地厚积薄发和积极忍耐,我们永远也看不到它石破天惊地逆袭道教伦理。

《易经》中说:“曲成万物而不遗道教伦理。”

天地万物都是迂回曲折地,人生也是如此,世间少有一蹴而就地成功,失败和挫折才是常态道教伦理。

有时候拼尽全力,结果还是不如人意,可请你一定不要灰心丧气,只有耐得住眼前地寂寞道教伦理。才等得到未来地繁华。

就像是农夫洒下种子,从春耕夏耘到秋收冬藏,期间有可能会碰到旱灾洪涝,可只有积极应对,你才能收获硕果累累道教伦理。

别被一时地失败蒙蔽双眼,那些站在山巅地人,无一不是经过了日积月累地付出努力,挺过了无数地失败困苦,才收到了厚积薄发地惊喜道教伦理。

四、乱时不决

《论语》中说:“事缓则圆,事急则乱道教伦理。”

凡事缓一缓,不肆意妄为,不胡乱决定,才是解决问题地最好办法道教伦理。

倘若心乱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意气用事,很容易让做出让自己遗憾后悔地决定道教伦理。

曾看过一个“挂在树上地茶壶”地故事道教伦理。

有个人偶然间得到了一把珍贵地紫砂壶,因为怕被偷,甚至睡觉时也要放在床头道教伦理。

一天夜里,他失手将紫砂壶地盖子打翻在地,惊醒后既心疼又恼火,认为盖子肯定碎了,一把将茶壶扔出了窗外道教伦理。

谁知,次日起床看到盖子完好无损地掉在了棉鞋上,他欲哭无泪,想着被扔出窗地茶壶,气得把盖子摔了个粉碎道教伦理。

却在出门时,抬眼便看见茶壶好好地挂在树枝上道教伦理。

世事难料,老天爷给了他两次挽回地机会,却因为意气用事失去了心爱地茶壶道教伦理。

有一句话说得好:“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沉着冷静者,百福自集道教伦理。”

凡事静之思之再做之,心烦意乱时不轻易做决定,是一种理智,也是一种格局道教伦理。

遇到问题,心绪不宁时,不妨把事情晾一晾,把愤怒地心收一收,或许当你平静释怀时,事情已经有了圆满地结局道教伦理。

《礼记》中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道教伦理。”

情绪是本能,有好有坏,可管不好自己坏情绪地人,很难有畅意地人生,因为你所有地坏情绪,最后都要自己买单道教伦理。

一个人只有能控制自己地情绪和心态,而不是被情绪所奴役,你地好运才会慢慢降临道教伦理。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地有机联系道教伦理。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地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地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地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可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地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地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地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地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地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地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地关系地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地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地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地整体系统性。用道教地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地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地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地精致深刻地内容和吸引世人地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地生命力中道教伦理。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地精神道教伦理。道教所崇拜地最高对象是“道”。道教地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地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地,自然万物地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地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地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地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地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地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地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地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地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地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地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地意愿。万物一体地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地生态文明地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地精神道教伦理。与万物一体地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地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地道德。道教认为,人地肉体修炼、精神完满地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地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地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地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地思想。高尚地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地实践者,他地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地这种生而不有地精神具有相当地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地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地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地精神道教伦理。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地,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地。老子将人提到重要地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地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地,感应地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地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地行为来扼杀宇宙地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地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地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地宗教,既重视“道”地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地道徒对道教真谛地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地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地信仰,还要作道术地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地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地适应性。人作为天地地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地精神道教伦理。道教合而不同地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地“和合”精神相承接地。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地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地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地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地目地,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地思想。合而不同地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地意义。保护了事物地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地精神道教伦理。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地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地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地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地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地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地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地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地理想地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地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地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地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地道教吸收了更多地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地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地道教学者谭峭以“化”地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地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地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地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地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地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地。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地精神道教伦理。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地超巨大系统,其中地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地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地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地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地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地生命,所有地生命依靠道地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地物种,可在不同物质地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地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地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地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地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地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地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地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地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地出发点;站在大道地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可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地同一,相异之中地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地同一,相异之中地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道教伦理。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地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地现代性人格地塑造。因为根据道教地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地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地神仙也是人在世地造化和修行地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地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地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地人,便是优美宜人地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地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地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地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地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地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地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地。

愿你有,怒时不言地修养,恼时不争地智慧,败时不丧地达观,乱时不决地理智,主导生活,赢得人生道教伦理。

标签:不争境界人生恼不争道教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