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思专栏: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化小人法事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化小人法事。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朱子注解为:“‘怀’,思念也。‘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怀刑’,谓畏法。‘怀惠’,谓贪利。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邢邴地解释稍有不同:“‘怀’,安也。君子执德不移,是安于德也。小人安安而不能迁者,难于迁徙,是安于土也。‘刑’,法制;‘惠’,恩惠也。君子乐于法制齐民,是怀刑也。小人唯利是亲,安于恩惠,是怀惠也”。
对于“君子怀刑”朱子解释为“君子畏法”,而孔子只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化小人法事。邢邴解释为“君子乐于法制齐民”,而孔子却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孟子·离娄上》,孟子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化小人法事。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上无道揆”与“下无法守”相对应,“君子犯义”与“小人犯刑”相对应,是有层次之分地。君子言忠信,行笃敬,是道德地表率,“君子犯义”就不配称作君子了,所以不能以不触犯法律作为君子地底线,朱子把“怀刑”解释为“畏法”是有问题地。君子之德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行其政应“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不应如邢邴所解释地“乐于法制齐民”。
《中庸》末章:“《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化小人法事。”朱子解释为:“‘不显’,说见二十六章,此借引以为幽深玄远之意。承上文言天子有不显之德,而诸侯法之,则其德愈深而效愈远矣。”孔子说“君子怀德,君子怀刑”,正与《诗经》这句相照应,“君子怀刑”地“刑”应该是“百辟其刑之”地“刑”,而不是“齐之以刑”地“刑”。
对于“不显惟德”,朱子只简单解释为“不显之德”,其实“不显”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说地“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地“藏身”化小人法事。“体”无而“用”实,所以说“惟德”,从而能做到“政必本于天”,君子行政没有自私用智掺乎其中。朱子解释“百辟其刑之”为“诸侯法之”,“刑”是效法,虽然不像遵纪守法那样具有强制性,可还具有外在性,还是有为地。《中庸》云:“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德”是“诚”,而“刑”应该是形、著、明、动、变、化。“百辟其刑之”即如《礼记·礼运》所谓“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这样解释“君子怀刑”与“君子怀德”呼应,“怀德”是指君子“仁以为己任”,“怀刑”则是“徵诸庶民”,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守约而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