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事

《千字文》解字:荣:消灾法事

栏目:法事 作者:符咒法事网 时间:2022-10-11 09:29:02
花朵与花蕊 “荣”,目前只在周代的文字中出现消灾法事。不过,我们从对华夏象形古文字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来看,“荣”字象形应该有着非常古老的传承。在现代词汇中,一个“荣”字竟然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字义,一种字义是指植物繁花似景、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意思,另一种字义是指光荣牺牲的逝去者被授予应有荣誉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测,“荣”的古字象形应该有两种,只是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要么因为两种象形比较相似,于是被后人混用了;要么因为两者读音比较类同,于是被后人混淆了。 “荣”(见图一),呈现出花朵与花蕊交相辉映的

花朵与花蕊

“荣”,目前只在周代的文字中出现消灾法事。不过,我们从对华夏象形古文字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来看,“荣”字象形应该有着非常古老的传承。在现代词汇中,一个“荣”字竟然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字义,一种字义是指植物繁花似景、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意思,另一种字义是指光荣牺牲的逝去者被授予应有荣誉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测,“荣”的古字象形应该有两种,只是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要么因为两种象形比较相似,于是被后人混用了;要么因为两者读音比较类同,于是被后人混淆了。

“荣”(见图一),呈现出花朵与花蕊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繁花似景、欣欣向荣、生机盎然是其古意消灾法事。这里的“荣”字上部象形为花朵与花蕊,下部象形为树木交错的枝梢。后人将之引申为繁荣、荣华、滋荣、初荣、熟荣、荣观、荣业、荣显、荣枯等意思。

“荣”(见图二),应写作“榮”,显示出木柴及其枝梢被火燃烧时的情形消灾法事。我们在前面“慎”的古字解密中阐述了,华夏先民们用燃烧木柴的方式来祭奠逝去的先人。而此处的“榮”表示对战场上那些英勇献身的将士举行隆重祭奠的情形,亦称之为“光榮”。远古时代的冷兵器作战是非常残酷的,由于条件所限基本上不抓俘虏、不留活口,敌对双方阵前肉搏只能是你死我活,所以作战中伤亡一般都比较大,作战地点也比较偏僻,作战后对已方牺牲的将士只能作简单的下葬处理,要么采用火葬,要么举行火祭,同时授予崇高的荣誉以激励活着的将士继续奋战。后人将之引申为榮祚、榮光、榮耀、榮誉、榮衔等意思。

展开全文

总之,现代词汇中的一字多义现象,不是华夏先民们造字时的初衷,而是千百年来在文字的使用过程中,后人为了简化记忆,甚或误解字义而造成的结果消灾法事。这是在探究华夏象形古文字时必须高度重视的文化现象。

《千字文》所提到的“荣”字,应该表达的是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古意消灾法事。因为接下来的是“业”字即指期望事业成功或恭贺事业成功的意思。所以,“荣业”既指所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有益的、光明的意思,也指促使所从事的事业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意思。

所谓“欣欣向荣”,出自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消灾法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是指草木生长茂盛、繁花似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譬喻所从事的事业已经形成了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的局面。

与君共赏唐代徐夤的诗《菊花》:

桓景登高事可寻

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

冷露寒霜消灾法事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

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

剩有东篱万朵金

阅读:123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