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符咒

道家认为:祛病延年,贵在呼吸:祛病灵符

栏目:符咒 作者:符咒法事网 时间:2022-09-22 10:19:38
道家的养生原则——饮食淡泊,贵在养气,所以道士修行特别重视调息祛病灵符。气存,则人生;气竭,则人死。呼吸所关系的是人的生死,没有比这更重的了。 普通人,只知以口食谷,不知以鼻吸气,虽终日呼吸不断,然此等呼吸,大都出多入少;粗而短,不能细而长;急而浅,不能缓而深,乃修炼家之大忌也祛病灵符。仙道,贵在以神驭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纽成一条,凝成一点,则呼吸归根,不至于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可循。如此者,时间久了即可成胎息。 何谓胎息?即呼吸之息,氤蕴布满于全身中,一开一合,遍身毛

道家的养生原则——饮食淡泊,贵在养气,所以道士修行特别重视调息祛病灵符。气存,则人生;气竭,则人死。呼吸所关系的是人的生死,没有比这更重的了。

普通人,只知以口食谷,不知以鼻吸气,虽终日呼吸不断,然此等呼吸,大都出多入少;粗而短,不能细而长;急而浅,不能缓而深,乃修炼家之大忌也祛病灵符。仙道,贵在以神驭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纽成一条,凝成一点,则呼吸归根,不至于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可循。如此者,时间久了即可成胎息。

何谓胎息?即呼吸之息,氤蕴布满于全身中,一开一合,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合俱停,则入定出神之期不远矣祛病灵符。

《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祛病灵符。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嘘吸庐间以自偿,保守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愜;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坏,呼吸虚无入丹田,玉液清水灌灵根。

修行学道之人,非有什么别的神奇手段,不过是积精累气而已祛病灵符。常人皆食五谷与五味,道人独食阴阳之气。《黄帝内经》云:“食谷者,智慧而天;食气者,神明而寿。”亦此意也。

展开全文

人在世俗,无论如何安闲,总不免有劳心,劳力之事,有所劳,其精神即不免损失祛病灵符。是必用方法以补偿其损失。其法如何?即呼吸也。可呼吸往来,必有定所,其扼要乃在庐间。庐间,亦名规中,即黄庭也。如能常用调呼吸之功,而又能保守身内精神,不使外漏,则身有余庆矣。日积月累,迴还于方寸之中,以立命根。借身内之元气,以招摄虚空之精神,则自有生以来,历年损失之精神,皆可归还于我身,何患衰老呢!

人身脏腑,肺部最高,形如华盖祛病灵符。肺属金,其色白,故曰玉阙。肺之下有心,心属火,其数七,故说七元之子。肺藏气,心藏神,道家贵在以神驭气,故说七元之子主调气。

肺开窍于鼻,人面分五岳,鼻为中岳,故曰“外应中岳鼻齐位祛病灵符。”素者,纯洁之义。黄者,中和之义。心要纯洁,气要中和,故曰“素锦衣裳黄云带。”

身体隅有小恙,则呼吸不能调匀而喘息祛病灵符。此时,急宜存神以调和病气。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之气,偶有偏胜,则足以致病,有能和之,则病愈矣。

道家认为,凡一身头、面、脏、腑、骨节,皆有神明祛病灵符。白元者,肺神也存白元者,即是凝神以合于气也。

道家功夫,视不用目,听不用耳祛病灵符。久视者,非谓眼向外看,乃神向内视。内视,又名返观。人能常用返观、内照之功,自然灾害不侵。用此功夫,永久不已,则形可常存矣。

可调呼吸最重要的口诀,即不可滞于有象,又不可浮泛无根祛病灵符。能合虚无,则不著相;能入丹田,则非无根。不色不空,勿忘勿助,是真口诀。

修学者,当呼吸调和之后,口中必有甘凉之津液发生,顺而吞下,以意直送下降,复以神火炼之,使津化为气,润泽周身,而后归纳于下丹田,以培植命蒂,故日“玉池清水灌灵根祛病灵符。”

阅读:99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