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咒法事
道教符咒买符咒招财法事超度法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符咒 > 正文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10):供佛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7-15分类:符咒浏览:49


导读:2019年2月16日晚于文殊阁各位法师、居士:师父微信: sanqingge8师父微...

2019年2月16日晚于文殊阁

各位法师、居士: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宿业, 镇宅, 化煞, 度亡, 禳灾, 超度, 超渡, 土地爷, 谢神, 酬神, 贵人, 扶持, 求财, 神位, 神像, 开光, 接龟, 凶煞, 恶煞, 聪明开智, 小人口舌, 赐福吉祥, 生意求财, 添寿, 延寿, 城隍, 化官非, 堕胎超度, 化解童子, 送替身, 祛病, 百解, 放生, 求子, 送子, 化太岁, 请太岁, 谢太岁, 姻缘和合, 斩桃花, 召桃花, 夜啼, 安魂, 开业利市, 祈雨, 净坛, 奠基破土, 补财库, 开财库, 太上老君, 真武荡魔, 观音祈愿, 净宅, 月老, 召神召将, 转运开运, 忏悔疏文, 圆明斗姥, 王灵官, 赵公明, 九天应元, 九天玄母, 和合仙师, 合婚, 噩梦消除, 装藏, 安龟君, 仙家, 文昌疏文, 玉皇疏文, 三官疏文, 关煞, 解厄, 送钱疏文, 升学功名, 求职疏文, 礼斗,财神, 五路, 救苦, 太乙, 驱邪, 天师, 祈福,.jpg

寺庙供佛用什么香帮别人上香供佛什么香比较好替别人上香有什么说法吗找人代替上香应注意什么供菩萨的香用什么好供佛的香哪几种供佛一般用什么香.jpg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佛法修行中特别要注重的“恭敬”供佛。在佛法的修行里,恭敬三宝是一个重要的法门、重要的德目;在世俗生活里,恭敬也是一个重要的修养,有时候是一种处世之道,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在世间,过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表达对“天、地、君、亲、师”的敬意,现在我们对他人表达谦虚、恭敬,这都是处世之道供佛。我们还可以用“敬”来把握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关系过于疏远,固然不好;可关系过于亲昵,过于狎近,就不清净了,容易生烦恼。这时候恭敬就是一个方法,它会带来一种尺度感。包括夫妻之间,必要、适度的恭敬也很重要。虽然是一家人,可是你要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尊重,尊重对方的隐私,保护对方的各种权益。注意,这其实也是一种敬。

在佛法里面,皈依了三宝的佛弟子,特别要修行“恭敬三宝”这个法门供佛。我们面对的是住持三宝——佛像,代表佛;经书,代表法;穿袈裟受戒的出家僧团,代表僧。佛教就是要通过“恭敬”的训练,帮助我们增长“信”这种功德。这个功德在哪里呀?在我们的心态上。这个心态不能凭空出现,它一定需要对境来训练,住持三宝就是我们六根的对境。

恭敬也是折服我们内心傲慢的一个重要方法供佛。我们每个众生内心都有傲慢,要折服傲慢,就要修恭敬。修恭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顶礼。用我们尊贵的头和面去接对方的脚,在古代印度是一个最高的礼节——头面接足礼,顶礼。

那么佛弟子具体应该如何对三宝修恭敬呢?之前我们介绍了在家设置佛堂的种种注意事项,以及在家居士如何处理与出家师父之间的关系,这里面也包含了以佛像、僧团为对境修恭敬的内容,今天我们再拓展一下供佛。

以佛像为对境修恭敬

现在处于商业化时代,好像佛教徒的用品也不可避免地商品化了供佛。我们经常会遇到买的香或者某个佛具用品,它的包装上有佛菩萨的图案;有些广告上也印有佛像。这不如法。你们诸位如果有做产品的,产品广告、包装上不要印佛菩萨像。

还有一种现象,也许是受西方的影响,有些人喜欢把一截佛头摆在案上,俨然把佛头当成艺术品供佛。这不是一个好的缘起。佛头可以代表佛的思想、功德,可是身躯也很重要啊。所以我不主张摆佛头,当然更不要供佛头。过去为什么有佛头呢?据说就是有很多中国古老的佛造像,被一些文物贩子把佛头敲下来,卖到国外。当你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艺术上的时候,它就不是我们宗教信仰中的一个神圣的对境。它的神圣性就弱化了,甚至没有了。

展开全文

假设我们遇到有佛菩萨像的广告和包装被扔到地上,要把它捡起来供佛。所有这些有佛菩萨像的广告纸、包装纸等等,特别是破损不能再用的旧的佛像、佛经,你可以把它装进家里放佛经的柜子里,然后放到高且干净的地方。最好不要烧它。按照戒律的要求,最好是找一个清净没有人去的地方,把它掩埋或者存储起来,保存在那里。大家可能会问,那以后怎么办啊?你不用管以后,一切都是无常的,可是我们现在要用恭敬心处理。

邢台玉泉寺前山坡上有一个很大、很深的洞,我请那里负责的师父给这个洞取了一个美名——法藏洞供佛。那么我们把寺院的,还有很多人拿来交给我们客堂处理的破损的佛像、经书等,都储存在这个洞里。这样处理是最合适、最如法的。假如你生活的周遭有一座山,或者有某个地方,很少有人去,那么你可以在那里找个洞或挖个洞,然后把这些破损不能再用的佛像、经书和有三宝标志的广告、包装掩埋在那里。

当我们遇到损坏程度不高的木质或石质的佛像,应该想办法去修补;遇到本该处于室内的佛像露天,应该想办法去促成这个佛像能够有殿堂供佛。1995年,香港旭日集团的杨勋先生到柏林寺来上香,当时我们只能在观音殿这个位置,给现在客堂那尊汉白玉观音菩萨像搭了一个临时、简易的棚子。杨勋先生看到以后说,哎呀,观音菩萨怎么放在这样一个地方,没有修一个大殿呢?我们师父说,现在还没有钱。杨先生说,那我来出钱做吧。这就是柏林寺观音殿的来历。杨先生的这个发心、这个因缘就非常好。

那么诸位在家里设佛堂以后,在佛像前我们可以供香、供水、供花、供水果、供七宝供佛。把鲜花或者食物摆到佛案上之前,不可以自己先闻或先尝。比如供花,自己先使劲闻一下;供一盒点心,自己先尝一个,这都不对,为什么?因为尽管你说自己尝了很少,依然相当于拿吃剩的东西去供佛。供僧也不可以这样,我们要完整地去供养三宝。不要你受用过以后,剩下的再拿去供佛、供僧,不要形成这样的缘起。

做佛像、佛案上的清洁卫生时,擦佛像、佛案、供具的毛巾必须是新的、专用的供佛。你不要换下来自己擦脸擦脚的毛巾,拿去做这里的卫生。你说我只是洗脸用过,我的脸很高贵啊,也不行。假如你的佛像没有龛,重要的节日,你要擦拭一下。擦佛像的毛巾必须专用,不要与擦供器、香案的混用。寺院的香灯师父也要注意这一点,一定要分开,要搞清楚。

在佛像前一定要注意着装供佛。你就想佛是尊贵的客人,他在那里,你当着尊贵的客人,不会光膀子,穿裤衩,随便穿衣服。要注意着装。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比如说在佛像前抽烟、打国粹,聊一些世间杂七杂八的贪嗔痴的事。这都很不合适,很不恭敬。

之前我讲了,在佛像前缘起的力量特别强大,这个强大并不神秘,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信仰位于顶端供佛。打个比方,你在街上碰到一个人,扇他一嘴巴,顶多你们打一架,或者公安局把你抓走拘留几天,赔对方一百块钱,然后双方握手言和,你回家了。假如你碰到一个国王,扇他一嘴巴,结果是什么?有可能脑袋就没了。这时你还抱冤屈吗,你看我扇那个人只赔了一百块钱,怎么扇这个人就要掉脑袋?这个对境是不一样的。我以此来比喻,在佛像前的一些细节,大家要重视。

还有,当天气严寒,我们在佛像前戴帽子这件事情供佛。我们万佛楼没有暖气,我以前不怕冷的时候,再冷我都是不戴帽子的。可现在不行了,现在怕冷了。我的建议是这样,如果你特别怕冷,当你面向佛像问讯、磕头的时候,要把帽子摘下来。当我们东西相向而站念经的时候,如果确实太冷,身体也不好,戴着帽子没关系。拜忏也是一样的,这时帽子要摘下来,算是一个礼貌和恭敬。因为大家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见到尊长、贵客,要脱帽致敬,这是一个文化。也许你们会问了,佛还会在乎这个啊?佛一切不在乎,佛经里讲,在佛那里,香的旃檀和臭的牛粪平等。可是我们怎么对待,它自然会有因缘的力量,对我们自身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慎重。

不同地方的文化会有差异供佛。比如南传佛教的佛堂里面,绝对不能穿鞋。可是汉地这方面的文化、观念跟东南亚不一样,也许其中也受了气候、气温的影响。在汉地的文化里面,你光着脚见一位尊贵的客人,那叫没礼貌。在东南亚正好相反,你见到一位受尊敬的人,要把鞋脱了,所以他们在佛殿里面一定要光脚。

缅甸有一个佛舍利塔——仰光大金塔,上到那个塔上,所有的人全部都要脱鞋光脚供佛。据说塔上只有一个人没有脱过鞋,就是当年邓颖超女士去访问,因为她的身体不好,塔上地面都是石头,光着脚她肯定是会生大病的。在这样重大的外事活动中,后来对方专门请示缅甸最高僧王,最后特别允许她穿袜子。这是个例外。他们的规矩是这样。这些规矩,它是由文化、民族、地域的因缘形成的,我们要尊重。

另外,如果我们在寺院,从佛殿的佛像前经过,比如说我们从这里横着穿过万佛楼去佛学院,最标准的做法是什么呢?如果万佛楼的门开着,你能看到佛像,佛像的目光也能看到你,当你从那里经过的时候,自己若无其事就走过去了,礼貌吗?不礼貌供佛。经过那个门口的时候,你应该转身向上问讯,然后再继续走,这是最标准的做法。当我们进到一个佛殿、佛堂里面,我们也要首先向上顶礼三拜、问讯。离开的时候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在我们的各种行为中,要体现出“眼里有佛,心里有佛”,这就是对佛像修恭敬的一个标准供佛。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 | 柏林禅寺数据中心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1)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2)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3)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4)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5)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6)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7)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8)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 《佛教的规矩》系列讲座 | 选载(9)

标签: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