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之关圣帝君觉世真经:道教文艺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帝君曰道教文艺。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之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于天地之间。若不尽忠孝节义等事。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况报应昭昭。不爽毫发。淫为万恶首。孝为百行原。可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若负吾教。请试吾刀。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朋友。睦宗族。和乡邻。敬夫妇。教子孙。
时行方便道教文艺。广积阴功。救难济急。恤孤怜贫。
创修庙宇道教文艺。印造经文。舍药施茶。戒杀放生。
造桥修路道教文艺。矜寡拨困。重粟惜福。排难解纷。
捐赀成美道教文艺。垂训教人。冤仇解释。斗秤公平。
亲近有德道教文艺。远避凶人。隐恶扬善。利物救民。
回心向道道教文艺。改过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
一切善事道教文艺。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
加福增寿道教文艺。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
人物咸宁道教文艺。吉星照临。若存恶心。不行善事。
淫人妻女道教文艺。破人婚姻。坏人名节。妒人技能。
谋人财产道教文艺。唆人争讼。损人利己。肥家润身
恨天怨地道教文艺。骂雨呵风。谤圣毁贤。灭像欺神。
宰杀牛犬道教文艺。秽溺字纸。恃势辱善。倚富压贫。
离人骨肉道教文艺。间人兄弟。不信正道。奸盗邪淫。
好尚奢诈道教文艺。不重勤俭。轻弃五谷。不报有恩。
瞒心昧己道教文艺。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诱愚人。
诡说升天道教文艺。敛物行淫。明瞒暗骗。横言曲语。
白日咒诅道教文艺。背地谋害。不存天理。不顺人心。
不信报应道教文艺。引人作恶。不修片善。行诸恶事。
官词口舌道教文艺。水火盗贼。恶毒瘟疫。生败产蠢。
杀身亡家道教文艺。男盗女淫。近报在身。远报子孙。
神明鉴察道教文艺。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
行善福报道教文艺。作恶祸临。我作斯语。愿人奉行。
言虽浅近道教文艺。大益身心。戏侮吾言。斩首分形。
有能持诵道教文艺。消凶聚庆。求子得子。求寿得寿。
富贵功名道教文艺。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获。
万祸雪消道教文艺。千祥云集。诸如此福。惟善可致。
吾本无私道教文艺。惟佑善人。众善奉行。毋怠厥志。
(诵此经者,将经内“吾”字,“我”字道教文艺。敬读为“帝”字)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又称《觉世篇》、《觉世宝训》,简称《觉世经》,成书年代不详,一般认为是清初:“相传康熙七年夏,降乩于沃乡之桩园,授之王贞吉等,帝亲制序”道教文艺。自十八世纪以后,《感应篇》、《阴骘文》与《觉世经》三部最受尊崇地善书,结集一起以“三圣经”之名刊行。《觉世经》与《感应篇》、《阴骘文》两部最具影响地善书并列一起,成了民间宗教地“圣经”,足以说明其重要地位。
《觉世经》是关帝降笔地训示之语,全文约640余字,撰作要旨是使世人醒悟,俾知改过迁善道教文艺。在内容方面,与《感应篇》相比,《阴骘文》地佛教色彩比较浓厚,而《觉世经》儒教地色彩比较强烈,好比开首两句强调忠孝节义为立身之本,要人们遵行:「帝君曰: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我们阅读《觉世经》,可细分为六章,现略述如下:
第一章由“帝君曰”至“礼神明”句道教文艺,是全篇纲领,劝人要为善去恶,忠孝节义乃人道大纲;
第二章由“奉祖先”至“教子孙”句道教文艺,说明伦常之道是为善之先务;
第三章由“时行方便”至“吉星照临”句道教文艺,指陈众善之事,望人奉行以召福报;
第四章由“若存恶心”至“远报子孙”句道教文艺,详言为恶致祸之事,明其报之不爽
第五章由“神明鉴察”至“作恶祸临”句道教文艺,承上二章福善祸淫之说,回应首章神明握鉴察之柄,以警人悔悟;
第六章由“我作斯语”至“众善奉行,毋怠厥志”句,着墨福善之事,勉人奉此篇而行道教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