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符咒

说说佛家的欢喜心

栏目:符咒 作者:符咒法事网 时间:2024-01-19 09:33:32
佛家主张生欢喜心,少生烦恼佛家。 被蚊子叮咬了,奇痒难耐,不要生烦恼,也不要动怒,因为蚊子叮咬人是本性,人被蚊子叮咬也是本性,没必要去怪罪蚊子佛家。倘若怪罪蚊子,就会被烦恼围困,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当然,并不是主张人们不反击,也不是主张人们对待坏人要容忍,而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思想。不和蚊子计较,就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生欢喜心,而不生烦恼。被狗咬了,难道人还咬狗一口吗?狗咬人是狗的本性,人被咬也是一种本性,没必要计较,赶快就医,打狂犬疫苗为好,至于狗的处置,就看被咬的人是不是计较了。当然,要是人人

佛家主张生欢喜心,少生烦恼佛家。

被蚊子叮咬了,奇痒难耐,不要生烦恼,也不要动怒,因为蚊子叮咬人是本性,人被蚊子叮咬也是本性,没必要去怪罪蚊子佛家。倘若怪罪蚊子,就会被烦恼围困,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当然,并不是主张人们不反击,也不是主张人们对待坏人要容忍,而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思想。不和蚊子计较,就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生欢喜心,而不生烦恼。被狗咬了,难道人还咬狗一口吗?狗咬人是狗的本性,人被咬也是一种本性,没必要计较,赶快就医,打狂犬疫苗为好,至于狗的处置,就看被咬的人是不是计较了。当然,要是人人都能自觉,不带着狗随便出门,管理好流浪狗,也就不会发生狗咬人的事件了。

曾经有佛陀割肉饲虎、喂鹰的故事,也是说佛陀施舍是本性,吃肉是老虎和鹰的本性, 各自依照本性来走,似乎并没有什么过错佛家。不过,按照世俗的观点来看,这个故事就有些血淋淋的意思了,毕竟凡人没有佛陀高远的见识,也没有佛陀博大的胸襟,更不可能看穿生死,也就不理解佛陀割肉饲虎、喂鹰的初衷了。不过,割肉饲虎、喂鹰的佛陀很快乐,认为自己做了该做的事。要是按照精神医学的解释就是,佛陀把自己的肉身施舍给老虎、苍鹰,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已经进入了超觉体验,其实只是专注于本性的欢喜,却忽略了肉身的有限,和精神病患者有些类似。

其实,凡事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只是专注于坏的一面,当然可以防患于未然,可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悲观主义的想法佛家。要是只专注于好的一面,就会盲目乐观,也会被好的一面蒙蔽,看不全面,也看不真切。好的一面固然重要,坏的一面也不可忽视,不然就会陷入自恋的境地,不可自拔。可是佛家似乎很容易专注于好的一面,甚至在悲哀中发现喜悦,在患难中发现真情的闪光,在绝望中发现希望。可是,对待世俗中的事往往消极逃避,似乎是一种解脱。对待坏人要讲究佛法,度化他们,而不是还之以牙眼,更不是除暴安良。其实,一味乐观,保持欢喜心,可以让自己陷入自我编制的梦幻之中。这种梦幻本身就是欢乐的,喜悦的,而不是悲哀的。只是这种欢乐和喜悦靠不住,和现实相差太远,可佛教徒认为相信就是实有,就一定会实现。倘若不能实现,就是意志力不够坚定,信念不够坚定,甚至心不诚,可以念诵佛号,做功德,以此实现自己的目的。其实,还是带了严重的功利心,并非那么超脱,那么自由。

展开全文

欢喜心也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一种精神境界,凡事往好处想,就会让坏事变好事佛家。说白了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要改变不利的境地,或者从不利的境地看到有利的因素。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有利因素,只是因为人们太过于悲观,才给了自己不良暗示。要是能始终从不利的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就会不断奋起,获得救赎。当然,欢喜心可以时刻保持,看到好天气欢喜,看到好的景物欢喜,看到好人好事欢喜,坐禅的时候,进入了空无的境界,也欢喜。如此一来,人就会沉浸在欢喜的境地,身心愉悦,不去看到那些令人不快的事物,也不会主动寻求不快乐了。似乎这种逃避现实的欢喜是一种主观体验,也是一种主观选择,并不是客观真实的,可佛教徒相信这种欢喜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长期保持欢喜的心态,整个人就变了,变得慈眉善目,温声细语,不和别人计较短长,礼让为先,也就感受到人生的快乐了。倘若事事斤斤计较,就不会感受到快乐,甚至产生占了便宜就快乐不占便宜就相当于吃亏,就不快乐的畸形变态心理,而不是生了佛教徒的欢喜心。

人会选择外界事物,要是秉持欢喜心,就会看到美好的事物;要是秉持了悲哀的心态,就会看到不美好的事物,甚至没事找事,只会找到一些难受的事情,看到一些不平等现象,自己无能为力,做不出改变,徒生悲哀和难过佛家。要是只选取好的一面来看,似乎就不难受了,可并不客观,而是逃避现实,逃避矛盾,当然也不一定能解决矛盾。只是,佛教徒认为,不理不睬,就会让时间自然解决。相传,寒山和拾得原来是佛界的两位罗汉,在凡间化作两位苦行僧。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气愤之极。便问拾得道:“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自己保持欢喜心,让时间淘洗,事情自然解决,不一定就是消极的,很可能是一种智慧,也说不定佛家。

阅读:127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