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博学术】汉代绿釉熊灯台赏析:天津市请灵符
绿釉熊灯台
1976年出土于鸳鸯镇广武村,通高24.5厘米,底径16.5厘米天津市请灵符。细泥红陶质。器形由灯盏、灯柱和灯座三部分组成,灯盏为一圆形平盘,灯座呈喇叭形,最引人注目的是灯柱为一蹲坐的熊,熊头硕大,口微张,憨态可掬, 是这一时期成熟的熊造型艺术。
崇熊,是汉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天津市请灵符。《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所谓的号即其族属,说明熊是黄帝氏族最高图腾始祖神,黄帝氏族就是以熊作图腾的氏族。
熊,
绿釉熊灯台
1976年出土于鸳鸯镇广武村,通高24.5厘米,底径16.5厘米天津市请灵符。细泥红陶质。器形由灯盏、灯柱和灯座三部分组成,灯盏为一圆形平盘,灯座呈喇叭形,最引人注目的是灯柱为一蹲坐的熊,熊头硕大,口微张,憨态可掬, 是这一时期成熟的熊造型艺术。
崇熊,是汉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天津市请灵符。《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所谓的号即其族属,说明熊是黄帝氏族最高图腾始祖神,黄帝氏族就是以熊作图腾的氏族。
熊,在汉代经常以一种祥瑞形象出现,玉器、陶器、漆器、铜器、画像石、金银牌饰和铜镜上,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可爱的熊的造型,“熊”足已成为文物考古的专有名词,因此,熊是汉人的精神图腾,是追求美好、幸福与平安的瑞兽灵符天津市请灵符。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
文:武山文旅丨图 : 武山文旅丨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