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霞”映橘乡:宜都做法事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文凯 通讯员 方勇华 周湖耘
金秋的傍晚,漫天彩霞映照着丰收的橘园宜都做法事。这样的美景在“中国柑橘之乡”宜都,习以为常。在宜都柑橘产业科研一线,一抹“彩霞”同样在发光发亮。
她,就是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总工程师付彩霞宜都做法事。
13年前,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付彩霞在此与柑橘结缘,从此以一颗匠心坚守柑橘事业,陆续开发出橘醋原浆、橘子调味醋等新产品,用科技的力量将一枚柑橘“榨干取尽”,让不好卖的“非标果”变成农民致富的“金果果”宜都做法事。
寻梦宜都结“橘缘”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研究生毕业的付彩霞来到宜都,看到漫山遍野的柑橘后,便被深深吸引宜都做法事。进入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工作后,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立志要在柑橘领域一展身手。
有着“中国柑橘之乡”美誉的宜都市,目前柑橘种植面积31.8万亩,年产量达66万吨宜都做法事。然而,每到鲜果上市时节,当地就会产生近10万吨的“非标果”,因外形不佳而卖不出,常被橘农四处倾倒,烂在田间地头,还招惹苍蝇蚊虫,破坏环境。
付彩霞看在眼里,痛在心间,她决定用自己所学,解决这一痛点宜都做法事。她借鉴苹果醋、葡萄醋等国内外先进工艺,着手研发“橘醋”系列产品。
经过不断实验,她以橘皮制曲开发出陈皮酱油,用浸渍工艺生产出陈皮料酒,脱除苦味制成陈皮豆豉……为确保每一个生产过程稳定,她和团队泡在车间里,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宜都做法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她经手酿造的第一批以柑橘为原料的调味品面市宜都做法事。
对柑橘“榨干取尽”
每逢假期,位于红花套镇的宜都市柑橘文化体验中心都热闹非凡,橘醋、陈皮料酒及橘子酥等产品,成为游客首选宜都做法事。
这些新晋的特产,是付彩霞和团队多年研发的杰作宜都做法事。“以往游客到宜都,只能应季买些鲜果,现在,这些新产品不仅附加值高,还不受季节限制。”
2015年,她领衔创建“付彩霞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在柑橘全产业链、调味品发酵、淡水鱼加工等领域深耕细作宜都做法事。
在付彩霞及团队的努力下,土老憨集团率先实现了柑橘自动化剥皮、榨汁、发酵、橘皮烘干系列加工技术宜都做法事。橘子自动化剥皮榨汁后,柑橘汁通过发酵酿成陈皮料酒、橘子醋,柑橘皮烘干、晾晒后做成陈皮,参与到陈皮料酒、陈皮酱油、陈皮豆豉的生产,柑橘果肉纤维则作为食用馅料,用于橘子酥、橘子软糖等休闲食品,真正做到对柑橘“榨干取尽”。
“霞”映峡江再起航
扎根宜都13年,付彩霞凭着一股钻劲,一步一个脚印宜都做法事。
截至目前,她带领集团研发团队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取得科技成果2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牵头制订企业标准5项,参与制订湖北省地方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宜都做法事。
付彩霞个人也先后获得“荆楚工匠”“湖北产业教授”“湖北省女性创新科技人才”“宜昌市劳动模范”“宜昌楷模”等荣誉称号宜都做法事。
2022年,付彩霞和她的团队又瞄准搭配沙拉、牛排和海鲜的高端冷餐果醋市场,以蜜橘为原料,用木桶陈酿出意大利风味香醋,一推向市场,就大受欢迎宜都做法事。
一项项成果的背后,是土老憨集团对科研的重视宜都做法事。如今,付彩霞还是土老憨柑橘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不断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档升级。“食品行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需求与身体健康,也是朝阳产业,我将和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开发出更多健康食品,做强柑橘产业链,也让橘农收入更上一层楼。”付彩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