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事

加强推广服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洪湖市做法事

栏目:法事 作者:道教符咒法事法术网 时间:2022-12-27 17:04:11
“水稻产业是我国的民族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洪湖市做法事。为满足人们对稻米的更高需求,应对国际竞争,创新是唯一出路。”近日,一场以“科技赋能、问稻湖北”特色水稻产业观摩研讨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在荆州市举行,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出席活动并讲话。 会上,特色优质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专家围绕“特色优质水稻品种筛选应用、优质稻保优技术栽培集成应用、特色优质稻品牌创建与产业化、稻鸭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与技术集成应用、聚γ-谷氨酸对水稻产量品质的调控”五个方向进行了汇报分享,其他与会专家以

“水稻产业是我国的民族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洪湖市做法事。为满足人们对稻米的更高需求,应对国际竞争,创新是唯一出路。”近日,一场以“科技赋能、问稻湖北”特色水稻产业观摩研讨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在荆州市举行,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出席活动并讲话。

会上,特色优质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专家围绕“特色优质水稻品种筛选应用、优质稻保优技术栽培集成应用、特色优质稻品牌创建与产业化、稻鸭生态种养模式研究与技术集成应用、聚γ谷氨酸对水稻产量品质的调控”五个方向进行了汇报分享,其他与会专家以及新型主体代表围绕科技服务水稻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发言洪湖市做法事。技术首席黄见良教授对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做了部署。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柯枫英、厅种植业处副处长张建设分别从各自角度肯定了项目前期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

李顺清指出,2012年以来,我省先后建设了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走过了快10个年头,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洪湖市做法事。总体来看,支撑更加有力、服务更加直接、互动更加紧密、成效更加显著,正迎来大有可为的全新发展阶段。

李顺清强调,一是明确产业体系目标定位洪湖市做法事。聚焦产业发展诉求、技术推广要求和市场有效需求,实施“产学研推企”精准对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明晰产业体系发展任务,开展全产业链联合创新,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定向整合、更多创新成果涌现应用。三是找准产业体系实施路径,坚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做到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法精准、结果可期。四是加强产业体系组织实施。把行政管理、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三股力量合在一起,疏“堵点”、攻“难点”、通“断点”,做到“心中有数(发展目标)、眼中有活(存在问题)、手中有方(解决方案)、脚下有印(服务效果)”。

活动期间,代表们实地观摩了“荆州大米”“千里江陵”区域公用品牌水稻品种展示基地、千亩优质专用稻保优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和江陵县巷子深米业全程智能化稻米加工生产线洪湖市做法事。

探索“双高产双高效”新模式

洪湖再生稻又获丰收

洪湖市再生稻再生季单产471.1公斤/亩,再创历史高位洪湖市做法事。

10月24日,洪湖市组织相关专家,并邀请洪湖市科协、国家统计局洪湖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联合对沙口镇再生稻高产示范区新场村12组朱元杰种植的再生稻进行机械实收测产洪湖市做法事。测产面积4.19亩(按667平方米计,下同),机械实收稻谷2467.5公斤,扣除杂质折算成干谷亩产达471.1公斤,单产再创历史高位。

近年来,洪湖市为更好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贯彻落实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理念,提升种粮产量和效益,不断优化推广再生稻种植模式洪湖市做法事。洪湖市农技推广部门在上级推广部门指导下,联合科研院所大力开展再生稻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再生稻良种选育、工厂化育秧、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丰产等关键技术成果。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与摸索,总结出洪湖再生稻高产高效的“1234”种植模式,即在1000平方米稻田内,两季水稻收获稻谷总产达到3000斤,产值超过4000元。今年,洪湖市再生稻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

今年秋冬播,洪湖市开展“稻再油”新模式的技术攻关与试验示范,更进一步探索粮油“双高产双高效”新模式洪湖市做法事。

小麦科技服务组一线指导生产

展开全文

10月中旬,湖北省小麦科技服务组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各地田间地头,指导小麦生产洪湖市做法事。

据介绍,受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影响,土壤失墒较快,旱情再次抬头并有加剧趋势,小麦秋播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洪湖市做法事。为指导各地切实落实今年秋冬播各项技术措施,确保一播全苗,巩固夏粮面积稳定,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分区包片督促指导秋冬播生产落实情况的通知》要求,省小麦科技服务组提早行动,由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组派12名专家成员于10月13日至19日分赴襄阳、宜昌、荆州、黄冈、孝感等5个地市10个县(区),广泛宣传小麦抗旱播种及保苗防冻技术,并落实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工作。

科技服务组专家成员通过走访种子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农户、农资经销商,了解种子和肥料等农资准备情况,并与当地农技推广部门会商,提出进一步抓好秋播生产的技术措施洪湖市做法事。

应对降雨降温洪湖市做法事,抓好小麦田管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近日我省天气将发生转折,雨日增多、降温明显洪湖市做法事。湖北省农技推广总站就抓好小麦田管提示如下。

一、及时清理沟厢:对沟厢不配套的麦田,在雨前及时开好“三沟”,特别是要连通地头沟(即打通排水口),保障雨后水能排出洪湖市做法事。雨后及时清理沟厢,防积水,降湿排渍。

二、增温划锄保墒:对局部降雨量偏大地区,雨后结合清理沟厢,于晴日进行中耕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强小麦根系活力和提升根际土壤温度,起到增温保墒效果洪湖市做法事。

三、促弱控旺转壮:对晚播或迟播、整地质量较差的麦田,在3叶期后及时追施提苗肥或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弱转化;对吊根苗及土缝较大的地块,于晴日进行镇压,弥实土缝,保墒防冻洪湖市做法事。对播种较早、有明显旺长趋势和群体过大的麦田,于晴日及时采取镇压划锄或喷施多效唑等措施,抑制主茎生长,促进低位分蘖早生快发和根系生长,控制旺长,提高抗寒抗逆能力。

四、低温冻害补救:对麦苗受冻害的田块,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洪湖市做法事。

1276.6公斤洪湖市做法事! 孝感再生稻两季亩产再创新高

亩产1276.6公斤!孝感市再生稻两季亩产再创新的高产纪录洪湖市做法事。

11月8日,孝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邀请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湖北省水稻协会和孝感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有关专家,对孝感市2022年“515”行动水稻轻简化行动示范区再生稻进行现场实割测产验收,引起赞扬声一片洪湖市做法事。

示范区位于孝南区毛陈镇同欢村金富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总面积2000亩,种植品种为甬优4949,采用再生稻全程机械化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洪湖市做法事。专家组在示范区内选择头季实割测产田块进行测产,实收面积694.8平方米,实收鲜谷578.3公斤,测得含水量28.9%,经扣除杂质,按照粳稻标准含水量折算,亩产456.8公斤。加上8月8日头季稻实测亩产819.8公斤,两季亩产达到1276.6公斤,再创历史高位。

据介绍,7月以来,湖北经历了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大的高温少雨天气,对全省水稻生产造成影响洪湖市做法事。总体来看,再生稻模式所受影响相对较小,罕见高温干旱下的再次丰收,来自于不懈研究推广的耐热品种,得益于上下协同抗高温干旱夺丰收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孝感市积极开展优质水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在不断改进的农艺技术与持续更新的先进农机加持下,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种植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洪湖市做法事。

阅读:164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