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文明创建不停步 共同缔造城更美:咸宁市做法事
01
咸宁“两馆”开馆
文化惠民润人心
2021年1月,咸宁获得2021年至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咸宁市做法事。从2018年开始创文到现在,创文工作已经跨越了五个年头。如何完成“三年获提名、三年创成功”的行动目标?今年以来,咸宁市上下聚力夯实“创文”根基,着力“补短板、惠民生”。坚持“为民创建、创建惠民”理念,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10月17日,咸安文化馆和图书馆“两馆”正式开馆迎客咸宁市做法事。“两馆”是咸安区文体中心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9804平方米,为咸宁市再添一处集教育、交流、培训、表演、展览、传媒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建筑,可满足市民多种文化活动需求。
咸宁市咸安区图书馆运营负责人 程宗:“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智能化的管理设备和优质化的服务,努力打造一个集公共阅读、文化交流、艺术教育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阅读、阅览新空间咸宁市做法事。”
展开全文
咸宁市咸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徐珍:“两馆开馆后,我们将以‘文润桂乡 文化惠民’为主旨,着力打造多元群体,开展文学创作、文化传承、文艺展演,学习交流的主流文化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致力于打造全省一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面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和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首善之区”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品位咸宁市做法事。”
近年来,咸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手笔投资文体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8+N”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全覆盖,每月策划开展五大主题活动,动员注册志愿者达42.2万余人咸宁市做法事。
02
满城志愿红
让城市更文明更有温度
最近,在永安街道办事处三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快乐星期六”志愿服务活动如期开展咸宁市做法事。咸宁市第八小学老师王雪冰带领着20多名小朋友,正和着音乐的节拍练习舞蹈。
咸宁市第八小学老师 王雪冰:“我在教孩子们一些技能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也在周末活动中能够收获快乐咸宁市做法事。”
在咸宁,像“快乐星期六”这样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还有很多咸宁市做法事。自2020年以来,咸宁市各行各业成立了109支志愿服务分队,满城“志愿红”在服务中传递温暖、传承爱心,持续产生助力创文工作的红色动力。
03
补短板惠民生
打造宜居幸福城
公共基础设施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咸宁市做法事。今年以来,咸宁市从群众关心的“房前屋后”的小事入手,开门决策听民意,谋划和做实一批惠而不费的实事、好事。
走进咸安区南昌路社区和谐小区,只见路面平整干净、绿化带整洁亮丽、车辆有序停放、文明宣传栏鲜艳醒目,整个小区处处洋溢着“文明味”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市咸安区南昌路社区和谐小区居民 姚艺春:“井然有序的车辆进出,再就是小孩游玩的地方文化娱乐,幸福感很强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市咸安区南昌路社区和谐小区居民 吴斌:“以前没有住在我们小区的居民,陆陆续续都搬回来了咸宁市做法事。”
南昌路社区原是老旧小区、“三无”小区众多,小区内道路破损、乱搭乱建情况严重咸宁市做法事。社区党委抢抓“城市更新”机遇,对老旧小区实施“拆围合并”工程,并利用部分拆出的公共空间建成文化广场。与此同时,南昌路社区还充分发挥以党建引领带动社区治理,打造了以社区为中心的三分钟文化活动圈。
咸宁市咸安区南昌路社区党总支书记 黄辉:“虽然我们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是我们更加要爱护好,更要发动居民来共同治理,和维护小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小区的治理和管理中来咸宁市做法事。”
宏宇小区原来是咸宁市第二制药厂职工宿舍,已经有30多年历史咸宁市做法事。2004年企业改制后,小区无人管理,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破损,违建严重。经过改造,如今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咸宁市咸安区宏宇小区居民 陈连:“你现在要买一个房子给我在外面,一分钱不要,可是我都不出去,我愿意住在这个小区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市咸安区宏宇小区党支部书记 熊启福:“一心一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全部按照红色物业的制度标准,不辜负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咸宁市做法事。”
04
农贸市场:
烟火气里的“文明范”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咸宁市启动了对农贸市场的全面改造升级咸宁市做法事。最近,记者到地处闹市的温泉中心市场探访,只见这个中心城区最大的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内,地面清爽洁净,档口整齐有序,处处充满着人间烟火气,也有文明范。
咸宁市民 程晓庆:“这个菜场就是种类也挺多,然后也比较干净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温泉中心市场保洁主管 杨金萍:“以前走到菜场,别人不敢来,都是臭味,现在市民来,都是感觉到这里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我们有专人的保洁咸宁市做法事。”
不仅如此,温泉中心市场还完善了无障碍设施,设立农残检测室,建立了服务投诉、食品安全检测、诚信商户等一系列制度,着力培养商户“主人翁”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市场建设和管理中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温泉中心市场运营部部长 李洋:“我们现在每个月都会自己进行不定时的创文拉练,及时进行内部的整改,把问题发现在前面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温泉中心市场商户 熊娅妮:“跟超市差不多了,现在这个环境还蛮好的,希望这个管理越来越好,生意越来越好咸宁市做法事。”
05
“荧光黄”助力文明交通
市民交通规范意识提升
文明交通的创建,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咸宁市做法事。走在咸宁城区各主次干道路口,随处可见文明交通协管员的身影。他们既参与了文明交通的创建,也见证了各路口的交通秩序好转。
咸宁市文明交通协管员 吴女士:“90%的人已经戴上头盔,走人行道,也听了我们劝导戴上头盔,市民都戴上头盔了,我们心里很高兴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市文明交通协管员 毛女士:“文明城市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咸宁市做法事。”
每周有夜查、每天有行动咸宁市做法事。咸宁市交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进城区交通秩序整治。通过强化对违停、酒驾等交通违法整治力度,主干道路口交通秩序、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咸宁市民 周女士:“绿灯亮了,然后完全亮了才走,然后戴上头盔,不要超过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咸宁市做法事。”
小朋友:“自己要戴的咸宁市做法事。(你为什么自己要戴头盔呢)为了安全。”
咸宁市民 张甜甜:“文明城市需要靠大家共同建设,维护好咸宁这片净土,把咸宁建设得更加美丽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市还从群众最关切处入手,针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按照应划尽划原则,见缝插针新建小微停车场14个,新增停车位18305个,有效缓解困扰市民多年的停车问题咸宁市做法事。
06
口袋公园
城市颜值品位双提升
为补齐短板,建好城市公园,进一步提升绿色软实力咸宁市做法事。咸宁市还充分利用好城市小微空间,用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见缝插绿。过去,龙潭湿地公园淤泥积塞,环境凌乱。经过治理,这里淤泥变绿溪,河道成树林。昔日黑水沟,今朝变公园,成为了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咸宁市民 叶女士:“每天要玩两三次,对我们这些不能出门的人,还是比较方便咸宁市做法事。”
在青龙山公园,大片绿地、灯光浪漫的环境,让居住在周边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放松享受“绿色福利”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市民 吴世亮:“从我们小区走出门就是公园,非常便利咸宁市做法事。”
咸宁市民 徐德明:“住在这里就好像住在公园里咸宁市做法事。”
出门进园,推窗见绿,近年来,咸宁市区公园建设多点开花,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散布在城市各处咸宁市做法事。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咸宁中心城区各类公园将达到上百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有望达到15.4平方米。
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就是创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咸宁市做法事。咸宁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牵动性、转折性、标志性事件来认识和推动,全市、全员、全域、全时共创文明城市。眼下,咸宁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行动,快抓落实,推动补短板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201个市区老旧小区改造,787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完成升级改造,整治空中缆线点位162处,4个火车站、2个汽车站、7个大型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等。在新的征程,咸宁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举措,用“绣花”功夫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咸宁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 张世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奋力谱写咸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咸宁市做法事。”
文明湖北官方视频号上线
欢迎关注
湖北文明网编辑部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长江云、文明咸宁
责编:李欢
法事类型如下:
01.化解太岁法事; 02.升官晋职法事 ;03.文昌考试法事; 04.偿还阴债法事; 05.开财门补财库; 06.助种生基法事; 07.催子受孕法事;08.开运转运法事;09.催财发财法事;10.化解童子法事;11.化解小人法事;12.小儿平安法事; 13.超度亡灵法事; 14.超度宠物法事; 15.超度婴灵法事;16.祈福许愿法事;
师父微信: fuyuntang8
师父微信: fuyuntang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 02.太岁符; 03. 回心符; 04. 护身符;05. 学业符;06. 开运符; 07. 桃花符; 08. 偏财符; 09 .小人符;10 .事业符;11. 去疾符; 12. 健康符;13. 平安符;14 .和合符;15.定制符;
师父微信: fuyuntan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