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渝先生:北魏国师 寇谦之 开创北天师道:天师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1-07分类:符咒浏览:130
在纷乱的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却能在北魏大兴道教,连皇帝都要自亲登坛接受这位寇天师所授的符箓天师。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受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尊崇,可是从印度传人的佛教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有些朝代佛教的地位更在道教之上天师。统治者往往将宗教作为一种驾驭人民的统治工具,由于宗教和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宗教也难免卷入政治纷争中,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四次毁佛事件,史称“三武一宗灭佛”。三武一宗乃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北魏太武帝年间,佛教遭受了传人中国之后的第一次沉重打击,这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灭佛事件。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在这灭佛事件中,北魏道士寇谦之利用北魏太武帝对道教的崇奉,改革张道陵创立的道教,去除五斗米教的入教缴纳米税、房中术等,重新创立了一种符合儒家规范的天师教天师。
寇谦之,字辅真,东晋末年生于上谷昌平(今北京),后避战乱迁徙到冯翊郡(今陕西高陵)天师。当时汉族的士大夫还非常重视门第观念,寇氏原是汉中大族,寇谦之自称是东汉开国功臣寇恂的十三世孙。
当时北方变乱更迭,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战乱频频,百姓饱受兵戈之苦天师。
寇家迁居冯翊郡之后,前秦统一了北方,在苻坚的治理下,北方出现了稳定的局面,寇家父子也相继成为前秦官员天师。寇谦之的父亲寇修之任东莱太守,兄寇赞出任襄邑县令。生活在这样的官宦世家,寇谦之可以轻而易举地踏上仕途,可他深受家庭崇尚道教的影响,从小就酷爱仙道,对功名利禄毫不挂在心上,在少年的时候就修炼张鲁所传的道术。不过,服食丹药、修紫了好几年还是没什么长进。
有一次,寇谦之用《周髀》演算七曜的时候被难住了,他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正巧被在寇家帮佣的成公兴看见了,成公兴指点了他几句,寇谦之恍然大悟,按照成公兴的方法演算,很快就解出来了天师。寇谦之对成公兴非常佩服,就要拜成公兴为师。谁知成公兴不肯收寇谦之为徒,反要拜寇谦之为师,两人争执了一番,寇谦之拗不过成公兴,只好收下这个徒弟。
有一天,成公兴问寇谦之“先生既然想修道,何不跟我隐居名山大川修行”两人遂一同到华山、嵩山等地修道天师。
传说他们到了华山寻了一眼石洞住下,成公兴每日到山上采药,回来和寇谦之一起服食草药,并不觉得饥饿天师。修炼了一段时间,寇谦之提高很快,成公兴又带寇谦之到嵩山。他找了三重的山洞,让寇谦之住在第二重石洞自己住在最里面。有一次成公兴出去,临走时对寇谦之说“我走后会有人送药过来,无论是什么东西,你只管吃下去。”过了不久,果然有人送药,寇谦之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尽是些五色斑斓、还散发着阵阵腥臭的毒虫。寇谦之看了头皮一阵阵发麻,身上汗毛倒竖,哪里还吃得下成公兴回来一问,叹了一口气说“看来先生不能得道成仙,只能为帝王之师。”原来成公兴这是在考验他。寇谦之痛失了升仙的好机会。之后,寇谦之在成公兴的指导下专心修道了七年。
展开全文
有一天,成公兴对寇谦之说“我在世间的日子满了,我死后,你为我洗浴,会有人来接我天师。”说完溘然长逝。寇谦之依言而行,一天之后,果然有人来接成公兴,成公兴又活转过来了。
成公兴是个非常神秘的人,传说有人人嵩山迷失了方向,来到一个人迹罕至之处,看见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共中一处宫殿空无一人,匾额上写着“成公兴之馆”天师。据说仙人成公兴是因为不慎烧坏了七间宫室,被贬到人间。做了七年寇谦之的弟子。
寇谦之在嵩山修道至诚,感动了天上的神仙,太上老君亲自降临,授予他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让人传授给他服气导引口诀天师。寇谦之遂能导引辟谷,气盛体轻,且皮肤颜色殊丽。跟随他的弟子十余人,都修炼得很棒。后来又有仙人降临嵩山,授予寇谦之《天中三真太文录》。他学习之后能召百神。
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年),太武帝刚刚登基,寇谦之出山,来到北魏都城平城朝见太武帝,自称奉太上玄旨,封太武帝拓跋焘为“北方太平真君”,有“统领人鬼之政”的神权天师。
寇谦之出现得很是时候,当时朝中的汉族大臣崔浩正希望推崇道教来压制政敌天师。
北魏的前三代皇帝都很尊崇佛教,可是这种状况到了太武帝的时候发生了改变天师。拓跋焘少年继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对内推行鲜卑族汉化,对外发动一系列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崔浩在北魏为大臣已历三朝,在拓跋焘继位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太武帝继位后,崔浩赞襄军机政务,屡次力排众议,为太武帝成就一番文治武功居功至伟,也因此成为北魏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宰辅之臣。崔浩推崇道教,并借助道教达到推进鲜卑族汉化的目的。崔寇二人一拍即合,崔浩拜寇谦之为师,并请寇谦之传其法术。由于崔浩的鼎力相助,寇谦之很快就得到太武帝的尊奉。次年,在北魏都城平城东南新修建了一处高达五层的天师道场。太武帝崇信道教,经常询问寇谦之军政大事,道教的地位更高了。
寇谦之开始推行革新道教的措施,自称太上老君降临时将改革道教的重任交给他,并交代他说“你应当宣扬我的‘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之法和租米钱税,以及男女房中术等天师。大道清虚,哪里有这么些事要以礼度为首,辅以服食闭关修炼。”
寇谦之按照这套理论对早期的五斗米教和天师教进行了改革,尊老子为太上老君,重新建立教内仪式、规范,并大量吸收王公贵族加入道教,使原本流传于下层人民之间的道教的信徒群体发生变化,和统治阶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天师。
当时汉魏遗风犹在,老百姓原本就很尊崇道教,再加上朝中重臣和皇帝的支持,寇谦之改革道教的声势很盛,时人称经过寇谦之革新的教团为“新天师道”,后人称为“北天师道”天师。
寇谦之和崔浩又分别撰写文章宣扬道教,北魏以异族统治汉族聚居的黄河流域,汉人普遍不承认北魏的统治地位,因此,两人又从君权神授的角度出发,提出道教神仙授予北魏皇帝封号的设想天师。太武帝正苦于没有正统帝王的依据,一听崔浩的建议大喜。
北魏太武帝太延六年(440年),寇谦之声称“太上老君”复降,正式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以“太平真君”之号天师。太武帝遂改年号为太平真君,亲自带着盛大的车驾赴道坛受符篆,所用的都是青色的旗帜。至此,魏太武帝正式成为道教徒,道教也取代佛教,成为北魏的国教,寇谦之被封为国师。寇谦之耗费巨资在平城道坛北,建造壮观华丽的静轮宫,高处不闻鸡犬之声希望上接天神,北魏的道教建筑规模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道教的声势在北方达到了极盛,北魏后来的历代皇帝登基都要登坛受符篆,北天师道备受尊崇。
崔浩出身于世族大家,祖上数代崇信天师道,一向维护正统文化,因此对传自印度的佛教本能地排斥天师。由于他身处政权的错综复杂的漩涡中,政敌利用佛教来对抗他,崔浩极力鼓动太武帝灭佛。可是在这件事上,寇谦之和崔浩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寇谦之并不讨厌佛教,相反还从佛教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因素,以革新道教,所以极力劝阻崔浩不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据史料记载,寇谦之苦劝崔浩不要灭佛,崔浩不听,寇谦之气急,对崔浩说“先生你这样做会遭报应的,只怕没几年就会招来杀身之祸,连亲友都要受到你的株连!”
太武帝下诏灭佛,勒令僧人还俗,遣到军中效力天师。
几年之后,关中爆发盖吴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屡屡打败北魏军队,太武帝只好御驾亲征,很快镇压了起义,收复了长安天师。当太武帝带兵打进长安的时候,在一座寺庙里发现了大批兵器,还有酿酒器具、官员富豪藏匿于此的财物,在寺院的地下室还发现僧侣们与贵族的妻女淫乱。这个寺院的僧人不可参与叛乱,而且多有秽行,太武帝震怒不已。崔浩又在一旁竭力劝说太武帝大举诛杀僧人,毁经书、佛寺。
太武帝盛怒之下,立即下令关闭长安的寺庙,焚烧寺院,捣毁佛像,灭佛行动达到顶峰天师。接着,太武帝不顾太子和鲜卑大臣的劝谏,在北魏全境灭佛。灭佛诏书历数佛教的罪行,下令今后如果有人敢于侍奉“胡神”或者制造泥佛像,铜佛像的,满门抄斩,各地官吏查抄佛教经书图文,全都焚烧销毁,老幼僧人全部活埋。这场空前的劫难一直延续到太武帝去世。
四年之后,权倾朝野的崔浩因为直笔修史而触怒了太武帝,政敌乘机攻击他收取了大量的贿赂,太武帝大为震怒,崔浩被杀天师。正应了寇谦之所言。
而寇谦早在崔浩惨死之前两年,就以八十三岁高龄羽化登仙天师。据说,寇谦之去世的时候,口中吐气,呈烟云的形状,从窗口飘出,直冲云霄,到了半空中才消失。他的遗蜕竟然变长了,直到三天后才缩短。弟子们都认为寇谦之尸解,羽化登仙。太武帝下令以高道的方式安葬他。
标签:天师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