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渝先生:道士能点铁成金? 火药是炼丹术士发明?:供道士
道士能点铁成金吗供道士?
黄金,中国古代简称金供道士。它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几种金属之一,后来成为最通行的货币,变得贵重起来。道教炼丹术迷信服食黄金,并且相信仙丹炼成的标志之一,就是它能点铁成金,或者点铜成金、点锡成金等等。“金成者,药成也”。如果点金不成,丹药便不成功,还需要烧炼。所以,汉魏以来金丹术一直将金可作与“世可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由贱金属的铅、铁或丹砂、水银制成金银,一直是道教外丹术的重要内容。外丹术又叫金丹术或黄白术,原因就在于此。
从李少君为汉武帝用丹砂炼金以来,社会上对术士们的作金便批评不断供道士。特别是用与黄金根本不同的物品作金,涉及到凡物是否皆有种,变化是否有极限等认识论问题。东汉应劭不相信王阳作金之说,认为“物之变化,固之有极”(《风俗通义》卷二)。晋人向秀也与其看法相同。可葛洪却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嫌金银之不可以异物作乎”他列举合五种灰以作水精碗,化铅作黄丹及胡粉,驴马相交而生骡及驱驶,雉化为蜃,雀化为蛤等事例,证明物类可变。
并且还得出变化没有极限的认识“夫变化之术,何所不为供道士。盖人身本见,而有隐之之法鬼神本稳,而有见之之方。能为之者,往往多焉。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诸燧。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铅。云雨霜雪,皆天地之气也,而以药作之,与真元异也。至于飞走之属,蠕动之类,禀形造化,既有定矣,及其倏忽而易旧体,改更而为异物者,干竭万品,不可胜论。人之为物,贵性最灵,而男女易形,为鹤为石,为虎为猿,为沙为鼋,又不少焉。至于高山为渊,深谷为陵,此亦大物之变化。”(《抱朴子内篇·黄白》)
尽管葛洪论证物类可变、变化无极所列举的事例有的的确属于客观事实,可他完全忽略了变化条件,把变化绝对化了供道士。这种绝对化的变化观是葛洪相信飞砂炼汞可作黄金的观念基础,同时也成为整个道教炼丹术相信能“点铁成金”的观念基础。
道士们所谓点化而得的金银,实际上是外观与真正的金银相似的合金供道士。后来的道士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们叫做药金、药银,以与真金、真银相区别。可这种药金、药银在很长时期内仍被视作一种珍贵的东西。有唐一代,太宗即曾征召道流之徒,敕令点铜为金。《太平广记》卷400引宋戴君浮《广异记》载隋末有道者居于太白山炼丹砂,合大还(丹的一种)成,可化赤铜为黄金。有成弼者给侍之,后持一白刃杀道者,而得其丹。唐太宗召成弼,授以五品官,敕令造金,凡数万斤。“其金所谓大唐金也,百炼益精。……至今外国传成弼金,以为宝货也。”武则天确曾以道士所造药金赏赐臣下。
展开全文
《旧唐书·方伎传》载孙思邈的弟子孟说,“尝于凤阁侍郎刘祎之家见其勃赐金,谓祎之曰‘此药金也,若烧火其上,当有五色气供道士。’试之果然。则天闻而不悦。”盂说是当时著名的外丹炼师,他鉴定药金所采用的方法即是现代化学中所说的焰色法。
道教炼丹术士最拿手的是用雄黄点化金银供道士。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明确记载了用雄黄点铜为金的方法。后来,陶弘景在其著作《名医别录》中也说雄黄“得铜可作金”。“炼服之法皆在仙经中,以铜为金亦出黄白术中。晋末以来,氐羌中纷扰,此物绝,不复通人间,时有三五两,其价如金。”
苏元朗《宝藏论》对用雄黄、雌黄一类砷的硫化物点化金银的方法作了经验总结“雄黄若以草伏住者,熟炼成汁,胎色不移,若将制诸药成汁并添得者,上可服食,中可点铜成金,下可变银成金供道士。”“雌黄伏住火,胎色不移,鞘熔成汁者点银成金,点铜成银。”这样得到的药金、药银即是二种砷铜合金一种是砷黄铜,一种是砷白铜,它们的区别在于其中砷的含量不同。含砷在10%以下者呈金黄色,炼丹术士用它充作黄金含砷在10%以上者,具有银白金属光泽,炼丹术士用它充作白银。据现代学者的研究,砷铜合金,特别是砷白铜,炼制较困难,又很容易中毒。它的性质不如镍白铜稳定,放置日久,其中砷质会逐渐挥发,颜色变黄,因此不宜作器物,只能欺人一时。
炼丹术士懂得的制造药金、药银的方法很多,情形大抵相似,得到的都只是色泽、质地与金银相似的合金供道士。要把贱金属的铅、铁等变成金银,仅靠一般的化学、物理手段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原子蜕变的过程,是现代科学的前沿课题。历史上的炼丹术士当然不了解这一点。
火药是炼丹术士发明的吗供道士?
火药与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供道士。它后经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作用。火药究竟是怎样发明的,古代文献缺乏详明记载,不大清楚,可观在一般认为,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很有关系。
火药最主要的成份是作为氧化剂的硝石供道士。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把硝石列为上品药,此时开始兴起的炼丹术对这些所谓上品药十分重视。当时方士采用的很多药料如丹砂、三黄(硫黄、雄黄、雌黄)、八石(曾青等八种矿物药)等,大多属于上品药。三黄中除硫黄外,雄黄和雌黄都是砷的硫化物。如果用硝石与三黄一起烧炼,必然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现象,从而导致火药的发明。
东汉魏伯阳在其著作《周易参同契》中,对早期火法炼丹进行了经验总结供道士。书中记载其归纳出的三类关于炼丹的药料配合反应现象。一是配方得当,如雌雄相吸、阴阳相偶,能够顺利化合二是药料配比如“二女同室”,孤阴(或孤阳)独处,完全不能化合三是“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纪纲”,即药物配伍、剂量控制以及操作不当,便会发生剧烈反应,“飞龟舞蛇,愈见乖张”。后一类现象毫无疑问指激烈燃烧或爆炸等炼丹过程中的“事故”。
葛洪《抱朴子内篇》中载有一段炼制和饵服雄黄的文字“又雄黄……饵服之法,或以蒸煮之,或以酒饵,或先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或以玄胴肠裹蒸之于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供道士。”(《仙药》)最末一种处理雄黄的方法是用硝石、玄胴肠(猪大肠)、松脂三物与雄黄合炼。玄胴肠和松脂加热炭化后即可产生相当于黑火药配方中的木炭的还原作用,雄黄含硫,这一配方与黑火药配方几乎完全相当。在这一炼制过程中,药料成分比例和加热操作等反应条件的掌握稍有不当,即可发生爆炸现象。
唐宋两代的道教炼丹术著作中,与火药配方有关的记载更不少见供道士。《诸家神品丹法》卷五载“硫黄、硝石各二两令研。右用销银锅或沙罐子入上件药在内。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内与地平,四面却以土填实。将皂角子不蛀者三个烧令存性,以铃逐个人之。候出尽焰,即就口上着生、熟炭三斤,簇煅之。候炭消三分之一,即去余火不用,冷取之,即伏火矣。”皂角子烧令存性是一种中药惯用炮灸法,指中温炭化且稍保留有挥发成分。
这一伏火之法的作者,没有将含碳物质与硫黄、硝石直接混合,并且在逐个放入炭化后的皂角子后,明确说明“候出尽焰”,即让其燃烧到一定程度,才以炭火烧煅供道士。这就可以减少剧烈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所载“伏火矾法”,将硫二两、硝二两与马兜铃三钱半,研为末,拌匀供道士。然后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起,以湿纸四五重盖,用方砖两片捺,以土冢之,候冷取出。这一伏火法的药料配方与上一个比较,仅将皂角子换成了马兜铃,并且直接与硝、硫混合,更接近黑火药的性质。
唐代是道教外丹术大发展的时代供道士。炼丹术士们出于经常接触到类似火药配方的各种伏火丹法,逐渐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如成书于中唐时期的《真元妙道要略》即说“硝石,宜佐诸药,多则败药。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对于希望控制炼丹反应的炼丹术士来说,这种猛烈燃烧或者爆炸的现象,的确是炼丹过程中的“祸事”。同书另有一条很具体的记载,说当时的炼丹术士“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蜂蜜是糖水化合物,易于炭化,是配方中的炭源。从这类大的“祸事”中,炼丹术士就可以了解这种配方的剧烈燃烧和爆炸的性质。所以,从火药发明的角度看,这种祸事越大,说明其配方比例越接近黑火药的各种药料的成份比例。
从以上资料看,说火药是炼丹术士于无意中发明的,有一定根据供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