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花十年时间写下遗诏是在敲打谁不要窥伺皇位?:供道祖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28分类:符咒浏览:151
康熙之崩与雍正之继位,是清代历史上的悬案之一供道祖。实际上,在雍正在位的十数年间,一直都有人对其继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因此后来雍正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大义觉迷录》,来阐述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雍正继承皇位之所以存在疑问,并不是像许多野史小说记载的那样,说雍正篡改康熙遗诏,把“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了“传位于四阿哥”,而是康熙临死前,根本没有留下一份令人信服的传位遗诏供道祖。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根据《清实录》的描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忽感不豫,病逝于畅春园供道祖。康熙驾崩后,隆科多颁布大行皇帝遗诏,立皇四子为皇太子。然而,这部圣祖实录是雍正继位后修订的,而且所谓的遗诏,也并非康熙皇帝手书,是否代表他的真实意愿,也未得而知。
若新帝皇位被质疑得来不正供道祖,是容易动摇国本的事情,康熙生前难道就没有想到,自己有可能突然去世,导致众多皇子争夺皇位,或者有人矫诏篡位的情况吗?
其实,康熙也并非全无准备供道祖。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自觉年纪渐长,身体病痛增多,于是在乾清宫东暖阁发布了一道长谕。谕旨末尾,康熙写道:“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披肝露胆,罄尽五内,朕言不再。”
康熙这道谕旨,洋洋数千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经准备了十年之久供道祖。如果哪天康熙忽然驾崩,这道谕旨便可作为他的遗诏。
展开全文
康熙在谕旨中提到自己提前准备“遗诏”的原因:“自昔帝王多以死为忌讳,每观其遗诏,殊非帝王语气,并非中心之所欲言供道祖。此皆昏瞀之际,觅文臣任意撰拟者。”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康熙心中早有预感,如果不事先向群臣说明自己的想法,等到临终前再立遗嘱,到时很可能已经头脑昏聩,或者力不从心,以致被人所利用操控,导致江山落入居心叵测之人之手供道祖。因为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无数类似的例子: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豫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又如丹毒自杀,服食吞饼,宋祖之遥见烛影之类,种种所载疑案,岂非前辙?皆由辨之不早,而且无益于国计民生供道祖。”
康熙这道谕旨既然已经准备十年,里面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其政治意义所在的供道祖。康熙举历史上这些例子,其实就是在敲打自己那几个想夺嫡争位的儿子,不要试图复制历史上斧声烛影的故事,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谋夺皇位。(“或有小人希图仓卒之际废立,可以自专推戴一人,以期后福。朕一息尚存,岂肯容此辈乎?”)
其实,如果康熙是真的想立遗诏,巩固国本,就应该在此时公布太子人选供道祖。可正如前面所说,直到这个时候,康熙还没有考察出真正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可他确实年事已高,再不立皇储,没有办法跟天下臣民交代。
所以,康熙这份诏书的用意,一是平息舆论,告诉臣工们,自己并非对立储之事不上心,而且也已经想好了如何为大清选出合适的继承人,让大家不必担忧;二是敲打那些窥伺皇位的皇子,只要自己有一息尚存,决不允许有谋夺皇位的事情发生供道祖。
康熙这份谕旨,在发布之时起到了一定的稳定政局的作用,打消了许多人心中的疑虑,也震慑了一些图谋夺嫡的人供道祖。可可惜的是,康熙在谕旨中没有说清楚,未来将会用一种什么方式来指定继承人,这导致后来宣布雍正继位时,引起了许多猜测和议论,也违背了康熙皇帝的初衷。
标签:供道祖
相关推荐
- 高纬想要除掉北齐大将斛律光,宰相出主意,赐给他一匹马就行了:供道祖
- 好书推荐: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供道祖
- 李清照有一怪癖,而且精通此道,号称女性在这方面的开山鼻祖!:供道祖
- 他是吴三桂的舅舅,曾两次投降于皇太极,墓穴为何出现在加拿大?:供道祖
- 朱生龙:靖远金滩黄河大桥通车记·天出祥瑞:供道祖
- 张循评《探索幽冥》︱清代知识世界里的“明”与“暗”:供道祖
- (侨与进博这五年)翟京丽:进博会是每年最值得期待的盛会:供道祖
- 历朝历代的龙脉都在哪里?山转水流,构成一幅中华巨龙图!:供道祖
- 【黄河安澜】花儿香、鸟儿飞 生态沿黄入画来:供道祖
- 【黄河安澜】邂逅若诗若画若尔盖 观黄河生态发展之变:供道祖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