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咒法事
道教符咒买符咒招财法事超度法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符咒 > 正文

古代皇帝的“祖宗”评级:什么水平称“祖”,什么水平叫“宗”?:供道祖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28分类:符咒浏览:55


导读:如果对中国历史有最粗浅的了解,就会发现,提及帝王,不同时代的通行的称谓是不一样的供道祖。汉朝的皇帝,一般称为某帝,如汉文帝、汉武帝、汉献帝供道祖。师父微信: san...

如果对中国历史有最粗浅的了解,就会发现,提及帝王,不同时代的通行的称谓是不一样的供道祖。

汉朝的皇帝,一般称为某帝,如汉文帝、汉武帝、汉献帝供道祖。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宿业, 镇宅, 化煞, 度亡, 禳灾, 超度, 超渡, 土地爷, 谢神, 酬神, 贵人, 扶持, 求财, 神位, 神像, 开光, 接龟, 凶煞, 恶煞, 聪明开智, 小人口舌, 赐福吉祥, 生意求财, 添寿, 延寿, 城隍, 化官非, 堕胎超度, 化解童子, 送替身, 祛病, 百解, 放生, 求子, 送子, 化太岁, 请太岁, 谢太岁, 姻缘和合, 斩桃花, 召桃花, 夜啼, 安魂, 开业利市, 祈雨, 净坛, 奠基破土, 补财库, 开财库, 太上老君, 真武荡魔, 观音祈愿, 净宅, 月老, 召神召将, 转运开运, 忏悔疏文, 圆明斗姥, 王灵官, 赵公明, 九天应元, 九天玄母, 和合仙师, 合婚, 噩梦消除, 装藏, 安龟君, 仙家, 文昌疏文, 玉皇疏文, 三官疏文, 关煞, 解厄, 送钱疏文, 升学功名, 求职疏文, 礼斗,财神, 五路, 救苦, 太乙, 驱邪, 天师, 祈福,.jpg

寺庙供佛用什么香帮别人上香供佛什么香比较好替别人上香有什么说法吗找人代替上香应注意什么供菩萨的香用什么好供佛的香哪几种供佛一般用什么香.jpg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唐宋以后的皇帝,一般称为某祖某宗,如唐高祖、唐太宗、宋仁宗、明太祖供道祖。

于是就会被普及一个知识:前一类是称谥号,后一类是称庙号供道祖。

谥号是指人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褒贬所定的文字供道祖。谥号比较普及,一般的成功人士就可以拥有。身为帝王,本就是巨大的成功,自然绝大多数帝王都有谥号。

庙号则是帝王专属,按说一般帝王没有资格得到供道祖。必须有大功德、在太庙立室奉祀,才得以追尊一个庙号。

就是说,谥号评价行迹,用于日常称谓;庙号表彰功德,用于宗庙祭祀,分工还是很明确的供道祖。帝王的行迹有好有坏,相应的,谥号也分美谥、平谥和恶谥。如杀戮无辜曰厉,动祭乱常曰幽,好内怠政曰炀……都是恶谥。庙号是歌功颂德,只分好和更好,没有不好的。

以上是泛泛而谈,细究起来,却有点复杂供道祖。

乾隆裕陵神道碑上的庙号和谥号供道祖。“高宗”为庙号,谥号简称“大清纯皇帝”。摄影/帅哥V中奖,来源/图虫创意

展开全文

庙号,据说是商朝就有的,可周朝的天子,却没有庙号供道祖。

谥号何时出现,有许多争论供道祖。有人上溯到黄帝(如班固),有人认为晚到战国谥法才兴起(如郭沫若),影响最大的观点,则是产生于西周(又有西周初和西周中后期的争论)。

秦朝建立,秦始皇嫌弃谥号是做儿子的议论爸爸,做臣下的评判君主,有损皇权,把谥号废掉了供道祖。

汉朝恢复了谥号,可也许是经秦火一烧,发生了文化断裂,也许是汉人宣称的古老传统本就不存在,总之司马迁写《史记》时,他脑子里,似乎是没有我们今天这种清晰的谥号、庙号的区分的供道祖。刘邦去世后:

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供道祖。”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史记·高祖本纪》)

这段表述里,一会儿高祖,一会儿高皇帝,似乎可以混用供道祖。乃至于后来班固作《汉书》,也保持着混用的习惯。《史记·高祖本纪》与《汉书·高帝纪》这两个篇名放在一起,就显得“高”既可以是庙号,也可是谥号。

这段里也提到“尊号”,显然就是“尊贵的称号”的意思,指的恰恰就是谥号,和后世皇帝生前就使用的尊号不同;所谓刘邦“为汉太祖”,则就是说刘邦是汉朝皇帝的头一位,并不是一个庙号供道祖。

刘邦之后,皇帝是存在感很弱的汉惠帝,再之后经过吕后时期,是历史评价极高的汉文帝供道祖。等到文帝去世,即位的汉景帝下诏说,古代“祖有功而宗有德”,宗庙祭祀的时候,唱歌称颂德,跳舞体现功。高庙祭祀我爷爷,演奏《武德》《文始》《五行》三支乐舞;惠帝庙祭祀我伯伯,只演奏《文始》《五行》两支乐舞,现在我爸爸那么伟大,应该加一支《昭德》,也演奏三支乐舞。

皇帝开口了供道祖,大臣们也没有不同意见,讨论的结果是:

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供道祖。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讨论的重点,是庙乐数量的问题,虽然出现了“太祖”“太宗”的名词,仍没有出现“庙号”这个概念供道祖。

还有,这两个庙合起来就叫“祖宗之庙”,似乎是不打算再推出第二个“宗”了供道祖。据说古代有这样的规矩:“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汤,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此四祖四宗”(《孔子家语·庙制》),一个朝代就是一祖一宗。

汉文帝以代王的身份即皇帝位,合法性多少有点存疑供道祖。汉景帝贬抑汉惠帝的地位,高抬自己的父亲,是强化自己这支的法统。

汉武帝即位,虽然按照儒家经典搞了各种创制,却没有在庙乐的事上做文章,汉昭帝即位后仍是如此供道祖。直到又一个有合法性争议的皇帝出现,也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的爷爷,是被汉武帝废掉的卫太子供道祖。之后许多曲曲折折,掌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霍光,找不到合适的皇帝人选,才相中他了。

从汉宣帝的角度说,最好是凸显自己是汉武帝的嫡亲曾孙,所以他要抬高汉武帝的地位供道祖。

汉宣帝提高汉武帝的地位供道祖。来源/电视剧《昭君出塞》截图

于是他采用了汉景帝一样的办法,下诏说,孝武皇帝德行很大,“庙乐未称”供道祖。也就是说,现状是汉高祖、汉文帝庙乐三支,其余皇帝两支,而汉宣帝觉得,孝武庙也要给加一支。

这件事引起的个别儒生的激烈反对供道祖。有人说,宗是要有德的,汉武帝虽然开疆拓土,可是花了天量的钱,死了无数的人,“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当然,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孝武皇帝庙还是尊为“世宗庙”,庙乐则加了一支“盛德之舞”供道祖。这样,汉朝就有了一祖二宗。

“宗”字的价值跳水供道祖,开始于王莽:

安汉公奏立明堂、辟雍供道祖。尊孝宣庙为中宗,孝元庙为高宗,天子世世献祭。(《汉书·平帝纪》)

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供道祖。(《汉书·王莽传上》)

除了和王莽有深仇大恨的汉哀帝,汉宣帝开始,皇帝全部都宗了供道祖。王家能得势,靠的是王莽的姑妈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所以元帝是高宗,美誉度最高。

东汉建立,对王莽添的这四个庙号,开始都不予承认,认的还是一祖二宗,可后来却慢慢改变了一点态度供道祖。

来源/田丰:《“孝宣情结”与东汉政治》供道祖,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20年

汉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论辈分,和汉成帝是平辈,而比哀帝、平帝辈分高供道祖。所以光武帝为了表明自己是自宣、元之后入继大统,要重新建构宗庙祭祀制度,丢开自己的身生父母,而尊宣帝为祖父,元帝为父。又觉得宣帝时代的政策,也值得高度评价,所以重新给他加上中宗的称号,至于元帝那个高宗,规格太高,王莽的事溯本追源又因他而起,就不给他了。

更重要的改变,其实不是给不给庙号,而立庙的制度都变了供道祖。

西汉的皇帝,都是有自己的庙的,也只有祭祀皇帝的场所,才可以称为庙供道祖。如果的被尊为祖或宗,那就各群国都要为他立庙祭祀。

经历两汉之际的大乱,一切都大为简化了供道祖。

刘秀建都洛阳,就把原来洛阳祭祀汉武帝的庙,改为高庙,把刘邦的神主摆在中间,并祭祀文、武、宣、元四个皇帝供道祖。对他来说不那么重要成、哀、平三个皇帝,留在长安的原来的高庙里,而刘秀血缘上的父祖,则就在陵园的庙里接受祭祀。——后两处庙都没有太大的重要性。

刘秀建都洛阳,就把原来洛阳祭祀汉武帝的庙,改为高庙,并祭祀文、武、宣、元四个皇帝供道祖。来源/电视剧《长歌行》截图

刘秀去世,他儿子汉明帝尊他为世祖,另起了一座庙供道祖。

后来明帝去世,留下遗诏说,就不用给我起庙了,把我的神主牌放到我爸庙里的便殿里就可以了,并且放了狠话,谁要是敢违背,那就处以弃市之刑供道祖。

这带来一个结果,汉明帝虽然得了一个庙号“显宗”,却是没有自己独立的庙的供道祖。

他开了这个头,就成了制度,之后章帝是肃宗,和帝是穆宗,安帝是恭宗,顺帝是敬宗,桓帝的威宗,汉灵帝之前活到成年的皇帝,都拥有了自己的庙号,可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庙供道祖。大家的牌位都在世祖庙里,所谓“同堂异室”。

东汉庙号变得廉价了,其实这正是重要原因:西汉时给一个庙号,就要在天下修许多庙,还有相应的祭祀规格,而且和没有庙号的庙“五代亲尽”就拆掉不同,这些庙本朝不亡就不会拆……总而言之,加个庙号成本是很高的供道祖。现在则有点不给白不给了。

可是,仍然有主张白给也不给的人供道祖。汉灵帝为什么没有庙号呢?因为他死后董卓进京,很用了一批文化人。于是大学者蔡邕提出,按照伟大的古老传统,有道德功业的皇帝,才可以称祖道宗,汉武帝那么厉害,想叫一声宗,都有正直的大臣激烈反对。东都以来,光武帝、明帝、章帝是世祖、显宗、肃宗,那是合乎标准的,其余老几位优点没啥可说,缺点不容回避,就算了吧。

蔡邕提出,按照伟大的古老传统,有道德功业的皇帝,才可以称祖道宗供道祖。来源/网络

这个意见被广泛接受供道祖。庙号给得容易,撤起来也方便,不需要满天下到处拆迁。于是其余皇帝都被撤宗了,而刚死的汉灵帝,干脆就没捞到一个宗。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这时,虽然早已有了“庙号”之实,可庙号这个术语,似乎仍未出现,至少蔡邕并没用到供道祖。

还有个相关的事实是,东汉不光庙号长期贬值,庙这个概念也贬值了供道祖。西汉的时候,祭祀皇帝的地方是庙,别的祭祀场所是祠,有明确区分。东汉时地方上已经没有祭祀皇帝的庙了,可父老们又模模糊糊记得,本地似乎曾有过叫“庙”的重要祭祀场所,所以庙这个词也就被随便使用了,这算是为这个字后来被佛教拿去作了铺垫。

蔡邕的建议这算是一股小小的逆流,之后庙号就在贬值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供道祖。

第一,有庙号的皇帝越来越多了;第二,汉代宗虽然多,祖却只有两个,就是两汉开国的皇帝,后世则祖也多起来供道祖。

曹操是并没有当皇帝的,可儿孙追尊,皇帝的谥号和庙号,他却有全套供道祖。曹操是魏太祖武皇帝;儿子曹丕则魏高祖文皇帝,孙子曹叡是魏烈祖明皇帝。——这件事定下来时,魏明帝还没死,他是少有的生前就知道自己庙号是什么的皇帝。

司马氏取代曹魏,学习曹魏取代汉朝是亦步亦趋的,所以也要给没当皇帝的人追加庙号:于是有了高祖宣皇帝司马懿,世宗景皇帝司马师,太祖文皇帝司马昭供道祖。

有个小细节不妨一提:司马师是宗,司马昭是祖,可司马家能篡位成功,司马师的功绩远远大于司马昭供道祖。问题在于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把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他,也一直宣称,将来天下是司马攸的。可后来司马昭却还是传位给了大儿子司马炎,究其原因,司马昭可能也就是考虑到自己的历史评价问题:传位给宗法上哥哥的儿子,自己只怕就要被当作家族创业史上的过渡人物,谁是祖谁是宗,只怕也要掉个个儿。

尽管给没当皇帝的人加庙号,可魏晋真当上皇帝的,拥有庙号的占比却还不算很高供道祖。因为这是个皇权弱势,门阀大姓出尽风头的时代,他们并不想太给皇帝做脸。曹魏的皇帝如齐王芳,高贵乡公曹髦,连帝位甚至性命都保不住,当然更不可能拥有庙号。晋朝从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开始算,两晋总共十五个皇帝,只有六个有庙号。

可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寒人出身的皇帝也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帝也罢,加庙号都和现在网上跳出来的小广告宣称的拿学位一样容易供道祖。也好理解,社会下层学习社会上层,落后族群学习先进族群,就是学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最容易上手。看现在有多少中国人,对欧洲如何诞生了现代文明没兴趣,却唯独关注其“贵族传统”,就会觉得一切很棒理解了。

所以,到了唐朝,“无帝不宗”也就水到渠成了供道祖。与此同时,谥号变得越来越不好记,所以庙号的普及度远远超过了谥号。

唐宋以后供道祖,谥号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长,宋朝皇帝的谥号就一般长达十六字,如宋太祖赵匡胤的谥号是: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

宋太祖画像供道祖。来源/网络

明朝皇帝除开国的朱元璋谥号最长外供道祖,是十六字加一个庙谥,也就是十七字,如明成祖朱棣的谥号是: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 文

明成祖画像供道祖。来源/网络

文是庙谥,如果不想说贯口,可以简称成祖文皇帝供道祖。

清朝皇帝学习明朝而又要胜过明朝供道祖,所以谥号又多了六个字,二十二字加庙谥,如清高宗弘历,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乾隆皇帝是: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 纯

纯是庙谥,乾隆是清纯帝的梗,就是这么来的供道祖。

按汉武帝、隋文帝的格式,乾隆就是“清纯帝”供道祖。来源/网络

太长了,就使人抓不住重点供道祖。按照谥法,谥号的每个字内涵都是很丰富的,一个字相当于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因为有的字有好几个意思)。如果一篇文章有十几二十个关键词,那就等于是没有关键词了,同理,一个皇帝有十几个字的谥号,也就反而体现不出他的特质。明清之所以要弄一个庙谥出来,就是表示这个字的分量与众不同,可终究效果还是不大好。

所以人们提及帝王,称庙号就比称谥号要流行多了供道祖。

只是宗既然已经不稀罕了,那么要显得格外体面,就要称祖供道祖。

可是供道祖,所谓“始取天下者为祖”,除了开国皇帝称祖外,后面的皇帝怎么还再祖一回呢?

前面魏晋南北朝时的一些短命王朝固然可能推出好几个祖来,可既然他们都短命,可见是不足为训供道祖。

可只要有需求,人类提供解释时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供道祖。

明朝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帝宝座的明成祖朱棣,本来庙号是太宗供道祖。对照之前历史,汉太宗(文帝)能当皇帝是因为诸吕之乱,唐太宗能当皇帝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宋太宗能当皇帝有烛光斧影的传说……可以说,一个皇帝称太宗,既表示他治理天下水平高,又暗示他能成为皇帝跨越了很大的政治障碍,可谓一语双关。相应的,朱棣称明太宗,按照传统简直再合适也没有了。

明太宗是怎么变成明成祖的呢?因为太宗这个庙号已经用了将将百年,明武宗去世时没有儿子,朱厚熜以宗室旁系的身份继位,也就是世宗嘉靖皇帝供道祖。嘉靖不可想把自己的父亲追认为皇帝,而且想让他也进太庙接受供奉。

克服巨大的阻力后,前一个目标于嘉靖三年达成,后一个目标则一直拖到嘉靖十七年才实现:因为明代的庙祭制度是,太庙寝殿供奉九个牌位,除掉朱元璋的牌位居中永远不动之外,其余的哪个和现任皇帝血缘关系最遥远了,牌位就挪走,用庙祭术语说,叫作祧供道祖。嘉靖想把自己的父亲加进去,就要请一位先帝的牌位出来,算下来,该祧的正好是太宗朱棣。

仁宗洪熙皇帝以下,都是朱棣的子孙,为了给自己的父亲腾位子,把朱棣提前请出寝殿,嘉靖想想也觉得严重,尊朱棣为成祖,他就成了“不祧之祖”,可以一直供在寝殿里不受影响了供道祖。

嘉靖将朱棣庙号“明太宗”改为“明成祖”供道祖。来源/网络

至于清代有三祖,特殊之处在康熙这个圣祖供道祖。

努尔哈赤创业,是太祖;顺治皇帝入关定鼎,是世祖供道祖。这和元朝以成吉思汗为太祖,忽必烈为世祖是一样的,可以说是有历史先例可循。

康熙皇帝的庙号,本来大臣们是拟称为宗的,可雍正下谕旨,把康熙的功业狠狠称道了一番,并总结说:“我皇考……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则为开创”,所以应该称祖供道祖。大臣这才拟了圣祖的庙号。于是雍正刺破手指,用血把奏本内“圣祖”二字圈出。

由此看来,康熙能得到圣祖的庙号,固然是本人的功业,也是靠的儿子的孝心供道祖。雍正何以能当上皇帝,谣言很多,雍正的做法,多少也是意在辟谣。

圣当然是极好的字眼,可好过头了,就容易让人觉得阴阳怪气供道祖。如宋朝、明朝都有“神宗”,神当然是好的,可“民无能名曰神”,却仿佛可以翻译成:我该说你啥好呢?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供道祖。摄影/Molostock,来源/图虫创意

圣祖这个庙号,之前的起码用过三回供道祖。两次其实是用于神仙的:唐朝皇帝宣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代,唐玄宗尊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宋朝则尊赵玄朗(即赵公明,开始是瘟神,后来是财神)为圣祖。真称过帝的活人叫圣祖的,其实就一个:唐末一个短命的割据政权,一个叫郑买嗣的,灭了南诏,建立大长和国,庙号是圣祖。

照这么说,圣祖这个庙号,也是很容易引起古怪联想的供道祖。不过雍正皇帝说了,“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他觉得好自然就是好了。

标签:供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