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和贾敏不死,王夫人还敢反对林黛玉嫁贾宝玉,从中作梗么?:姻缘法事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姻缘无果,很多读书人意难平姻缘法事。于是很多假设命题,比如林如海和贾敏不死,林黛玉有人做主,是否就能与贾宝玉结为连理。
这个问题有很多拥趸,却并不严谨姻缘法事。
首先,宝黛爱情可能不存在姻缘法事。
林如海和贾敏不死,林黛玉不会来贾家,与贾宝玉的姻缘就是未知数姻缘法事。
尽管林如海被钦点巡盐御史,日后肯定会被调回京城为官,走六部的仕途姻缘法事。
林黛玉和贾宝玉肯定也会见面姻缘法事。偶尔来外祖母家住一段。
可表兄妹的关系,与文中朝夕相处完全不同,也会适当生疏,肯定不如史湘云从小在贾家长大那么亲密姻缘法事。
在此情形下,宝黛产生爱情的概率不大,论及姻缘也不迫切,可能没有那么的“意难平”姻缘法事。
其次,林黛玉的姻缘会有很多选择姻缘法事。
展开全文
贾母支持宝黛姻缘,一方面是林黛玉确实出色,足够贾家未来的发展姻缘法事。
另一方面也是保护林黛玉,避免外孙女孤苦无依嫁给外人,受婆家欺负姻缘法事。
林如海和贾敏不死,贾家和林家都有更多选择,不一定非要结成姻缘姻缘法事。
当然,以林黛玉的优秀,贾家肯定也会想要求娶姻缘法事。毕竟贾珠已经娶了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为妻,贾宝玉的妻子,不会比嫂子差太多。
娶书香门第的林黛玉,与李纨相得益彰,肯定会改变贾家门风,弃武从文转型成功姻缘法事。
最后,不要小看王夫人的“反对”姻缘法事。
宝黛钗的[终身误]故事,无疑借鉴自《孔雀东南飞》和《钗头凤》的悲剧姻缘法事。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母亲反对儿媳妇刘兰芝,是因为刘兰芝不好么?并不是姻缘法事。她只是看上了她认为更好的,对儿子更有帮助的“东邻女”。
《钗头凤》的陆游母亲,反对儿媳妇唐婉,是因为唐婉不好么?也不是姻缘法事。只是她认为唐婉耽误了儿子的上进之心,有意休媳另娶。
回头再看王夫人对林黛玉的反对,就会发现问题不完全在林黛玉身上姻缘法事。
当然,林黛玉身体不好,父母双亡,性格不让王夫人喜欢,不劝谏贾宝玉读书上进……都是王夫人反对林黛玉的原因姻缘法事。
可问题的核心并不是这些,而是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的薛宝钗姻缘法事。
薛宝钗无论出身还是综合素养,都不如林黛玉姻缘法事。
可金玉良姻背后有王夫人“无法拒绝”的原因姻缘法事。
薛家进京,表面打着薛宝钗选秀给公主郡主做大宫女,整理生意和看望亲戚的旗号姻缘法事。实际是薛家无人做主,生意破产,需要“自救”,才妄图结成金玉良姻,获得贾家的资源帮助。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母兄将她嫁给焦仲卿、被休后很快再嫁,都与金玉良姻和袭人被母兄卖掉类似,就是为了自家牺牲女儿姻缘法事。
薛姨妈无疑没有这等策划和执行能力姻缘法事。
通过贾母掰谎记,金陵王家公子“王熙凤”,来到世交李家图谋小姐雏鸾来看,金玉良姻背后无疑就是王家策划和主导姻缘法事。
王家策划的金玉良姻,性质就完全改变了姻缘法事。
薛家彼时没有家主,薛姨妈需要依靠娘家姻缘法事。薛家实际已是王家的附庸。
王家当时把王夫人和王熙凤双双嫁入荣国府姻缘法事。一个是荣国府当家人,一个是嫡长孙媳妇。
若是薛宝钗再嫁给贾宝玉,未来荣国府完全由王家女儿控制姻缘法事。生育的接班人全是王家血脉。
那时候王家势盛,薛家败落,贾家衰败,他们背后的资源都会为王家所用,让王家更盛姻缘法事。
这就是“母蝗虫”策略!通过联姻和生育子嗣吞并和控制亲家的资源壮大自身姻缘法事。
金玉良姻成功,王家整合贾家和薛家,形成新的铁三角,确实会形成守望相助的格局姻缘法事。
薛家有救了,贾宝玉更可以安心做富贵闲人,王夫人和薛姨妈为儿女“计”,打得都是这个主意姻缘法事。
虽然日后三家以王家为主姻缘法事。可她们本就是王家女儿,从小受的教育也让她们更多以娘家立场考虑问题,并非像贾母那样全心全意站在贾家的立场。
所以,林黛玉和宝黛姻缘,实际上阻碍了王家的筹谋和发展,容不得王夫人不反对姻缘法事。
就说薛姨妈带着儿女住在贾家七八年不离开,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没有完成任务不能离开姻缘法事。真要离开了,薛家将众叛亲离完全崩溃。
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对贾家来说百利无一害姻缘法事。二人也确实门当户对,天造地设一对。
可贾母支持,王夫人反对的核心并不在林黛玉,而在王家背后主导的金玉良姻,以及四大家族的内部利益矛盾姻缘法事。
即便林如海和贾敏活着,王夫人该反对仍旧还是反对姻缘法事。
当然,联姻还是综合考量姻缘法事。王夫人反对并不做主,还要看贾政的意思。
如果林如海能够像贾雨村那样成为一部尚书,又是另当别论姻缘法事。
只是那时候林黛玉的姻缘也会有很多考量,不一定非嫁贾宝玉姻缘法事。
关键林如海彼时才是七品巡盐御史,他想要像贾雨村那样官运亨通,迅速串升,也并不是短时间能达成的姻缘法事。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姻缘法事。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