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教音乐:法事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26分类:法事浏览:128
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是中国宗教音乐之一,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的作用,能够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法事。道教音乐吸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并渗入道教信仰的特色,形成道教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6月7日,道教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法事。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展开全文
道教音乐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与太上老君有关法事。更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年),寇谦之称于嵩山遇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遂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乐音韵法事。
道教音乐的诵唱和乐器伴奏,均由道士担任,在斋醮中使用的音乐有独唱(通常由高功、都讲担任)、齐唱、散板式吟唱和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等多种形式法事。早期道教音乐所用的乐器,以钟、磐等打击乐器为主,唐代时开始增加吹管乐器,此后,逐步加入弹拨、弓弦乐器。近代虽然吹管、弹拨、弓弦、打击等乐器并用,可演奏中仍以吹管、打击乐器为主。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随着法事情节需要,经过1000余年斋醮科仪的传承发展以及长期以来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道教音乐愈益丰富,并且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地方特点。
道教音乐名曲有:《蓬莱仙韵净天地神咒》《南清宫》《玉皇赞》《二郎曲》《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三清胜境》《仙家乐》《白鹤飞》《鸿雁赞》《迎仙客》等法事。
请欣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三清胜境》:
文稿:张 涵
审核:岳昌涛
文旅海淀
纵观创新之城法事,品味人文海淀!
欢迎关注“文旅海淀”法事!
想知道哪儿好玩?哪儿好吃?哪儿能打发无聊时光?想了解各类文化活动信息法事,图书馆攻略、美术馆实拍、新书推荐、最新的演出信息?关注“文旅海淀”,轻松智享诗和远方!
“文旅海淀”微博请点击:
;
旅游咨询服务热线请拨打:4001185166;
文化培训报名咨询热线:18810383701法事。
标签:法事
相关推荐
- 法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