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笑:给植物画“写真”的人:画灵符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26分类:符咒浏览:92
用一支笔能让三毫米的植物器官以特写的形式被放大,也能让只有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的复杂结构纤毫毕现画灵符。不同季节成熟的花朵、果实,一根枝条发育的不同阶段,被“浓缩”在一张画纸上,用以展示植物的综合性状。黑白的“写真”没有植物的原色彩,却透着艺术感和生命力。
给植物绘制直观的科学画,是现代植物分类学的传统画灵符。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科学画画师刘运笑就是专门给植物画“写真”的人。目前,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在全国仅剩不到十位。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从毛笔到蘸水小钢笔
22年前,华南植物所(园)“招人”的消息传到了广州美术学院画灵符。彼时,植物园的第三代植物科学画画师余峰即将退休,急需年轻人来接班。美术学院老师叫了几名同学去面试,他们回到学校却异口同声地表示“这工作做不来”“画的都是‘死’标本,很枯燥,看着想睡觉。”
当年即将毕业的刘运笑学国画出身,她画的山水、鱼鸟飘逸灵动,创作时还喜欢将想象力倾注其中画灵符。可画植物标本必须以科学为基础,要呈现客观事实,不能自由发挥,这让热衷创意的艺术生觉得掣肘。可在老师的推荐下,她还是到植物园“考察”了一番。
植物园内形态各异的漂亮植物让她着迷,她突然觉得,如果终其一生静静地画植物,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画灵符。然而真正入行后,她才意识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融入其中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最初需要适应的是工具的改变——尽管科学画和国画的白描类似,可抓毛笔和小钢笔的力度、感觉完全不同画灵符。她说,毛笔运笔讲究,有收笔、提笔等线条变化,抓小钢笔时则要掌握它“肚子”里的墨水量,“科学植物画的线条要流畅自然,墨水量最难控制,不能多也不能少,少的话,画着画着就断线了。”
听说来了年轻画师,除了即将退休的余峰,之前退休的绘图室老师也经常回到植物园来指导画灵符。前辈告诉她,线条不要画得太细,画得太精细,印书缩小时会黑作一团。“这也是植物园传承下来的绘图风格之一,注重印刷效果。”
刘运笑的蘸水小钢笔跟了她22年,握笔的地方被磨得光亮画灵符。近几年,钢笔风潮又流行了回来,市面上不乏精美高端的钢笔,可刘运笑像匠人一样有自己的坚持,她在网上“淘”已经停产了的不锈钢笔尖,蘸“一得阁”的墨水,因为现代钢笔的笔尖没有她“习惯的弹性”。
在这样一支“老”钢笔笔下,一株株新发现的植物,呈现了精致的样貌画灵符。
解剖植物的画师
除了插着铅笔和小钢笔的笔筒,刘运笑的办公桌上还放着显微镜、解剖刀画灵符。画植物科学画,与对着植物写生不同,画师不仅要有绘画技巧,还需要具备植物学基础知识。
刘运笑小心翼翼地展开标本吸水纸,里面压着的是科研人员新送来的标本——一株细弱干瘪的植物,它通体呈黄色,仅有五六厘米长,茎又短又细,茎上的花朵好像已经被压得粘在一起了,上面密布着极细小的黑点,很难想象它在野外生机盎然的模样画灵符。
拿到这样一个干标本后,画师通常会先采一朵花或一片叶用水煮,使其恢复舒展画灵符。由于植物科学画需要展示细节解剖图,画师不仅要持画笔,还要善用解剖刀。刘运笑以水玉簪科植物举例,它小巧的花瓣“肉肉的”,被压成标本后也偏软,将其展开十分困难,解剖针一戳就是一个洞,很容易将内部结构戳坏,因此要格外细致。
展开全文
正式画画之前,“看镜”必不可少,即把植株解剖后放到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花丝、花梗、子房等结构画灵符。“盯显微镜,一盯就是一上午,眼睛痛得很。”刘运笑说,比如菊科植物的花朵其实是一个花序,由不同的小花组成,这些复杂的结构给观察和绘画都带来了挑战。
“植物哪里有托叶和腺点,长的是刺毛还是茸毛,这些重要特征都要特别留心画灵符。如果发现了特殊结构,要画一个放大的特写。”植物的叶柄、花朵的柱头和花药等有多长,也要一一测量尺寸,再依据比例在画纸上放大或缩小。
这些专业的植物“术语”,她最开始是跟着植物教材学,后来每画一个科的植物,她就顺带了解这一科植物的特点画灵符。
除了严谨科学,整幅画也讲究艺术美感画灵符。一个植株周围,还有放大了的花朵、果实的细节,它们“摆”在左上角还是右下角更好看,考验构图技术。“要透气,避免闭塞,不能产生压迫感。”刘运笑说。
一个个不起眼的标本,在画师的笔下丰盈鲜活起来画灵符。
服务科研的植物“证件照”
为什么费力解剖、观察,给植物画这样一幅画?刘运笑说,植物学家发现一个新种时,要将其解剖,找出它和其他种的区别和重要特征,而要发表这类新种时,就需要找画师画一幅黑白墨线图,就像一张证件照一样,这是行业里延续的传统画灵符。植物科学画能突出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让读者一目了然认识到植物的特征。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古代时期各本草著作中的植物插图,是中国植物科学画的雏形画灵符。此后,西方植物学知识的传入,对中国的植物科学画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1937年,中国科学植物画创始人冯澄如为胡先骕与陈焕镛合著的《中国植物图谱》1-5卷绘制了200多幅植物插图。
1959年,《中国植物志》开始编写,出于图文并茂的要求,大规模的植物科学画画师得以被培养和成长起来画灵符。直至2004年全部出版,这部历时45年、收录了3万多种植物的《中国植物志》培养了160多位专业画师。鼎盛时期,植物科学画画师达到200多人。
在这里坚守了20多年,刘运笑说,是源于这份工作的意义画灵符。“我的责任,就是为科研做好服务。”她说,植物科学画为植物分类学起到了很棒的支撑作用。
然而,植物科学画也曾一度势衰画灵符。“摄影技术带来的冲击,导致大家对科学画不再重视。”华南国家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罗世孝坦言。可他也强调,摄影技术只起到了协助作用,无法取代专业画师。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等图书的出版和大量植物“普查”的完成,画师很少会画已有的植物,大多数时间,他们会画新发现的植物,可新发现的物种并非总有那么多。
在刘运笑之前,曾有一个男生工作了一年就离开了,而在她之后,也再无新的画师常驻于此画灵符。她带过四五个徒弟,可这些年轻人都没有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谈及传承,刘运笑认为,除了科研作用,植物科学画的科普、美育作用正日益凸显画灵符。看着漂亮的植物跃然纸上,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对充满质感的科学画产生兴趣。张璐(摘自《新京报》)
标签:画灵符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