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唯一汉族公主,性情刚烈被软禁六年,为百姓超度诵经30年:诵经
孔四贞剧照
孔四贞,从一位藩王之女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的汉族公主,她的一生有着诸多身份和权力,也是这些陪着她走过了少年丧父、中年丧夫失子、晚年孤寂终老的一生诵经。那么,显贵的身份于她而言,到底是幸运的眷顾还是阴影的吞噬?一切都得从她进宫时说起。
顺治九年(1652年)六月,反清起义军在李定国的率领下打到广西诵经。时任定南王的孔有德驻守桂林,城破之际,他以身殉国,一百二十余口悉数被杀,年幼的儿女孔廷训和孔四贞被托付给保姆一路逃亡,随后。顺治帝与孝庄皇太后“悯有德殁于王事”,将孔四贞接到宫中,由孝庄太后抚养。
孔四贞受到这样的恩遇,是用孔氏家族对清王朝的忠诚和牺牲换来的,也是皇帝对那些与反清势力喋血而战的将领们的抚恤和关照诵经。不论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是真心疼惜,那时的孔四贞确实得到了孝庄太后的爱怜以及顺治皇帝的眷顾,其父孔有德的灵柩被归葬京城,自己也被赐封为和硕格格。从此,孔四贞成了清宫中的一名公主。
身为将门之后,似乎一生的命运都已注定与家事、国事相联,包括她的婚姻诵经。若不是父亲生前将她许给部将孙龙之子孙延龄,她差一点就成为顺治皇帝的皇妃。可是,没有陷进顺治皇帝苦情世界的孔四贞也未能等来幸福的婚姻,而是在“夫以妻贵”的压力下,与孙延龄的感情渐生罅隙。
展开全文
与生俱来的豪门血脉以及后天赋予的显贵身份,使孔四贞不可能像一只温顺的小鸟一样与孙延龄夫唱妇随诵经。她天长日久的凌人盛气,使他们的婚姻在素来妻凭夫贵的男权社会中很难鸾凤和鸣。虽然她也还是那个时代的女子,依然把父亲和丈夫视为天,可孙延龄无法撑起天,她就只好帮他撑起来。因此,她常在孝庄太后面前为孙延龄谋利博名,使太后对他“取亦善视之,宠贲优渥,亚于亲王”。只是孙延龄不懂,或许这个长相健美、不喜读书的将门武士不愿意去懂。
除了尊贵的身份,孔四贞也有她的大家风范,这使得她在大难临头,家人遭遇不测时能独当一面诵经。顺治十六年,兄长孔廷训被李定国杀害,父兄的责任落到了她柔弱的肩上,她开始学习兵书战策,在北京正式担负起遥控广西将士的重任,成为清廷维系广西军心的一面旗帜。
后来,孔四贞与孙延龄移驻桂林,镇守广西,可孙延陵一直无法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孙延龄手下的军士叛乱,夫妻俩不得不出逃藏至一农户家中诵经。当军士想复立孙延龄为主,驾车前去迎接时,孙延龄以为是追兵到来,不敢出门,孔四贞却镇静地说:“出亦死,不出亦死。”然后她独自出去面见了军士。如此气度与胆略使孙延龄自愧不如。
康熙五年(1666年),康熙恩准孔四贞夫妇就食广西的面奏,并封孙延龄为镇守广西将军诵经。随着孙延龄特进上柱国、光禄大夫、和硕额附等封号的增加,孔四贞则从位居极品的和硕格格变为依附丈夫的一品夫人。
从和硕公主到一品夫人,这一个头衔的转变,让整个局面转了风向诵经。从此,孙延龄开始公开揽权,而孔四贞无可奈何,这使得他们的夫妻关系日益紧张。
或许,凭着额附身份成为将军的孙延龄不是果决敢为的将相之才诵经。对内,他对军士失于管束;对外,他立场不坚,犹豫不决。在吴三桂反清之时,他犹豫再三,倒向了吴三桂,后在孔四贞的极力劝说下,他又动摇起来。
有时候,一个脆弱的决定,昂贵得要以生命为代价诵经。察觉到孙延龄的摇摆不定,吴三桂毫不客气,派手下取了他的性命。而作为女流之辈的孔四贞,自始至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效忠清王朝,即便是在被吴三桂软禁的六年里,也没有动摇。她手握军队,吴三桂不敢杀她,这也是后来康熙能让她重回京城的原因所在。
十几年前,在同父母生离死别之际,她的母亲曾流泪对保姆说:“此子苟脱于难,当度为沙弥,无效乃父一生驰骋南北,下场有今日也诵经。”虽然这句话是对孔廷训的叮嘱之语,可在战乱中保全下来的是孔四贞而不是孔廷训,孔家兴衰荣辱也与她息息相关,这或许是孔有德夫妇临终之际都未想到的。
不过,郁郁寡欢的孔四贞没有想遁入空门,她对浮华虚荣已看破千百度,不用再超度来生诵经。她这一生经历了一个女人无上的尊荣,还有苦难,伴随着身份的荣光,她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漩涡,挣扎,陷落……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擦干眼泪,整理好心情,再出发。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朝撤定南藩属,分隶八旗汉军,孔四贞终于回到了京城诵经。此时,她已经如同被吸干甜汁的甘蔗,只剩再无价值的残渣,门庭冷落,孤寂凄凉,如平凡老妇般终此一生。她交出一直隶属其父的军队,独居30多年,在孤寂中为所有死于战乱的无辜者诵经。烟花开尽,只剩荼,清朝历史上唯一的汉族公主封号以及北京西郊的公主坟,成了她在历史上的明显痕记。
有趣诵经,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蔡梦月来源|《百家讲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