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秘术“九字真言”,现今还有多少人知道?:道家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24分类:符咒浏览:101
“九字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典出《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道家。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以至于,“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此为中国的道家秘术道家。每当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该题材的桥段,便会发现口念“九字真言”者往往会做出一系列“中二”的手印。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那么道家,这“九字真言”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它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与佛教、伊斯兰教不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派道家。道教的起源,与东周时期的道家有关,魏晋时期的方士以道家思想作为蓝本,糅合了原始社会的自然神崇拜以及黄老思想,还借鉴了不少佛教元素,最终,创立了道教。
道教之所以让人觉得神秘感十足,除了玄之又玄的神仙之说外,还有令人费解的深奥符咒道家。所谓符咒,就是咒语与符箓结合而成的一种道术。在一些民间法事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身穿道袍的高功,他们脚踏天罡北斗,手持朱砂笔在黄纸上画上晦涩难懂的“天书”,嘴里还会念念有词。道教认为,这种仪式能够达到沟通神灵、驱散恶鬼、治愈疾病的功效。
展开全文
道士嘴里念的口诀,即为“秘咒”或“真言”,前文中提到的“九字真言”就是其中的一种道家。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会看到不论道士施展何种道术,嘴里都会念叨“急急如律令”。实际上,所谓“急急如律令”,在道教中是一种可以驱使雷霆的口诀,可应用的范围比较小。所以,电视剧中道士在任何场景都念叨“急急如律令”,其实是有失严谨的,编剧还需多补补课。
那么道家,“真言”与一般的“秘咒”又有何区别呢?
所谓“真言”,顾名思义就是真人所说的金科玉律道家。在道教之中,达到一定境界的修行者便是“真人”,也就是洞悉了自然和人生本质的人。
最早收录了“九字真言”的,是两晋时期的道教经典《抱朴子》,原文为:“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道家。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显然,“九字真言”就是用来驱使“六丁六甲”的法诀。六丁六甲是真武大帝麾下的神灵,亦是法力高深的神将。
葛洪观察到,深山中常出现毒蛇猛兽,还有未知的精灵鬼怪,修道者进入深山时,往往会受到这些动物和精怪的伤害,“九字真言”能够帮助修行者逢凶化吉,规避这些风险道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字真言”逐渐成了一门道教秘术,后来,还出现了与之伴生的九种增进法术效果的手印。
喜欢看日本动漫的朋友或许会发现,日本漫画家经常借鉴“九字真言”这一概念,只不过,在他们的笔下,“九字真言”的后两字变成了“在”与“前”道家。
那么道家,为什么日本漫画界会出现如此明显的谬误呢?
这应该与日传道教有关道家。
在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者远渡大洋来到中土,向唐朝的道教学习道家。在抄阅道教经典的过程中,日本使者错误地将“前行”抄成了“在前”,于是,日传道教的“九字真言”就变成了“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生于现代的小伙伴对传统的道教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受到了道教文化“出口转内销”的影响,错误地以为日本道教流传的“九字真言”才是正宗道家。近年来,网络上还流传一种关于“九字真言”正宗的说法,是为“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那么道家,“数、组”和“阵、列”又有怎样的区别,这种说法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原来,这段真言中的“数、组”并不是原本中的说法,而是因微软Word软件繁简转换功能所引发的误会道家。在繁简转换的过程中,软件错误地将“阵、列”转换成了“数、组”。之所以微软Word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应该与软件的底层架构有关。
微软的繁简转换功能比较复杂,并不是简单地将繁体字转成简体字,而是需要引用必应翻译将繁体词转译道家。在转译的过程中,必应将阵列翻译成“Array”一词,然后,再将其转译作“数、组”。所以,经过这步“画蛇添足”的转译过后,“阵、列”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数、组”。
对这一细节好奇的朋友,可以自行使用必应翻译一试便知道家。所以,综上所述,不论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还是“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其实,都不是道教典籍中的原本。唯有“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才是如假包换的“九字真言”。
参考资料:
【《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任宗权著·道教手印研究》】
标签:道家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