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符咒

道家善恶观:勿与利害相纠缠:道家

栏目:符咒 作者:道教符咒法事法术网 时间:2022-10-24 13:37:50
儒家强调人应该趋善避恶道家。可为什么要趋善避恶呢?对于普通人来说,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善恶没有报应,请问为什么要行善呢? 可如果理性思考一下,善真的有善报,恶真的有恶报吗?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中大发感慨,他说,颜回有高尚的德行吧,可常常吃不饱饭,早早就死掉了道家。 盗跖是坏蛋,天天杀人,割人肝,吃人肉,竟然长寿而终道家。多少品行不端、违法乱纪的人,反倒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优裕;而有的人公道正直,反倒遭遇灾祸。这样的情形多得简直数不清啊。 元朝的关汉卿也借蒙冤的窦娥之口发出了一段愤怒的

儒家强调人应该趋善避恶道家。可为什么要趋善避恶呢?对于普通人来说,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善恶没有报应,请问为什么要行善呢?

可如果理性思考一下,善真的有善报,恶真的有恶报吗?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中大发感慨,他说,颜回有高尚的德行吧,可常常吃不饱饭,早早就死掉了道家。

盗跖是坏蛋,天天杀人,割人肝,吃人肉,竟然长寿而终道家。多少品行不端、违法乱纪的人,反倒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优裕;而有的人公道正直,反倒遭遇灾祸。这样的情形多得简直数不清啊。

元朝的关汉卿也借蒙冤的窦娥之口发出了一段愤怒的控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道家。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编辑

编辑

道自然无为(资料图)

窦娥的愤懑反映了人类的理性思考,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道家。那么,为什么要行善呢?

宗教容易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上帝或神灵对你的考验道家。不管面对任何困难你都应该坚持行善,通过了这个考验,你才可能获得进入天堂的通行证。这不过是把善恶的报应放到来世罢了。

可是假如你不相信有来生,你为什么要行善呢?孟子给出了答案道家。他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你吃饱穿暖了,生活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没有善良同情的心,与禽兽有什么差别呢?人是万物之灵,你不愿沦为禽兽,你要行善。

道家对善恶怎么看道家?

道家对善有着深刻的警惕道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善恶都是相对的概念,有一善,就有相应的一恶。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展开全文

编辑

编辑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资料图)

人类认为什么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什么是善,是因为有不善道家。我借你钱,按期归还,本来不是什么善。可有一天,有人借了你的钱不还,我就成了大善人了。

善一旦与利害扯上关系,就可能变成工具道家。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你偷点小东西,人人知道你是小偷,可你把整个国家偷走了,反而可能有仁义之名。

齐国的田常子篡夺了姜氏的政权,庄子说,田成子岂止是偷盗了齐国呀,他把圣知之法一并偷盗了道家。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盗贼之名,却身有尧舜之安。

在庄子看来,没有仁义礼智信当不了强盗头子道家。他借盗跖之口说:“大胆猜测屋中有宝藏,这是圣明;抢先进入房内,这是勇敢;退出时殿后,这是义气;正确的判断该进该退,这是智慧;分赃均匀,这是仁恩。这五个特点不具备而能成为大盗,天下还不曾有过。”

这实在是对假借儒家之名,行假仁假义之实最大的讽刺道家。

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道家。”最大的善就像水一样。人往高处走,水却往低处流,水居于众人厌恶的地方,却滋润万物。它使万物生长却从不居功,不以为己能。

编辑

编辑

保持清净平和心境(资料图)

也就是说,水不过顺自然而为,它并没有行善的观念,只是本来如此罢了道家。所以,真的善,并不存心为善,更不会有凭借善获利的想法。

老子说水的这种特性“几于道”,和道差不多了,差别在哪儿呢?水有形,道无形罢了道家。

在我们俗人看来,道生养万物,助万物成就自己,真是善啊道家。可是道哪里有善的观念呢,他不过自然如此而已。老子说,道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李白诗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至人、神人、圣人,只不过是对道的模仿而已道家。

所以,不必追问“道”到底是什么,不要纠结于“道”是造物者、规律、能量还是别的什么道家。不妨把“道”理解成一种心灵境界,它不占有什么,也不排斥什么,没有善的故意,也没有恶的意识。

因此,道家非常的包容,它不会岐视和抛弃任何人道家。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编辑

编辑

顺其自然(资料图)

因此,道家不会有所损失,就放弃德和信道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才是真正地得到了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才是真正地获得了信。

道家如此的包容,绝不是对恶的纵容道家。对于违反天道的人和事,老子说,自有“司杀者杀”。可人不能代替“司杀者”。也就是说,人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利害来确定善恶的标准。人一旦以个人好恶利害判定是非,善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对于道家来说,善恶不与利害相纠缠,以纯朴的心对待世界,善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道家。而这样的善,就好像本来如此,又何须善之名呢?可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恶,也就不得不以善名之了。

善不求善而有善之名,是人间的无奈,也是道家因应世俗的不得已道家。对于我等红尘中人来说,如果真能将善恶与个人的好恶利害脱钩,那么,不管富贵还是贫贱,生命长还是生命短,趋善避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儒家强调人应该趋善避恶道家。可为什么要趋善避恶呢?对于普通人来说,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善恶没有报应,请问为什么要行善呢?

可如果理性思考一下,善真的有善报,恶真的有恶报吗?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中大发感慨,他说,颜回有高尚的德行吧,可常常吃不饱饭,早早就死掉了道家。

盗跖是坏蛋,天天杀人,割人肝,吃人肉,竟然长寿而终道家。多少品行不端、违法乱纪的人,反倒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优裕;而有的人公道正直,反倒遭遇灾祸。这样的情形多得简直数不清啊。

元朝的关汉卿也借蒙冤的窦娥之口发出了一段愤怒的控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道家。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编辑

道自然无为(资料图)

窦娥的愤懑反映了人类的理性思考,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道家。那么,为什么要行善呢?

宗教容易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上帝或神灵对你的考验道家。不管面对任何困难你都应该坚持行善,通过了这个考验,你才可能获得进入天堂的通行证。这不过是把善恶的报应放到来世罢了。

可是假如你不相信有来生,你为什么要行善呢?孟子给出了答案道家。他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你吃饱穿暖了,生活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没有善良同情的心,与禽兽有什么差别呢?人是万物之灵,你不愿沦为禽兽,你要行善。

道家对善恶怎么看道家?

道家对善有着深刻的警惕道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善恶都是相对的概念,有一善,就有相应的一恶。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编辑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资料图)

人类认为什么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什么是善,是因为有不善道家。我借你钱,按期归还,本来不是什么善。可有一天,有人借了你的钱不还,我就成了大善人了。

善一旦与利害扯上关系,就可能变成工具道家。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你偷点小东西,人人知道你是小偷,可你把整个国家偷走了,反而可能有仁义之名。

齐国的田常子篡夺了姜氏的政权,庄子说,田成子岂止是偷盗了齐国呀,他把圣知之法一并偷盗了道家。所以,田成子虽然有盗贼之名,却身有尧舜之安。

在庄子看来,没有仁义礼智信当不了强盗头子道家。他借盗跖之口说:“大胆猜测屋中有宝藏,这是圣明;抢先进入房内,这是勇敢;退出时殿后,这是义气;正确的判断该进该退,这是智慧;分赃均匀,这是仁恩。这五个特点不具备而能成为大盗,天下还不曾有过。”

这实在是对假借儒家之名,行假仁假义之实最大的讽刺道家。

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道家。”最大的善就像水一样。人往高处走,水却往低处流,水居于众人厌恶的地方,却滋润万物。它使万物生长却从不居功,不以为己能。

编辑

保持清净平和心境(资料图)

也就是说,水不过顺自然而为,它并没有行善的观念,只是本来如此罢了道家。所以,真的善,并不存心为善,更不会有凭借善获利的想法。

老子说水的这种特性“几于道”,和道差不多了,差别在哪儿呢?水有形,道无形罢了道家。

在我们俗人看来,道生养万物,助万物成就自己,真是善啊道家。可是道哪里有善的观念呢,他不过自然如此而已。老子说,道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李白诗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至人、神人、圣人,只不过是对道的模仿而已道家。

所以,不必追问“道”到底是什么,不要纠结于“道”是造物者、规律、能量还是别的什么道家。不妨把“道”理解成一种心灵境界,它不占有什么,也不排斥什么,没有善的故意,也没有恶的意识。

因此,道家非常的包容,它不会岐视和抛弃任何人道家。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编辑

顺其自然(资料图)

因此,道家不会有所损失,就放弃德和信道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才是真正地得到了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才是真正地获得了信。

道家如此的包容,绝不是对恶的纵容道家。对于违反天道的人和事,老子说,自有“司杀者杀”。可人不能代替“司杀者”。也就是说,人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利害来确定善恶的标准。人一旦以个人好恶利害判定是非,善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对于道家来说,善恶不与利害相纠缠,以纯朴的心对待世界,善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道家。而这样的善,就好像本来如此,又何须善之名呢?可这个世界已经出现了恶,也就不得不以善名之了。

善不求善而有善之名,是人间的无奈,也是道家因应世俗的不得已道家。对于我等红尘中人来说,如果真能将善恶与个人的好恶利害脱钩,那么,不管富贵还是贫贱,生命长还是生命短,趋善避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法事类型如下:

01.化解太岁法事;   02.升官晋职法事 ;03.文昌考试法事; 04.偿还阴债法事; 05.开财门补财库; 06.助种生基法事; 07.催子受孕法事;08.开运转运法事;09.催财发财法事;10.化解童子法事;11.化解小人法事;12.小儿平安法事;  13.超度亡灵法事; 14.超度宠物法事; 15.超度婴灵法事;16.祈福许愿法事;

01.化解太岁法事;   02.升官晋职法事 ;03.文昌考试法事; 04.偿还阴债法事; 05.开财门补财库; 06.助种生基法事; 07.催子受孕法事;08.开运转运法事;09.催财发财法事;10.化解童子法事;11.化解小人法事;12.小儿平安法事;  13.超度亡灵法事; 14.超度宠物法事; 15.超度婴灵法事;16.祈福许愿法事;fuzhoufashi003.jpg

师父微信:  master8299

寺庙供佛用什么香帮别人上香供佛什么香比较好替别人上香有什么说法吗找人代替上香应注意什么供菩萨的香用什么好供佛的香哪几种供佛一般用什么香.jpg

师父微信:   master8299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 02.太岁符;  03. 回心符; 04. 护身符;05. 学业符;06. 开运符; 07. 桃花符; 08. 偏财符; 09 .小人符;10 .事业符;11. 去疾符; 12. 健康符;13. 平安符;14 .和合符;15.定制符;

宿业, 镇宅, 化煞, 度亡, 禳灾, 超度, 超渡, 土地爷, 谢神, 酬神, 贵人, 扶持, 求财, 神位, 神像, 开光, 接龟, 凶煞, 恶煞, 聪明开智, 小人口舌, 赐福吉祥, 生意求财, 添寿, 延寿, 城隍, 化官非, 堕胎超度, 化解童子, 送替身, 祛病, 百解, 放生, 求子, 送子, 化太岁, 请太岁, 谢太岁, 姻缘和合, 斩桃花, 召桃花, 夜啼, 安魂, 开业利市, 祈雨, 净坛, 奠基破土, 补财库, 开财库, 太上老君, 真武荡魔, 观音祈愿, 净宅, 月老, 召神召将, 转运开运, 忏悔疏文, 圆明斗姥, 王灵官, 赵公明, 九天应元, 九天玄母, 和合仙师, 合婚, 噩梦消除, 装藏, 安龟君, 仙家, 文昌疏文, 玉皇疏文, 三官疏文, 关煞, 解厄, 送钱疏文, 升学功名, 求职疏文, 礼斗,财神, 五路, 救苦, 太乙, 驱邪, 天师, 祈福,.jpg


师父微信:   master8299

阅读:186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