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地区文化交流】东西部协作四地非遗交流展(六)——民俗:民俗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18分类:符咒浏览:70
为进一步加强与东西部协作地区的文化交流,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积极对接皋兰、甘谷、临潭三地文化旅游部门,收集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图片及文字资料,按照非遗项目所属类别进行分类,并利用我局微信公众平台“结对地区文化交流”专栏陆续推送东西部协作四地非遗交流展,旨在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协作地区非遗项目的知晓度,实现四地文化的深度交流民俗。
一、什川灯火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什川灯火是各种造型纸灯集体游街的一种活动,是什川社火独有的特色民俗民俗。“灯火”是什川春节社火的重头戏,其中以独具特色的花灯最为著名,以花灯又称“彩灯”。古时花灯的题材多为民间故事及禽兽,如鱼、龙、鸟或十二生肖等,期盼风调雨顺,渴望丰收或财运。由于花灯象征喜庆、吉祥,尤其是每年农历正月期间与社火联系在一起,什川当地居民称其为“灯火”。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什川花灯的种类不断丰富,有宫灯、龙灯、莲花灯、盆景灯、鸟灯、鱼灯、龙灯、人物灯等。现在有的艺人还设计出科技方面的灯,如火箭灯、飞机灯、卫星灯等,制作材料多为竹条、木条、纸、绢。照明多用蜡烛。什川花灯制作工艺精细,造型大气美观,花鸟栩栩如生,人物千姿百态,从设计、造型、编扎、绘画都独具一格,艺术价值较高。2017年什川灯火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扁都哈尕滩烟火
展开全文
哈尕滩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镇的一个行政村,约有200多户人家,坐落于大山深处,村旁有一条常年流淌的小河,从古至今这里的人们饮用着从洋气河大泉淌下的河水民俗。据史籍记载这个村的祖先们是明代从江南迁徒而来的。
“正月十五哈尕滩烟火花灯会”是古洮州临潭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过年时相当独特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民俗。“烟火花灯会”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传统道儒文化的精华,神奇独特,功能影响不断扩大,从以前单一的敬拜历史人物,期盼人畜兴旺扩展到今天保佑一方平安,祈福禳灾的大型民俗活动。正月十五放花灯,从年前六月中伏天就要卷花桶、配药料、做好准备。新年到来,从初五开始,每晚有社火龙灯出庄演唱游街,初九“花匠”上工,制作各种花灯设施,工序复杂,技艺精巧。到十四日晚上,全村什人收柴收草,“烤大火,祛病疾”。正月十五“出画彩街”,古色古香,华丽壮观的仪仗队包括“耍狮子”“舞龙灯”“跑旱船”“放铁炮”“打钹鼓”“抬老爷庙”“抱花杆娃娃”(纸质彩塑的“西游记”唐曾师徒与《杨家将》焦赞、孟良)还有用七色彩纸质制作的九莲灯与打扮别致的秧歌队等,仪仗队从前游街至后街,接着开始“绑花捅”“立花杆”(四丈高)在众人的呐喊声中立起来了,彩带、旌旗遍布椽架,两边的九莲灯吊着长长的七星牡丹悠悠飘动,花杆顶端的冲天彩旗迎风招展,显得壮雅古朴,神秘奇特。
三、大杨宝辇出会
大杨宝辇出会项目位于东丽区无暇街大杨村,该项目传自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民俗。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大修;公元1939年被洪水淹没损坏,公元1941年重修;公元1966年文革期间,被以四旧之名毁坏;公元1988年村委会和村民集资重建。至今已历时四代,目前的代表性传承人是邓洪平老师。2009年9月被授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被授于“第三批天津市非物貭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大杨宝辇髙4.3米,穹窿顶,八角形木制雕花翘檐民俗。八只龙头伸出檐外,翘檐和龙头贴金,龙头挂八盏坠角灯笼。顶灯为八角形,穹窿顶装20盏灯笼。
辇身为八角形,高2.2米,上部周边垂檐透雕两层,第一层雕12条金龙戏珠,第二层雕10朵凤凰牡丹民俗。辇身围黄呢布绣花围子,挂有20盏挑灯。
辇座为四角形须弥座,宽2.18米,长1.88米,高1.12米,四面围栏,围栏顶端雕小狮子12只,周围挑灯12盏民俗。须弥座第一层雕云字符,第二层雕行云流水,四角雕龙首,四条龙爪踏绣球,座围浮雕石榴花卉,全部贴金。辇杆六米,总质量600多公斤。
大杨宝辇每年参加街、村庆春节活动和区组织的元霄花会表演,还多次参加天津艺术节、中国·天津妈祖旅游节、金街旅游节、第二届北洋文化节开幕式等活动民俗。
标签:民俗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