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催生新民俗,云祭奠正在成为新选择:民俗
《论语》中提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俗。”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可如今,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儿女们往往都会举行盛大的宴席,甚至宴请歌舞,以示对 父母的追忆与尊敬。可殊不知,这种喧哗吵闹的方式,已经让孝心变了质。而在祭奠祖先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纸钱物品被烧掉,仿佛只有这样,逝者才能感觉到自己的诚意,却不知道,祭奠在于心意,而非物。
迷信思想不可取民俗。在清明期间,尽管国家反复宣扬“文明祭祀”的理念,可还是有很多人存在着严重的迷信观念,认为要将物品烧掉,死者方能得到。可实际上,这只是商人们的一种说法,“白色经济”的盈利能力十分强,纸制品更甚。一些诸如花圈、豪车、别墅、马车等纸制祭祀品的价格也在逐年增长,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奸商开始大肆宣扬焚化祭祀的好处。
燃烧祭品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民俗。在当今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燃烧祭祀的活动进行反思。首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逝者并不会收到燃烧后的祭品。其次,大量的燃烧祭品会造成空气污染,纸灰烟灰随风飘散,也会扩大污染范围。最后,燃烧祭品可能会引起火灾,风一吹,没有燃烧尽的纸屑可能会随风到易燃地点,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大火,危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焚烧祭品越来越不可取。
现如今,全国多地都有制定相关政策,提倡民众文明祭扫,选择通过网上祭祀的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追念民俗。这一方式不仅保护了环境,也让祭祀变得更加有意义。此外网上祭祀的平台,近年来,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不断扩充完善,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且人性化。只需要一部手机,践行国家防疫政策,免去舟车劳顿之苦,一样将思念及时传达。
此外,功能方面,像“思念堂”这一类深受民众喜爱的网上祭祀平台,都提供有免费的纪念堂,大家可在此填写逝者的生平,上传生前的照片民俗。同样也可以选择多种祭祀供品进行祭奠,种类繁多,部分热销供品更是首日使用均免费。
除此之外的“家族祠堂”“网上灵堂”功能,也都能实现线下所需的全部仪式民俗。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祭奠怀念。
作为追念亲人的传统节日,我们更应该赋予它新时代的意义民俗。无论是亲自去扫墓还是在网上祭奠,无论是一捧鲜花还是一个花圈,只要心诚,思念并不会减,节日传统价值亦不会变。
法事类型如下:
01.化解太岁法事; 02.升官晋职法事 ;03.文昌考试法事; 04.偿还阴债法事; 05.开财门补财库; 06.助种生基法事; 07.催子受孕法事;08.开运转运法事;09.催财发财法事;10.化解童子法事;11.化解小人法事;12.小儿平安法事; 13.超度亡灵法事; 14.超度宠物法事; 15.超度婴灵法事;16.祈福许愿法事;
师父微信: fuyuntang8
师父微信: fuyuntang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 02.太岁符; 03. 回心符; 04. 护身符;05. 学业符;06. 开运符; 07. 桃花符; 08. 偏财符; 09 .小人符;10 .事业符;11. 去疾符; 12. 健康符;13. 平安符;14 .和合符;15.定制符;
师父微信: fuyuntan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