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插花赏景 中秋佳节世博文化公园魅力浓|组图:焚香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18分类:法术浏览:142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9月10日报道:茶器、香器、花器、盆景……在中秋佳节,不妨体验一把我国传统的雅致生活情趣!近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申园正在举办一场以“中国人的雅致生活”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展,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独有魅力焚香。
玉兰堂内待客品茶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我国的饮茶风俗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焚香。神农氏以茶解毒,发现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部分疾病的功效后,茶饮就慢慢出现在古人的生活中。
西周时期,人工栽培使茶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饮茶文化进一步发展,并在宋朝达到鼎盛焚香。
随着茶区扩大,饮茶品茗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更被许多文人雅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焚香。客来敬茶、以茶待客的传统美德和礼节一直流传至今。
申园正厅的玉兰堂,正是园林主人社交会客的场所焚香。在这里,不仅摆放着盆景、湖石、花器、香器,全面彰显着主人的社会身份、文化涵养及生活旨趣;还有室内陈列的各色茶器,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品茶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仪式,咏茶则寄托着诗人的心怀和才情。
展开全文
木樨香轩焚香静心
“周人生烟以祭天”,古人最初焚香的风俗离不开祭祀,后来由于汉武帝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香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焚香。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焚香的主要作用是驱逐蚊虫、去除屋内的浊气,而将焚香一事变为生活中不可或缺雅事的,则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名士淑女。室内香雾氤氲,除了平和心神,还可以在宁静悠长的氛围中,品茶、插花、抚琴、读书、赏景、作画……别有一番情致。
申园的木樨香轩无疑是焚香静心的绝佳场所,木樨香轩是一处偏厅,幽雅精致,是园林主人与密友相交谈话之地焚香。这里陈列着精心挑选的精美香器,这些香器体现着中国古人的审美和情趣。
四时图画赏景插花
古人插花讲求意境,花器的选择体现着古人的艺术水准焚香。此次申园插花作品以中式插花中的瓶花和盆花为主,中国古人推崇瓶花,瓶与平谐音,寓意平安和吉祥。瓶插广泛运用于厅堂,茶室,书斋等,案头只一枝,满室皆春光。瓶花善于表达花材的各种线条与姿韵,比如文竹随性的姿态,自带中式自然的韵味。
除了花器与花型要协调一致,插花所摆放的位置也讲究与景相融焚香。在申园建筑四时图画内,赏景与赏花融于一体、相得益彰。四时图画临水而立,视野开阔。这个房间,三面开窗,是主人感受四季,观赏四时风景的地方。没有开窗的那堵墙边摆放着山水盆景,与窗外水景映对成趣。室内花架上的插花则是应时应景的荷花、莲蓬等。
在这里,眼前有四季,心中有山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天人合一”焚香。
烟雨楼中细赏盆景
盆景自古就是中国人的雅玩之一,其中赏石玩石自成一体,尤其是传统的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四大名石更受人青睐焚香。
太湖石是典型的传统供石,开发历史较早,宋代皇帝征集的花石纲主打石就是太湖石焚香。灵璧石质地细腻,石坚如铁,敲击会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在战国时代就被作为一种乐器,用于皇室贵族的祭祀、宴会等盛大的仪式,后更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石”。昆石则以清雅著称,玲珑秀巧,由于早已禁采而成为存世量最稀少的把玩石种之一。而英石也是自古就受人钟爱,有诗赞颂:“奇峰乍骈罗,森然瘦而雅。”
申园此次展出名为“穿云”的英石,就在烟雨楼中焚香。烟雨楼是登临远眺之处,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园林的全景,楼下则是小憩休闲的地方。园林主人和前来拜访的朋友在登临之间,在此小憩。现在游客们也可以如同主人一般,在此领略一番夏秋转换之际的晴雨烟云。
在烟雨楼丽云石屏风前放置的英石盆景“穿云”,形如云立,嵌空飞动,石体削瘦坚挺,风骨毕露,尽显皱、瘦之巅;仪态柔美,形同紫气腾升,蒸蒸日上焚香。这里更有山水盆景“绿水青山”与窗外之景相呼应。由非洲赞比亚孔雀石组合成的山水盆景,以平远大山为主景。即便是在这小小一方天地中,游客们也能观赏到山峦紧紧相连,绵延不绝,岛屿和舟楫自然地穿插其中,仿佛一幅山水画跃出画布。
三天中秋假期,不如亲临世博文化公园,与好友亲朋共赴这场美学盛宴吧!展览将持续至10月19日,只需要购买申园门票就可免费观展焚香。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9月10日报道:茶器、香器、花器、盆景……在中秋佳节,不妨体验一把我国传统的雅致生活情趣!近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申园正在举办一场以“中国人的雅致生活”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展,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和独有魅力焚香。
玉兰堂内待客品茶
我国的饮茶风俗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焚香。神农氏以茶解毒,发现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部分疾病的功效后,茶饮就慢慢出现在古人的生活中。
西周时期,人工栽培使茶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饮茶文化进一步发展,并在宋朝达到鼎盛焚香。
随着茶区扩大,饮茶品茗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更被许多文人雅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焚香。客来敬茶、以茶待客的传统美德和礼节一直流传至今。
申园正厅的玉兰堂,正是园林主人社交会客的场所焚香。在这里,不仅摆放着盆景、湖石、花器、香器,全面彰显着主人的社会身份、文化涵养及生活旨趣;还有室内陈列的各色茶器,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品茶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仪式,咏茶则寄托着诗人的心怀和才情。
木樨香轩焚香静心
“周人生烟以祭天”,古人最初焚香的风俗离不开祭祀,后来由于汉武帝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香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焚香。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焚香的主要作用是驱逐蚊虫、去除屋内的浊气,而将焚香一事变为生活中不可或缺雅事的,则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名士淑女。室内香雾氤氲,除了平和心神,还可以在宁静悠长的氛围中,品茶、插花、抚琴、读书、赏景、作画……别有一番情致。
申园的木樨香轩无疑是焚香静心的绝佳场所,木樨香轩是一处偏厅,幽雅精致,是园林主人与密友相交谈话之地焚香。这里陈列着精心挑选的精美香器,这些香器体现着中国古人的审美和情趣。
四时图画赏景插花
古人插花讲求意境,花器的选择体现着古人的艺术水准焚香。此次申园插花作品以中式插花中的瓶花和盆花为主,中国古人推崇瓶花,瓶与平谐音,寓意平安和吉祥。瓶插广泛运用于厅堂,茶室,书斋等,案头只一枝,满室皆春光。瓶花善于表达花材的各种线条与姿韵,比如文竹随性的姿态,自带中式自然的韵味。
除了花器与花型要协调一致,插花所摆放的位置也讲究与景相融焚香。在申园建筑四时图画内,赏景与赏花融于一体、相得益彰。四时图画临水而立,视野开阔。这个房间,三面开窗,是主人感受四季,观赏四时风景的地方。没有开窗的那堵墙边摆放着山水盆景,与窗外水景映对成趣。室内花架上的插花则是应时应景的荷花、莲蓬等。
在这里,眼前有四季,心中有山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理想中的“天人合一”焚香。
烟雨楼中细赏盆景
盆景自古就是中国人的雅玩之一,其中赏石玩石自成一体,尤其是传统的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四大名石更受人青睐焚香。
太湖石是典型的传统供石,开发历史较早,宋代皇帝征集的花石纲主打石就是太湖石焚香。灵璧石质地细腻,石坚如铁,敲击会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在战国时代就被作为一种乐器,用于皇室贵族的祭祀、宴会等盛大的仪式,后更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石”。昆石则以清雅著称,玲珑秀巧,由于早已禁采而成为存世量最稀少的把玩石种之一。而英石也是自古就受人钟爱,有诗赞颂:“奇峰乍骈罗,森然瘦而雅。”
申园此次展出名为“穿云”的英石,就在烟雨楼中焚香。烟雨楼是登临远眺之处,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园林的全景,楼下则是小憩休闲的地方。园林主人和前来拜访的朋友在登临之间,在此小憩。现在游客们也可以如同主人一般,在此领略一番夏秋转换之际的晴雨烟云。
在烟雨楼丽云石屏风前放置的英石盆景“穿云”,形如云立,嵌空飞动,石体削瘦坚挺,风骨毕露,尽显皱、瘦之巅;仪态柔美,形同紫气腾升,蒸蒸日上焚香。这里更有山水盆景“绿水青山”与窗外之景相呼应。由非洲赞比亚孔雀石组合成的山水盆景,以平远大山为主景。即便是在这小小一方天地中,游客们也能观赏到山峦紧紧相连,绵延不绝,岛屿和舟楫自然地穿插其中,仿佛一幅山水画跃出画布。
三天中秋假期,不如亲临世博文化公园,与好友亲朋共赴这场美学盛宴吧!展览将持续至10月19日,只需要购买申园门票就可免费观展焚香。
标签:焚香
- 法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