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宋韵|走进宋“潮”⑩:宋代文人不能失的情趣——焚香:焚香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18分类:法术浏览:97
FEN XIANG
日本今天还保留着传统的三“雅道”,即茶道、花道、香道焚香。这日式三“雅道”其实都传自中国,宋朝文人间也流行四雅事:挂画、点茶、插花、烧香。其中的点茶、插花、烧香在日本演变成了茶道、花道、香道,可在中国本土,文人四雅事后来却全面没落,比如“烧香”一词,宋人一般用来指称一种雅玩,即焚香。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展开全文
遥想当年,一炉袅袅飘着轻烟与香气的焚香,在宋人生活中的地位,就如今日小资家中终日飘扬的轻音乐吧焚香。宋人在读书、闲居、烹茶、雅集、欣赏音乐、宴客的时候,都会烧一炉合香,氤氲一室。深谙香道的黄庭坚还归自言:“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可见香在文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如果抽掉了焚香,宋朝文人一定会认为他们的生活将失去了数不尽的情趣。
现在焚香,且让我们跟随着宋朝画师的笔触,
宋
宋画上的香炉
画
在南宋刘松年(传)的《山馆读书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与《秋窗读易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上,我们看到,读书人的案头都放置着小巧的香炉,那是因为宋人读书时有焚香的习惯焚香。许多宋诗也描绘了这样的文人习惯,如陈必复的《山中冬至》:“读易烧香自闭门,懒于世故苦纷纷。”戴复古的《赣州上清道院呈姚雪蓬》:“短墙不碍远山青,无事烧香读道经。”陈宓的《和喻景山》:“而今已办还山计,对卷烧香爱日长。”
刘松年《山馆读书图》局部
刘松年《秋窗读易图》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两幅宋人的《听琴图》,一幅传为宋徽宗赵佶所绘,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另一幅传为刘松年所绘,现为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焚香。两幅《听琴图》都画出了一张香几,香几上放着一只香炉,显示宋人在欣赏音乐时,也会焚香渲染气氛,正所谓“约客有时同把酒,横琴无事自烧香”。
赵佶《听琴图》局部
刘松年《听琴图》
而宋徽宗的另一幅作品《文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的是文人雅集、宴会的图景,图中绘有一块大石桌,上面放了一只黑漆古琴,以及一个青铜香炉焚香。传为刘松年所绘的四幅《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其中一幅的主题就是“品香”。传为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卷》(中贸圣佳拍品),描绘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等名士的一次雅集,图卷中苏轼正在作画,画案上也放了一个精致的白瓷香炉,“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烧香是宋朝文人宴客雅集时必不可少的点缀,宋人说:“今日燕集,往往焚香以娱客。”这叫作“燕集焚香”。
赵佶《文会图》局部
传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品香》
传李公麟《西园雅集图卷》局部
“煮茗烧香了岁时,静中光景笑中嬉焚香。” 点茶与焚香同为宋朝士大夫的雅道,烹茶之时怎能没有焚香?我们在刘松年的《撵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可以看到,仆人在烹茶,全套茶具已经搬出来,主人则与宾客坐在书案边题字作画,书案上一只古香古色的青铜香炉正飘着缕缕轻烟。这情景,恰如陆游《初寒在告有感》诗所形容:“扫地烧香兴未阑,一年佳处是初寒。银毫地绿茶膏嫩,玉斗丝红墨渖宽。俗事不教来眼境,闲愁那许上眉端。数檽留得西窗日,更取丹经展卷看。”
刘松年《撵茶图》
图文来源|吴钩:《风雅宋》
往期推荐
HiISTORICAL
奔跑领潮|九堡街道牛田蚕桑社区回迁安置户主大会顺利召开
堡障亚运|弘扬亚运精神焚香!各村社开展多彩活动助力亚运
标签:焚香
- 法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