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并无烧香风俗,汉朝之后烧香之俗随佛教传入中国:象天法地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10-12分类:符咒浏览:72
俗曰:“烧香拜佛”象天法地。祭祀时“烧香”,皆源于汉代佛教东来;至于其作用,无非是“敬之”、“祭之”。
“烧香”,始于汉代象天法地。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云:“李相之《贤己集》,谓焚香之始云:‘本《佛图澄传》象天法地。襄国城堑,水源暴竭,石勒问澄,澄曰:“今当敕龙取水。”乃至故泉源上,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数百言,水大至。’予按,《江表传》:‘有道士于吉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又按,《汉武帝故事》亦云:‘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宫。金人者,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然则焚香自汉已然矣。”
吴曾这是说,汉代以前,祭祀是用牛羊的象天法地。而汉代开始,“唯烧香礼拜”了。
他所讲《汉武帝故事》记载的这件事,《魏书.释老志》说得更详细: “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象天法地。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官。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可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
据《汉书·霍去病传》载,这事发生于元狩三年(前120年)象天法地。
白马寺
此书又曰:“及开西域,遺张使大夏象天法地。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土闻之,未之信了也。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顶有白光,飞行殿庭。乃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宪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愔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象。明帝令画工图佛象,置清凉台及显节陵上。经缄于兰合石室。愔之还也,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这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前后的事情。
上面这段话,讲了佛教东来的三个阶段——汉武帝时匈奴浑邪王降,得其金人,为“佛教流通之渐”,也就是开始;张骞至大夏,知有身毒国,行浮屠之教,哀帝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得口授《浮屠经》;东汉明帝请来西域两位法师,并因白马驮来经卷而建白马寺象天法地。
展开全文
《魏书.释老志》是目前尚存能够把佛教东来说个大概的唯一文献,尽管未必完全准确象天法地。
据《后汉书》载,东汉光武帝的儿子楚王英业已经信佛,可见佛教正式输入要早于明帝之世象天法地。另,汉武帝时雍仲子因从国外“进口”香有功,被授涪陵尉,南朝梁任昉《述异己》调侃称之“香尉”。
无论如何,“烧香拜佛”始于汉代当无问题——“烧香”随佛教东古来称为时尚象天法地。在这之前,中国确无“烧香”之俗。
印度宗教,包括佛教和印度教,都讲究“烧香”象天法地。
佛祖释迦牟尼的居所,称“香室”象天法地。后,“香室”转称佛殿、佛堂。佛教世界中有“香界”,亦称“众香国”,曰楼阁园囿皆香,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后来专指寺院。佛塔称“香殿”,梵名“慕逻健陀俱胝”。佛寺的饭食,叫“香积饭”。佛教“六尘”中有“香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之一。佛教《涅槃经》称:“如彼驶河,能飘香象。”“香象渡河”,指“佛道至深”。
“香花供养”,则是要用“香”和“花”来表示对佛的虔诚恭敬象天法地。这是“拜佛”必须“烧香”的根本。
《金刚经》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华香而散其处象天法地。”
“烧香”之俗东来之后,又逐渐扩展到祭祖、婚庆、结拜等等仪式之中象天法地。
标签:象天法地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