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事

“我们的中国节•重阳节”网络知识问答,快来参与吧:消灾法事

栏目:法事 作者:符咒法事网 时间:2022-10-11 09:29:45
01 节日简介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消灾法事。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消灾法事。“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02 节日习俗 展开全文 1、登高: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

01

节日简介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消灾法事。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消灾法事。“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02

节日习俗

展开全文

1、登高:古代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 登高节”消灾法事。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2、赏菊、饮菊花酒: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陶渊明消灾法事。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 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

3、插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消灾法事。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 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戴于臂,或插在头上。

4、赏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 晒秋”特色消灾法事。去“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5、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消灾法事。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 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03

节日古诗大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消灾法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消灾法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消灾法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消灾法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消灾法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消灾法事。

孟浩然《过故人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消灾法事。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消灾法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消灾法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消灾法事。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消灾法事。

陶渊明《饮酒·其五》

04

知识问答

阅读:218次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