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祖先究竟来自哪里:祖先保佑符咒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时使用的国号是“金”祖先保佑符咒。努尔哈赤以”金“作为国号实际上就使自己建立的后金政权与当初女真完颜部建立的金国得以联系起来。努尔哈赤在向子弟讲述祖先的历史时就曾说过:“其乃吾金国先祖阿骨打之弟,原号吴乞买汗,又尊号天会汗也”。然而天聪九年(1635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次年皇太极在战胜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并从其手中获得所谓传国玉玺后改元崇德,又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去汗号而称帝祖先保佑符咒。当时皇太极宣称:“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珠申。夫珠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续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所谓“珠申”就是女真,所以在皇太极看来女真之称源自北超墨尔根之族,并不是其族原有的名称祖先保佑符咒。皇太极认为使用本族原有的“满洲”之名作为正式的族名属于正本清源之举。皇太极这种说法实际上相当于推翻了他父亲努尔哈赤关于爱新觉罗家族与金国女真人之间的渊源关系。为什么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俩的态度会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女真究竟是不是满族的祖先呢?
展开全文
事实上满族和女真之间的确有渊源,可并不能直接将女真和满族划等号祖先保佑符咒。2015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总统府迎接到访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时安排十六个人装扮成古代武士列队站在楼梯上,声称其代表了土耳其“历史”上的十六个强大帝国。这十六个帝国时间跨度两千多年,地理覆盖亚欧非三大洲。消息传出后各国网友皆视为笑谈,因为在土耳其人的观念中凡是来自亚洲腹地的游牧民族几乎都是他们的祖先。
事实上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最显著的不同就是:没固定的生活地域,各部族之间的互相融合是相当频繁的事祖先保佑符咒。历史上的匈奴、突厥等族系很可能并非一个单一民族,而是由草原游牧民族组成的共同体。我们今天所说的蒙古族是由于成吉思汗的蒙古部统一草原诸部而形成的民族,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前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等部显然不会认同自己是蒙古人,可现在这些部族是被融合在蒙古族这一群体之内的。
今天的土耳其人自称是突厥后裔,可实际上土耳其是西突厥乌古斯部族同小亚细亚当地的安纳托利亚人的混血后裔,同以阿史那部族为核心的古代突厥汗国甚至连人种都不一样祖先保佑符咒。显然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土耳其人与历史上以阿史那部族为核心的突厥民族划等号,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历史上的突厥民族与今天包括土耳其人在内的突厥语民族之间客观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否则就难免陷入到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状态。
事实上满族和女真的关系就类似于土耳其和突厥的关系:有一定的传承渊源关系,可并不能简单视为就是同一个民族祖先保佑符咒。尤其是女真民族本身又分为熟女真和生女真两个不同的系统,事实上创建金国的完颜部和创建满清的建州部是具有极大差异的。完颜部和建州部都崛起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名为平原,可却是周边遍布低山丘陵的平原,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这和蒙古草原的一望无垠是不同的:长于山涧溪流之畔的女真及其后裔满族其实更多的是以捕鱼射猎为生,马是他们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可女真及其后裔满族还不能简单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骑射功夫了得,可只在射猎时骑马,日常生活中他们更愿意选择步行以节省马力;这和蒙古人从小生长在马背上还是有所不同的祖先保佑符咒。事实上生活在如今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民族在古代是渔猎民族而非游牧民族。
然而渔猎和游牧其实是很难完全分割的:东北平原和蒙古草原之间并没什么难以跨越的的地理阻隔祖先保佑符咒。契丹崛起就吞并了辽东的渤海国;金国强盛时期蒙古草原上的塔塔尔、蔑儿乞、克烈以及后来的成吉思汗争相接受金国册封;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叶赫部就被认为具有蒙古血统,努尔哈赤在创建满文时也曾大量借鉴蒙文词汇。所以满族的祖先实际上是一个以渔猎文化为主又带有一定游牧色彩的民族。
渔猎民族和游牧民族一样是没固定的生活地域的,各部族之间的互相融合是相当频繁的事,所以满族的祖先实际上和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一样是融合多个部族的民族共同体,也就是说满族的祖先可能并非是单一来源祖先保佑符咒。从女真到满族乃至在女真之前的肃慎、邑娄、勿吉、靺鞨并不是简单的改名而已,事实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代表的是在融入新的血脉后所形成的一个崭新民族。
远古时期在如今的外兴安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林地域以及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图们江等江河流域居住着早期的森林渔猎民族祖先保佑符咒。这些森林渔猎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大多属于满-通古斯语族。如今属于这个语族的民族包括中国境内的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奥罗奇人、乌德盖人、乌尔奇人、鄂罗克人、埃文人等等。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证明:至少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满-通古斯人就已生活在东北亚的广袤森林之中祖先保佑符咒。当时各地各部族的语言存在一定差异,可大致上能勉强听懂彼此的语言。满-通古斯语族的部族又以外兴安岭为界分为北部满-通古斯人和南部满-通古斯人。公元前1800年前后如今山海关外的东北大地主要分为四片区域,各自生活着四个不同的族群。
南面燕山一带生活的是商朝的华夏族(汉民族的前身),东面是濊貊,西边是东胡,北部是肃慎祖先保佑符咒。周代的典籍中曾记载:周武王时肃慎人曾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乃至更早以前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肃慎人就已臣服于中原王朝。
战国以后肃慎之名仿佛一下史籍中蒸发了似的,直到三国、两晋时期肃慎之名才又重新开始出现在中原王朝的典籍之中祖先保佑符咒。关于肃慎之名一度消失的原因迄今为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肃慎为挹娄所阻隔,久不与中原同音讯,于是逐渐被中原史籍所遗忘,以致于最后中原人不知其所踪;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挹娄即肃慎之改称——《后汉书·东夷传》就持这一说法“挹娄,古肃慎之国也”。
挹娄在古代典籍中有时也写作邑娄,关于这一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系通古斯语“鹿”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系满语“叶鲁”音译而来,为岩穴之意祖先保佑符咒。挹娄人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常穴居。秦汉时期的挹娄与商周时期的肃慎可能出自于不同的部族,可都属于满-通古斯语族:语言、风俗都极为相近。从挹娄养猪而不是放牧牛羊的习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渔猎民族而非游牧民族。
现在一般认为:挹娄人的活动区域大致位于如今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黑龙江两省东半部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内祖先保佑符咒。挹娄人已发展出渔猎业、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不同产业。汉魏时期在挹娄人的东北面夫余族和高句丽族先后崛起,挹娄曾臣服于夫余400余年,与此同时挹娄人也凭着自己“便乘船”、“善射”的优势对居住今图们江流域人少势弱的北沃沮不断进行骚扰。
公元236年挹娄与曹魏确立臣属关系,成为曹魏辽东郡管辖之下的民族祖先保佑符咒。到南北朝时期中原史籍中已不见邑娄之名。这时中原王朝对东北民族的称谓变成了勿吉。勿吉人本是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一个民族,然而正如上文所言:渔猎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现象是极为频繁的——挹娄人强大之时勿吉人也被吸纳入邑娄族之中并与挹娄人出现融合迹象。邑娄本部在长年累月的征战中实力遭到削弱。
于是勿吉人趁机在公元5世纪初崛起,进而取代了邑娄本部的地位祖先保佑符咒。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勿吉人灭掉了东北地区称雄一时的夫余,日益强大起来的勿吉人内部也分化为不同部族:这其中主要是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七大部落。
隋唐时期勿吉改称靺鞨,昔日勿吉七部之中的粟末、黑水两部日益发展壮大并逐渐兼并其他部落,最终形成粟末靺鞨、黑水靺鞨这两大分支祖先保佑符咒。唐朝曾在两部居住的土地上分布设置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从而将这两支靺鞨人纳入到唐朝羁縻州府管辖之下。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境内的粟末靺鞨、高句丽、汉人等民族在经过长期的融合后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身份认同——渤海人。
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灭渤海国,此后渤海人分别向三个方向迁徙:一部分迁入中原融入汉族;一部分进入高丽融入今天的朝鲜民族;一部分与黑水靺鞨被纳入辽国的统治之下祖先保佑符咒。由于辽国称黑水靺鞨为女真,所以这部分渤海人实际上融入到了女真民族之中。辽国对女真各部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靠近辽国的南方女真被纳入辽国的户籍管理体系,称为熟女真;而北方的女真各部则被称为生女真。
公元1114年女真完颜部的阿骨打起兵反辽,次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开创金国祖先保佑符咒。1125年金国俘虏了辽国天祚帝被金人俘虏。1127年金国又发动靖康之变灭北宋。在靖康之变中宋朝的康王赵构侥幸逃出生天——他在南京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宋朝,是为南宋。尽管金军很快就进一步大举南下,然而南宋在岳飞、韩世忠、张浚等将领的努力下屡屡转危为安。
1130年宋高宗赵构与金国大臣和议:宋朝割让淮河-大散关一线以北的领土,每年向金国交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还向金国皇帝上降表称臣祖先保佑符咒。西夏、高丽等国也效仿宋朝向金称臣。金国由此成为当时东亚世界的霸主:全盛时期金国的疆域北到大兴安岭,南到淮河一线,东临日本海,西与西夏接壤,幅员面积361万平方公里。早在金太祖时代就已受到汉文化影响,进入中原后的女真人开始迅速汉化。
当年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颜希尹仿契丹文和汉字制女真字祖先保佑符咒。“女真大字”于天辅三年(1119年)颁行。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又制新字,称为“女真小字”。金国不仅在文字上吸收借鉴了汉字的基础,同时在国家典章制度上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金国借鉴了辽国当初对汉人和契丹人分俗而治的南北面官制度:用中原王朝传统的典章制度治理汉人,同时用女真人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度治理女真人。
到1234年金国被蒙古人所灭时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已高度汉化,祖先保佑符咒。所以当蒙古人如泰山压顶般袭来时金国统治者所想到的不是退回东北老家,而是一路跑到河南在北宋的都城开封定都避难。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对女真、契丹等民族采取的民族政策是“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若生汉地则同汉人“。在这一民族政策下约五分之三的女真人融入了蒙古人和汉人之中。
至此只有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群仍大体保存着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祖先保佑符咒。金国的女真人内部既有以完颜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也有许多被完颜氏控制的本不属于女真部族的边缘集团。这些边缘集团大部分都受到了女真文化的影响并和女真人混居,有些甚至还将女真的名字冠为自己的部族名称。蒙元王朝在女真人的龙兴之地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等地设有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
斡朵里、胡里改这5个军民万户府的统辖的对象据《元史》记载:“其居民皆水达达、女直之人”祖先保佑符咒。所谓女直其实就是指的女真,因为辽代史籍曾因避辽真宗的讳而将女真改为女直,后来一部分史书也沿用了“女直”这一称谓。显然在《元史》中是将东北地区的土著民族分为女真和水达达两个族群的,不过女真和水达达之间也存在融合现象。到明朝建立之时女真和水达达之间的界限其实已相当模糊,所以明朝将其统称为女真。
元末明初生活在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开始大量向南迁徙祖先保佑符咒。女真部族之所以在这时大规模南迁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此时东北地区的气候进入一个新的寒冷期,所以女真部族为了生计开始向南转移到相对温暖的地带。与此同时蒙古人在退出中原后不断向东部女真人聚居的地区扩张,同一时期明朝也在与蒙古争夺女真各部,女真内部各部族之间疫情凌弱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同明朝和蒙古比起来女真各部的实力实在有限,甚至连李氏朝鲜也不断向北蚕食女真人的土地祖先保佑符咒。在这种形势下南迁求生几乎成为女真各部唯一的选择。明朝把女真各部按地域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三大系统,而每个系统之下则各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部落。建州、海西女真原先以今天的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散布于松花江流域与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海岸的地区。
入明后这两支女真人逐渐南迁:沿着牡丹江南迁的建州女真最终聚居于浑河流域、鸭绿江以北的长白山北麓一带,向西南方向迁徙的海西女真最终分布于开原以东、辉发河流域以及如今的第二松花江中游一带祖先保佑符咒。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南迁后留在原地的女真部众由于距离遥远而不常朝贡于明,被明朝称为野人女真。在女真诸部之中建州女真的实力开始迅速膨胀。
建州女真的首领姓爱新觉罗祖先保佑符咒。这个家族自称源自于长白山东北部布库里山(下一个名叫布勒瑚里的湖泊。爱新觉罗家族有一个关于自己家族起源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三名仙女降临在布勒瑚里岸边。这三个仙女中大姐叫恩固伦、二姐叫正固伦、三妹叫佛库伦。三位仙女在湖中嬉戏玩耍,忽然一只神鹊衔着一枚朱果飞了过来,恰巧这枚朱果就掉落在三妹佛库伦放在岸边的衣裙上。
三姐妹沐浴完毕后就上岸穿衣,结果佛库伦就发现自己的衣服上有一枚朱果,佛库伦拿起这枚朱果端详一番觉得甚是好看,就想着不如索性再尝尝味道,于是就把这枚朱果给吃了祖先保佑符咒。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后佛库伦竟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就对两位姐姐说:“我现在身子日渐沉重,不能和两位姐姐一起返回天上,两位姐姐就先行返回吧”。留在人间的佛库伦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孩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且长得体貌奇伟。
佛库伦告诉儿子:他姓爱新觉罗,还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布库里雍顺”祖先保佑符咒。佛库伦把儿子放在一条小船上,然后自己就凌空飞去了。 布库里雍顺坐着船沿松花江顺流而下来到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一带。他折柳枝野蒿当房居住。当时这里居住的三个姓氏的部落为了争当酋长正在相互仇杀。有一个人到江边汲水时偶然发现了布库里雍顺就觉得他相貌奇特。
这人回去后就对族人们说:“你们不要争斗了,现在上天降下了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快随我去看看吧!”大家随这人来到江边见到了布库里雍顺,于是就问他是从哪里来的祖先保佑符咒。布库里雍顺说:“我是天女所生、专来平定你们的战乱的,我的名字叫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大家听后感叹道“这是天生的圣人啊!”于是将他接回住处并找了一位姑娘和他完婚,还推举他当了一国之主。
元末明初生活在如今黑龙江依兰县的爱新觉罗·猛哥帖木儿在来自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野人女真的压力下被迫向南迁徙祖先保佑符咒。永乐初年猛哥帖木儿入明朝见, 明成祖朱棣任命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从此爱新觉罗家族世袭建州左卫指挥使一职。明朝利用女真各部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使其彼此互相牵制。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左卫指挥使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因祖、父被明朝误杀,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
建州女真由于靠近汉人聚居地,从而使得大量耕牛、铁制农具得以被引进祖先保佑符咒。这极大促进了建州部的农业发展,可总体来说:建州的农业发展相比关内的明朝仍是相对落后的。后金开国后征服了不少辽东地区土生土长的汉人,得以利用他们的农耕技术。建州女真是一支以渔猎文化为主而兼具游牧、农耕文化文化特色的部族。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以凝聚部众,还令手下学者根据蒙古字母创制满文。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秦始皇缔造大一统的华夏帝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车同轨、书同文,这有效避免了我们形成像欧洲一样的小国林立状态祖先保佑符咒。从语言文字上也可以证实女真和满族虽有渊源,却不是同一个民族:女真完颜部建立的金国曾效法辽国在中原汉字的偏旁结构上发明女真文字,然而金国灭亡后这种文字已成为无人再会使用的死文字。
努尔哈赤创制的满文实际上是根据蒙古字母创造出来的拼音文字,也就是说满文和女真文其实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祖先保佑符咒。有人会说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也不一样,可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是有明显传承关系的,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体系。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连破明朝四路大军,巩固了新生的后金政权。
此后努尔哈赤连攻克开原、铁岭、辽阳、沈阳等地并迁都沈阳祖先保佑符咒。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之后一方面下令收养归降汉人,另一方面却推行剃发、大量迁民、清查粮食、征发差役等弊政。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将归附后金的蒙古人和辽东汉人编入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这一扩张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蒙古人、朝鲜人以及辽东关外的土生汉人被融入到满洲民族中。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先就是世居辽东的汉人,后在努尔哈赤征服辽东的过程中沦为女真人的包衣(隶属正白旗)祖先保佑符咒。在清代早期满洲人内部存在着佛满洲和伊彻满洲的划分:所谓佛满洲就是指作为努尔哈赤嫡系的建州女真后裔,而伊彻满洲则是指后期融入满洲人群体的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蒙古、朝鲜、汉人等族裔。由此可见满族实际上是一个多族源的民族。
女真只是满族的族源之一,可并非是所有满族人的祖先祖先保佑符咒。皇太极之所以要更改族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随着满族族源的扩大实际上已不再是单纯的女真后裔了,在民族成分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团结被融入满洲的蒙古、朝鲜、辽东土生汉人就有必要重新正名。满族和女真有血统上的亲缘继承关系,可在满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其实曾融入过蒙古、朝鲜、汉人等族裔的血统。
而原属女真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锡伯等部如今则并非作为满族的分支存在,而是被视为与满族并列的独立民族祖先保佑符咒。民国时期一部分满族普遍改为汉姓,其中一部分甚至索性将自己的民族登记为汉族。新中国成立后满族成为登记人口仅次于壮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数民族。由此可见不仅并非所有满族人的祖先都是女真人,同样也不是所有女真后裔都融入到了满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