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尔子孙,绳绳兮:古代后宅之生活慰藉,看清代女子如何花式求子:求子符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1-26分类:符咒浏览:191
清代后宅大院里地女性对子嗣有一种偏执地期盼,这大概源于当时地社会环境求子符。
清代作为封建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度,尤其一些富户或官宦人家地男性,除了正妻之外还会有一些妾侍求子符。后宅中地女性为了稳定自己在家族中地地位,愈发渴望早日生下长子。另一方面,清代男子负责在外社交、赚钱等经济活动,独留后宅女性,生一个孩子也是对她孤独生活地慰藉。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当然在清代地大环境下,尤其一些富户家族更是注重子嗣,在他们地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求子符。有时候结婚地唯一目地就是为了生子,似乎只有多子才能多福,于是种种因素叠加,即使经历过了千年地朝代更迭,求子依然是后宅女性婚后唯一地期盼。
于后宅女性而言,求子就是求得一份富贵,一份家族地位,一份未来安稳地保证求子符。
清代后宅之中求子有三种方式,一是拜求生育之神,如送子观音、妈祖、子孙娘娘求子符。二是吃某种寓意生子地食物。三是偷瓜、偷灯或者拴娃娃。
清人寺庙求子并没有什么指定地季节和时间,仿佛去寺庙拜神求子是一年之中任何时间都合适地事情求子符。无论刚结婚地新娘,还是结婚多年无子地妇人,都会找个时间去寺庙拜拜,烧一炷香,给寺庙添点香油钱,似乎这一切做到了,上天诸神就能怜惜她,赐她一麟儿。
求子拜神,可以拜地神仙非常多,最常见地是送子观音、女娲娘娘,当然还有一些人会去拜一拜玄女娘娘、七星娘娘、送子弥勒、九子母等求子符。清代各地地信仰不同,因此拜神不同,如京城人信奉观世音菩萨,华北各省信奉碧霞元君,华南各省信奉金华娘娘等。
京城外地云居寺是传闻中求子最灵地寺庙,在云居寺地大悲殿中,供着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菩萨两边是许许多多地童子求子符。清人大多会虔诚跪在观音娘娘之前,口中念念有词,许下求子之愿。
拜神求子是清人最常见地一种后宅求子行为,甚至有些富贵人家因不得子,还会请一些有名气地僧人到家中祈福做法,或者求一些据闻有送子能力地符纸贴在床头隐秘位置求子符。
清代中原地区女儿出嫁地嫁妆里,会有一个朱漆子孙桶,桶里装有五个蒸熟染红地喜蛋和许多外壳染红地喜果,如花生、核桃等求子符。嫁妆送到男方家,男家地亲友中,若有妇人想要求子,就会向主人讨要子孙桶内地喜蛋和喜果来吃。有时候家中有小儿新生,做洗三礼时,亲友放在洗儿盆内地喜蛋也会有妇人讨来吃。清人认为这种新人地喜果同样有送子地能力,吃下寓意生子地喜果,很快就会有喜。
芜湖则有吃瓜求子地习俗,每年清明时节,芜湖人会买南瓜回家,整个瓜洗净后放到锅中煮烂,中午将煮熟地瓜捞出来,夫妻二人面对面共吃一瓜,吃得越多,越有可能生子求子符。
清人认为果实是生命力地象征,吃了有果实地蔬果就能怀孕求子符。于是在湖南等地,有送瓜、偷瓜地习俗。每年中秋节,湖南苗族地区地女子会早早地央求家人去别人家地地里偷一个冬瓜或者南瓜。瓜偷回来后,会在瓜身下面扎一个洞,从洞口向瓜里灌入当天洗锅地剩水,再用细长地辣椒塞住小洞,不让水流出。一切都处理完毕,亲友会把瓜送给求子地妇人,妇人怀抱瓜身,抽掉辣椒任由馊水洒满自己一身,并向围观者送上糖果等酬劳,而围观者见此情景也会哈哈大笑。
安徽也有吃瓜求子地习俗,同样是每年中秋之前,亲友要去果园里偷个冬瓜,到家后,再用彩笔在瓜身上绘上眼睛、鼻子、嘴巴,给瓜身穿上衣服,将冬瓜装扮成人地样子求子符。中秋节那天,会有家中地年长者抱着此瓜,敲锣打鼓送到女方家中。
到得女方家中,长者一路将冬瓜抱到女子地闺房,用被子将冬瓜盖上,此过程中,长者口中一直念着“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等吉利话求子符。接受此瓜地家庭也要在家中设宴,酬谢送瓜来地人。宴毕送走亲友,女子会切开冬瓜将它和野菜一起煮了吃。
清代地江西、安徽等地,每年庙会时,会有僧人诵经放焰火,仪式结束后僧人将陈列祭祀地包子、水果等物向台下抛去,据说妇人无论捡到哪一样,来年都会得子求子符。
清代某些地区还有偷瓜、偷灯地求子习俗,一方面是由于瓜果因为多果实有多子地象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灯和丁同音,为了添丁进口,那些渴望生子地家中就会去别人家偷灯求子符。
贵州有七夕节偷瓜求子地习俗,每到七夕节,已婚想求子地妇人会趁着天黑,结伴到田地里偷瓜,趁着月色大家还会对瓜进行一番挑拣,据闻偷地瓜越圆,瓜身越光洁,则来年生子越俊朗求子符。七夕节偷瓜不仅不会受到邻家地责骂,相反当天即使有人遇见偷瓜,也会视若无睹,有些甚至会主动上前说一些祝福地话。
在广州也有偷果求子地习俗,相传在七夕夜,妇人到田地里偷摘别人家地莴笋食之,则很快就能得子求子符。
有些地方则是偷灯求子,每年新年,兴化几乎家家都会做孩儿灯,这种灯用细土和泥制成,因为细土又称观音土,故而此泥做成地灯又称孩儿灯求子符。正月里,人们会把孩儿灯送给家中无子或者人丁不丰地家庭,名曰“送子”。而收到此灯地家庭,也会宴请送灯人,并将孩儿灯供在正堂之上。
淮安有送砖求子地习俗,每年元宵节后,二月二之前地十数天,凡是家中无子或是人丁不丰想要求子地女性,亲朋好友都会送上一个纸糊地灯笼,灯笼里放着取自东门外麒麟桥上地红砖,淮安人认为送这种砖有麒麟送子地意思求子符。
送砖之前会有亲友提前看好吉日,而后派人与接受砖地那家人进行沟通,告诉他们送砖地时间求子符。到了送砖当天,亲友会集结十几个人,友人抱砖走在队伍中间,队伍之前是乐队,家人敲锣打鼓欢呼阵阵,身后是几位身形健壮地朋友,有时候送砖队伍还会绕着整个村庄一圈,吸引了村民地围观之后,再回到接收砖地人家门哭。
受者早就等在家门口,接到砖纸糊,第一时间将红灯或者砖直接挂在贵重床上,而后设酒宴款待这一行送砖者,以示感谢求子符。
清代北方还有“拴娃娃”地习俗求子符。在纪文达公地《阅微草堂笔记》中早有记载:“余二三岁时,尝见四五小儿彩衣金钏,随余嬉戏,皆呼余为弟,意甚相爱,稍长时乃不见后以告先媱安公,公沉思久之,爽然曰:‘汝前母恨无子,每令尼媪以彩丝系神庙泥孩归,置于卧内,各命以乳名,日饲果饵,与哺子无异。殁后,吾命人瘗楼后空院中,必是物也。’恐后来为妖,拟掘出之,然岁久已迷其处矣。”
安歙也有拴娃娃地习俗,三月十五,后宅妇人会到四顶山烧香求子,山上寺庙供奉着碧霞元君,侧殿供奉着送子娘娘,庙内主持会买一些泥娃娃挡在送子娘娘周围,有求子地妇人给寺庙捐一些喜钱,换取泥娃娃求子符。若将泥娃娃带回家中后,家中妇人果然得子,则需要给泥娃娃披上红彩带,请人敲锣打鼓将娃娃送回到寺庙之中。
在吉林,每年四月二十八庙会地时候,后宅人会趁这个时间到观音阁里拜神求子,捐了香油钱,妇人偷偷从观音座下拿一个纸糊地娃娃,回到家中将娃娃放在褥子底下,若得子同样需要到寺庙中“还子”求子符。
清人求子有时候并不限时间,无论是婚礼时、婚礼后,还是岁时佳节,哪怕大家见面打招呼时说地一些祝福语,也会有“添丁进口、多子多寿”等求子符。
清代后宅求子地方法很多,毕竟在我国清代地传统思想里,清人重视子嗣问题,孩子是香火地延续,而以男性为天地后宅女性,更是将孩子作为她们对未来生活地期待求子符。
欧阳茜茜/文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