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浅喜深爱,执手共度:魁星踢斗符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9-14分类:符咒浏览:341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佳节魁星踢斗符。
最早的七月七,与星宿崇拜密切相关, 织女星与牛郎星分隔在银河的两边,格外明亮魁星踢斗符。又因是在夜晚看星星,便称这一天为“七夕”。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织女星的记载魁星踢斗符。
《诗经·小雅》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魁星踢斗符。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而牛郎织女七夕渡河相会的爱情故事,约成形于两汉时期魁星踢斗符。
牛郎织女图石棺拓片
东汉 四川郫县出土
尽管牛郎织女的传说盛行,可在古代,七夕节更为主要的还是一个女性的节日,而非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情人节魁星踢斗符。
展开全文
七夕也有其特定的习俗,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倶习之魁星踢斗符。”这是最早关于七夕“乞巧”的记载。
女子,尤其是闺中女儿们,在这一日晚上,向织女星虔诚跪拜,祈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因此,七夕也被称为 “乞巧节”魁星踢斗符。
七夕乞巧图
清代 康涛绘 天津博物馆藏
从穿针乞巧也慢慢衍生出各种相关的节日活动,如 比赛穿针的“斗巧”,让蜘蛛于小盒内结网,观网之疏密以“应巧”等魁星踢斗符。
清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七月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这幅画中的闺阁女子,正设立香案,对月乞巧魁星踢斗符。男士们则在敞轩中吹弹作乐,悠闲自得。房屋后的山林中,两只喜鹊停栖枝头,点应传说中牛郎织女通过鹊桥才得以相会。
宋元时期,七夕节十分隆重,七月初七的前后市场上便开始卖乞巧物品魁星踢斗符。
约成书于宋末元初的《醉翁谈录》中记载: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魁星踢斗符。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车水马龙,以致无法通行魁星踢斗符。可见,过节了买买买,不仅仅是现代人的专利。
楠书房为今年七夕精心臻选了数件应景佳品魁星踢斗符,一同感受这份古今相守的节日意趣吧~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照片
古人在向织女星祈祷时,会在庭院中摆设香案,案上供奉水果、点心、茶、酒,以及插于瓶中的鲜花等魁星踢斗符。今人虽不再叩拜, 夏日的夜晚,在精心挑选的花器中,插几枝鲜花,窗月之下,花气清香,意境悠远。
蒜头瓶的造型,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铜器,因 瓶口似蒜头的形状而得名,古意盎然魁星踢斗符。
宋代时,因其瓶颈细长可握持,瓶腹容量较大,便将其用作 温酒的器具,称之为 “温壶”魁星踢斗符。
元代至明清,这一形制逐渐 从酒器发展为陈设艺术品,后成为宫廷用器魁星踢斗符。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照片
古人 称萝卜为莱菔,莱菔尊因形似萝卜而得名,又谐音“来福”,寓意吉祥魁星踢斗符。
莱菔尊是清康熙时期创烧的器型,亦是帝王案头之物,深受皇帝的喜爱魁星踢斗符。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照片
楠书房制莱菔尊,通体施高温单色釉,柔和淡雅魁星踢斗符。 造型优美,细长颈,颈下饰弦纹为其特色。器身挺拔,符合传统文人案头插花之审美。
关于七夕,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魁星踢斗符。相传, 七月初七也是魁星的生日。在民间,魁星主管着文运,深受读书人的崇拜,正所谓 “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因此,在这一天也有读书人拜魁星的习俗。
魁星点斗青花釉里红笔筒
清康熙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
这件苹果尊便是 读书人的文房用具——水盂魁星踢斗符。苹果尊与莱菔尊一样,都是清代康熙时期创烧的御用器物。其口部下凹,整体造型如苹果,以此得名。
釉里红团花纹苹果尊
清康熙 国家博物馆藏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照片
楠书房此款青花釉里红苹果尊,以康熙御瓷为原型, 发色淡雅、沉着,纹饰以线描技法绘制,轻盈而不失典雅魁星踢斗符。 可作为文房雅器使用,亦可布置于茶席,别具一格。
左右滑动欣赏更多照片
楠书房青花釉里红莲池鸳鸯杯, 以象征爱情的鸳鸯为主题,在这个良辰佳节,实为应景妙品魁星踢斗符。
杯体轻巧, 外壁以青花、釉里红两种彩料绘制纹饰,鸳鸯形态多姿,或两两相视,或顾盼生情,莲花莲叶,随风摇曳,灵动而富有生机魁星踢斗符。
星河耿耿魁星踢斗符,银汉迢迢
月华似练魁星踢斗符,千年不变
待遇良人魁星踢斗符,执手共度
心悦朝暮魁星踢斗符,深情不负
唯愿每年七月初七
都是人们心中守护爱的千古佳期
拍摄场景:养云安缦 楠书房
摄影:毛毛等
标签:魁星踢斗符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