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点斗占鳌头:魁星踢斗符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9-14分类:符咒浏览:546
魁星点斗占鳌头
⊙程磊磊 文/图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明代广窑褐彩魁星点斗像
这件明代广窑褐彩魁星像,藏于苏州博物馆,高23厘米,宽12厘米魁星踢斗符。胎质坚致,色白微灰,通体施釉,可不到底,釉为乳浊釉,聚厚处呈乳白色,薄处呈透明色,在人物的发髻、眉毛、眼睛、项圈、手镯、脚镯、衣褶边缘及帛带处着褐彩。魁星头束左右髻,大耳,浓眉,凸眼,颈戴项圈,手脚戴镯,裸身,凸肚,肩搭披帛,腰系短绔,头向右侧,身向右倾。左手拿方斗,右手持毛笔,放于口中,作润笔之状,左裸腿向内,前脚上翘,脚心向上支托方斗,右裸脚向下,踩于鳌头之上,周围附水草纹。魁星左旁塑有一个裸身小鬼,身系短绔,左腿下跪,右腿支撑,并用头、手支托起魁星右脚背。整个塑像形态真实,生动地描绘了“鬼举足而起其斗”之魁星状。
广窑,亦称石湾窑,位于广东佛山镇石湾村,以善仿钧窑而著称,其中釉色以蓝色、玫瑰紫、翠毛釉等为佳,且仿中有创,此器即为一例魁星踢斗符。清末寂圆叟刘浏在其所著《陶雅》一书中曾盛赞石湾窑:“广窑谓之泥均,其蓝色甚似灰色……灰釉中旋涡周遭,故露异彩,较之雨过天晴尤极浓艳,目为云斑霞片不足以方厥体态。又有时于灰釉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亦足玩也。” 广东人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有“广窑”一节:“广窑在粤名曰‘石湾’,盖南海县佛山镇之一村名也。自明时已迁于此,宋阳江旧窑今日早已消灭矣。”“至今日制陶器尚盛,实则胎质粗下,远不及潮阳、合浦,吾粤殊贱视之。”
魁星是中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的俗称,后改“奎”为“魁”,北斗七星的前四星魁星踢斗符。《史记》中“魁,斗第一星也!”魁也有第一的意思。魁星信仰盛于宋时,自此经久不衰,和文昌帝君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宋代诗人李昴英在《送魁星与李子先》中云:“金斗高跳鬼状狞,世传此像是魁星。祥光闪烁开先光,助子秋闱笔砚灵。”阐明了魁星就是掌管人间科举文运的神明。
因“魁”有“鬼”抢“斗”之意,故在民间魁星一般是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两角,面目狰狞的恶鬼形象魁星踢斗符。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俗传农历七月初七是魁星的诞辰,因为魁星有“独占鳌头,金榜题名”之意,因此在我国很多地方的读书人在这一天都有拜魁星的习俗,以求文运亨通魁星踢斗符。每年七夕,一些读书人的人家都会同时供设两张香案,一张供织女,一张供魁星,供受邀而来的邻里亲朋祭拜祈福。盈盈月光之下,深深庭院之中,一边厢是莺莺燕燕拜织女,一边厢是济济儿郎拜魁星,一边求天赐良缘,一边求吉星高照,红男绿女,笑语晏晏,宾朋好友,欢聚一堂,正可谓“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
标签:魁星踢斗符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