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庙和武庙都供奉哪些人?:供奉神仙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7-15分类:符咒浏览:116
中国古代从朝廷到民间皆有崇文尚武的风气,因此,各地都建立了文庙和武庙,分别供奉历史上的文武先哲供奉神仙。那么,历代文庙和武庙又供奉哪些人?
一、文庙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等,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供奉神仙。
中国最早且至今规格最大的曲阜孔庙,修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供奉神仙。后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家学说成为显学,在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居于正统地位,于是祭孔活动也倍受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国家不可缺少的常典。
文庙最先供奉的是孔子一人,后来,有部分文庙会也把孔子的部分弟子,比如,四配和十二哲列入供奉对象供奉神仙。四配即是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伋、亚圣孟轲。十二哲原为“十哲”,即德行-颜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 子夏。后来,又补上了颜子、曾子。而后来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补上朱熹,一说补上了子张。最后确定补上子张、有若和朱熹,由”十哲“改为”十二哲“。
唐宋文庙设立亚圣、十哲、七十二子的祭祀体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供奉神仙。以后历代沿用,即有变化,可主要人物没有变动,一直很固定。
展开全文
二、武庙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武庙在国家层面的设立是在唐代以来的事,比文庙的设立要晚很多供奉神仙。相比文庙供奉对象的稳定,武庙在历朝历代所供奉的对象变化要大一些。
唐朝上元元年,尊吕尚,即姜子牙姜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孔子比肩,以历代良将为十哲像坐侍供奉神仙。
这是最初的武庙供奉对象供奉神仙。姜太公为第一代武圣。
唐宋武庙祭祀体系是以文庙为标准,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供奉神仙。
元朝时期,元朝皇帝继续以姜太公为武庙主神,可从祀名将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只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为从祀供奉神仙。
明朝初期,朱璋废除姜太公的武庙祭祀,自此武庙信仰一度消失了三百年之久供奉神仙。可在这三百年中,民间普遍尊岳飞岳武穆为武庙之中的武圣。岳飞岳武穆为第二代武圣。
至明朝末期,明朝皇帝追尊关羽为武庙的主神,设立关帝庙供奉神仙。满清时期,清康熙四年,尊关羽为夫子,与孔子并称。雍正八年,追封关羽为武圣,以关羽为主祀的关帝庙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并列,合称文武庙。可是关帝庙始终没有亚圣十哲和古今七十二名将从祀,只有关兴与周仓从祀在关羽左右。关羽为第三代武圣。
民国初年,关羽和岳飞都成为“忠义神勇”和“文武双全”的历史文化人物楷模供奉神仙。民国政府便开始推行“关岳合祀”的计划,可主神位依然为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岳飞,并以历代名将十二名左祀关羽,又以历代名将右祀岳飞。至此以后,关羽和岳飞同被尊为武圣,关岳庙也就成为了民国之后的武庙。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武庙,很多地方为“关岳合祀”供奉神仙。“关岳合祀”就成为我国第四代武圣。
不过,也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按照“关岳合祀”来执行,各自按照各地的传统风俗来执行,由此,各地也就出现两种祭祀不同武圣的武庙,有的地方祭祀关公,有的地方祭祀岳飞供奉神仙。
标签:供奉神仙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