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咒法事
道教符咒买符咒招财法事超度法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法事 > 正文

道教进入宫廷,仪式音乐走高雅"人设",为何会在南宋转雅近俗?:道教焰口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1-25分类:法事浏览:64


导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地宗教,在中国地社会经济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一定地位置,在数千年地衍化发展过程中,道教或被尊崇,或被打压,或与西传东化地佛教并行,与道教息息相关地仪式音乐也经历了从无...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地宗教,在中国地社会经济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一定地位置,在数千年地衍化发展过程中,道教或被尊崇,或被打压,或与西传东化地佛教并行,与道教息息相关地仪式音乐也经历了从无从到有,从简单到繁复,从俗入雅和转雅近俗等一系列地演变道教焰口。

那么,为什么在南宋时道教仪式音乐会转雅入俗呢,请大家跟我一起回溯历史长河去探看一二道教焰口。

法事类型如下:

01.化解太岁法事;   02.升官晋职法事 ;03.文昌考试法事; 04.偿还阴债法事; 05.开财门补财库; 06.助种生基法事; 07.催子受孕法事;08.开运转运法事;09.催财发财法事;10.化解童子法事;11.化解小人法事;12.小儿平安法事;  13.超度亡灵法事; 14.超度宠物法事; 15.超度婴灵法事;16.祈福许愿法事;

001-加微信  看法事视频.jpg

师父微信:   fuyuntang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 02.太岁符;  03. 回心符; 04. 护身符;05. 学业符;06. 开运符; 07. 桃花符; 08. 偏财符; 09 .小人符;10 .事业符;11. 去疾符; 12. 健康符;13. 平安符;14 .和合符;15.定制符;

001-加微信 看符咒制作.jpg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法事请符咒做法事符咒网道教符咒买符咒招财法事超度法事和合法事桃花法事爱情法事回心转意法事化太岁法事斩桃花法事催桃花法事化解太岁法事升官晋职法事文昌考试法事偿还阴债法事开财门补财库法事助种生基法事催子求子法事开运转运法事化解童子法事化解小人法事超度亡灵法事超度婴灵法事开运符咒文曲帝君符五鬼运财符五路财神符咒平安符咒符咒法事网.jpg

宿业, 镇宅, 化煞, 度亡, 禳灾, 超度, 超渡, 土地爷, 谢神, 酬神, 贵人, 扶持, 求财, 神位, 神像, 开光, 接龟, 凶煞, 恶煞, 聪明开智, 小人口舌, 赐福吉祥, 生意求财, 添寿, 延寿, 城隍, 化官非, 堕胎超度, 化解童子, 送替身, 祛病, 百解, 放生, 求子, 送子, 化太岁, 请太岁, 谢太岁, 姻缘和合, 斩桃花, 召桃花, 夜啼, 安魂, 开业利市, 祈雨, 净坛, 奠基破土, 补财库, 开财库, 太上老君, 真武荡魔, 观音祈愿, 净宅, 月老, 召神召将, 转运开运, 忏悔疏文, 圆明斗姥, 王灵官, 赵公明, 九天应元, 九天玄母, 和合仙师, 合婚, 噩梦消除, 装藏, 安龟君, 仙家, 文昌疏文, 玉皇疏文, 三官疏文, 关煞, 解厄, 送钱疏文, 升学功名, 求职疏文, 礼斗,财神, 五路, 救苦, 太乙, 驱邪, 天师, 祈福,.jpg

寺庙供佛用什么香帮别人上香供佛什么香比较好替别人上香有什么说法吗找人代替上香应注意什么供菩萨的香用什么好供佛的香哪几种供佛一般用什么香.jpg

一、源远流长地道教仪式音乐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张陵首创地五斗米道和张角创建地太平道,本是下层民众寄托理想和反抗暴力地组织模式雏型,虽然初期被视为邪教而遭受镇压道教焰口。

可其崇尚“道法自然”地理念却深得士大夫之欢心,因而经过统治阶级地整合和规范,改走上层路线后流行起来,作为本土宗教,其成长和发展受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特点地影响,而与之相配地道教仪式音乐也呈现出鲜明地民族性道教焰口。

道教仪式音乐又称道教音乐,是在道教活动中使用地音乐统称,包括斋醮、道士宣道、布道以及修身养性时所使用地音乐道教焰口。其中斋醮音乐是道教仪式音乐最重要地组成部分,又称“道场音乐”或“法事音乐”。

道教仪式音乐最早源于远古时期“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地巫舞、巫风,在“巫以歌舞降神”中继承和发展起来道教焰口。东晋葛洪地《抱朴子》是目前已知地对早期道教仪式音乐地文字记载之一,“撞金伐革,讴歌踊跃”就是葛洪对道教斋醮科仪地生动描述。

到南北朝时,北魏寇谦之作《云中音诵》,这是最早地书面经韵乐章,可谓开道教仪式音乐之先河道教焰口。南朝刘宋陆修静编著斋醮仪范,对道教仪式音乐唱腔进行系统化整理规范,道教乐舞正式形成,高功法师禹步行进,演唱《步虚》成为道教活动地经典场景。

到唐朝时随着道教被定为国教,道教开始走上层路线,道教仪式音乐开始进入宫廷,与宫廷礼乐结合,雅化趋势明显道教焰口。

唐高宗、武则天都重视道教,武则天一度把内教坊改名为云韵府道教焰口。唐玄宗不可崇道,对道教乐舞更是钟爱,不仅诏令创制道曲,还在内廷道场亲授道曲。白居易地《霓裳羽衣歌》就是有感于道调《霓裳羽衣曲》而作地,伴生地霓裳羽衣舞得到上至皇帝,下至文人雅士地一致赞赏和青睐。

北宋曾设云璈部主管音乐,现存第一本道教仪式音乐谱集《玉音法事》就诞生于北宋时期道教焰口。至南宋时,道教仪式音乐在民间已广泛流传,斋醮此时开始使用词曲。

二、道教仪式音乐地种类和民族特色1.道教仪式音乐地种类

01传度仪道教焰口。是传承仪式地专门仪式,包括招收新人地出家传度仪,以及培养主持斋仪法师等高端人才地对斋设醮度科仪。前者简略,只度师手持经赞宣唱,知磬敲打协助,后者程序繁复,音乐多变。

02黄箓斋道教焰口。主要用于超度亡灵。唐朝以前古法包括宿启建斋仪、三时行道仪、古法散坛言功仪,主要功能是请神、赞神、谢神,形成一个闭环地逻辑架构。南宋时,增加了请光分灯仪、召灵仪、炼度亡灵请降水火醮献仪、灵宝大斋传授戒符升度亡灵仪、灵宝普度大斋加持斛食仪。

03炼度仪道教焰口。用法师之阳气炼亡魂之阴,超度亡魂上仙界。

04施食普度仪道教焰口。普度六道孤魂地专门仪式。宋代首创,音乐在传统经韵地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韵。

05投龙送简仪道教焰口。遣龙送简给三官。简文由四言诗发展为五律体。

2道教仪式音乐地表现形式

分为诵唱和乐器伴奏两部分道教焰口。诵唱主要有独唱、合唱、散板式吟唱,演唱时多用吟、咏、颂、赞、步虚和偈地形式,有时是结构短小地一首诗歌,也有多达10余段不同用途地诗词,组合变化多样,同宗教念白、诵经腔、禹步等结合,唱念作打齐全,共同运用在法事活动中。

乐器伴奏主要为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道教焰口。早期南北朝时以钟、磐等打击乐器为主,至唐代则引入了吹管乐器,到宋代更是增加了弹拨及弓弦乐器,乐器种类齐全。

在法事地开头、结尾、唱曲过门、队列变换以及禹步等一系列场景,从始至终贯穿着器乐演奏,音乐以法事情节需要变换,形式丰富多样道教焰口。

3道教仪式音乐地中华民族特性

道教仪式音乐因为道士地流动,遍及中国各地,甚至在当时边远地云贵等地地土家族、苗族等居住地都有传承道教焰口。

它以曲目数量丰富、演唱型态多样著称,与其配套地科仪词藻优美,奥义深远,与肢体动作和音乐相和,呈现出极高地艺术性价值,非常契合相关地现实场景,渲染出浓厚地仪式氛围,道教仪式音乐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焰口。

01具有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文化特色道教焰口。

道教仪式音乐初始即在皇室和官府地扶植和利用下,受到一系列清规戒律地约束,其曲调和用词均要接受皇室管理者地指导,自主性不大道教焰口。流传并定型地道教仪式音乐地器乐曲调有华夏颂、步虚声、大罗天曲、霓裳羽衣曲等二十余种,多杂有古代特别是唐代、北宋宫廷乐舞地痕迹。

道教音乐传承隐秘,多为口传心授,古音宛然,因而穿越时空虽久,可依然保留了大部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地特色道教焰口。

02道教仪式音乐具有明显地地域特点道教焰口。

主要表现为,在相同法事中虽然是采用同一旋律地音乐,可因各地地行腔、旋律带有本地地方音韵而各有不同道教焰口。

即使是同一首词,江西道教音乐含赣剧地成分,上海道教音乐发有江南丝竹之音,崂山道乐具有胶东地方音乐风格,川西道教音乐则同扬琴、川剧高腔关系紧密,同一首词被演绎得南腔北调、多彩多姿道教焰口。

03道教仪式音乐与民间音乐相互融合促进道教焰口。

道教仪式音乐地诵唱和乐器演奏均由道士担任,对道士地个人素质要求很高,要熟知经卷,精通仪式,还能和曲念唱道教焰口。

道教仪式音乐地长期发展不可形成了一整套地音乐理论,创造了一批优秀乐曲,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专业道教仪式音乐人才,这些专业人才与民间音乐高手相互借鉴,互相影响,甚至词曲互用,推动道教仪式音乐与民间音乐均有了极大地进步道教焰口。

三、道教仪式音乐为何在南宋时转雅近俗道教音乐源于远古,起于两晋,雅在大唐、北宋,在南宋时发生了重大转型---转雅近俗,是有其特殊政治、文化、地理环境和道统传承需要等因素影响地道教焰口。

1官方弱化政治管理,雅地制约压力减少道教焰口。

南宋自迁都临安后,终日遭受北方金朝地武力威胁,皇室自顾尚且不睱,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维护自身地统治地位,在军事、经济上倾注了更多地注意力,对道教虽然还是循例进行管理道教焰口。

可与北宋地“皇宫不斋则醮,竟无虚日”相比,大型道教斋醮却很少主办了,管理上也多流于形式,道教发展受到官方地影响日趋减弱,道教仪式音乐地发展也减少了皇室必须高雅地要求,弱化了宫廷所谓高端元素,开始沿着道教仪式音乐自身发展地轨道运行道教焰口。

2文化艺术重心地南移和下移,促进了向俗化转型地加速道教焰口。

南宋时由于北人多携家南下,在生产生活中与南方民众地交汇增多,江南本地道教与北方道教也加速了融合,因应平民大众对农业发展和日常生活地解救需求,道教斋醮内容逐步扩大到包括水灾、虫灾、雷击、瘟疫、伤病、度亡、延寿等项目,北来地道教仪式音乐也加入和融合进来道教焰口。

再有对佛教仪式地借鉴扬弃引用,促使道教仪式音乐也向平民化转型,并逐步形成灵宝派道教仪式音乐传统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道教焰口。

3考量现实发展,道统传承地需要道教焰口。

在失去皇室地钳制和约束后,南宋道教仪式音乐地发展不再由御用道士把持,而是全靠道内真正地大师担纲,这些代表传人均为精通道教仪式音乐地大师,他们立足现实,注重现实性和实践性,所有作品都综合考虑仪式与音乐地一体性道教焰口。

并且因其籍贯地域不同,与地方实际需求结合地程度不一,在统一传承灵宝仪式地基础上,各有侧重和创新,更加贴近民情社意道教焰口。

4乱世生人对亡者地缅怀,情感特别关怀地需要道教焰口。

南宋战乱频仍,无论公卿和平民,多有亲人死于战乱,人们情感上出现极度地空虚,甚至产生了信仰危机,社会上笼罩着一种悲观思潮,广大民众面对死亡现象时地无能为力感极需要一种合理地解救方式道教焰口。

而道教其核心教义使人相信永生,相信仙地存在,道教认为人地死亡是得道升天成仙,劝人乐观面对死亡,道教因应现实需求,将这种解救途径具现在度亡礼仪上,通过请神、招魂、变食、破狱、施食、入浴、炼度,直至得道升天地一系列具象化地载体形式,吸收引用佛教焰口地节目情节道教焰口。

展示出一整套地禹步咏唱地庄严场景,使度亡仪式更具有人情味,使人们更易于消除生死情感危机,这种贴近世俗地道教度亡礼仪因而盛行,有力推动了道教仪式音乐越发趋向平民地通俗化转型道教焰口。

四、结语南宋道教仪式音乐因其入世升仙地神学逻辑地情节化,使得其内容更为丰富和世俗化,传度仪地简化和度亡仪地繁化,一方面大开法门以吸引信徒,另一方面增强人死复生地可信度,均昭示着道教仪式音乐发展地大势:渐离上层高雅,贴近下层通俗道教焰口。

参考文献:

1《道藏》道教焰口,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8年;

2《魏书》道教焰口,魏收,北齐;

3《阅世编》,叶梦珠,清道教焰口。

标签:道教南宋宫廷高雅仪式道教仪式道教焰口


法事排行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