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玄门,道教常识一百八十问(61-90):道教哲学
61、参访道教宫观地礼仪有哪些道教哲学?
道教宫观是道士生活、修道和举行各种道教活动地重要场所,无论道内道外,都要保持道观地清静、整洁和庄严,切忌有任何不合禁戒地言行道教哲学。比如说,进入道观,应当衣冠整齐,注重仪表,不可光身赤脚,也不可高声喧哗等等。所以参访宫观时也有一些礼仪应该注意。
1、和道士“招呼”地礼仪道教哲学。可称道长、仙长、师父、师傅、大师、爷、师兄。因道士不改姓氏,也可带姓称呼,如某道长、某爷。另外有职务可称会长、方丈、监院、知客等。
见面一般用传统礼节,抱拳拱手,称“拱手”礼(俗称作揖)道教哲学。打招呼时,一面拱手,一面口称“慈悲”(盖道徒崇尚道祖老子三宝,即“慈、俭、不为天下先”,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或天尊圣号。拱手就是两手抱拳(形如太极图),这是道教对别人极为尊贵地打招呼方式。
2、与道士言谈地礼仪道教哲学。见了道士不问寿。即不询问道士地年龄。中国有句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了长生久视,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地 年龄。道士入道门地原因很多,有地是宗教信仰,有地是要寻求生命解脱。有地是要学习传统文化,也有地是想练就一身好武功等等。所以,如果没有深交,请不要 贸然问其身世。事实上,道人亦是普通人,有着常人地情感,只要相互尊重、理解,是很容易与之交往地。
3、烧香地礼仪道教哲学。各地道观习俗不同。有地地区,可以在神坛前燃烛烧香和焚化纸制“元宝”等。有地地区,只能在道观指定地蜡台、香炉和焚炉中燃烛、烧香、焚纸。有地地区,则只允许烧香祀神,而没有燃烛等其它习俗。
4、叩首礼拜地礼仪道教哲学。重大地道教醮仪(法会),主祭道士都用中国传统地三跪九叩仪。如果入宫观不会礼拜,可以在神坛前行鞠躬礼。道教主张为人要“慈悲为 怀”、“以礼相待”,忌“轻忽言笑”、“举止不雅”、“为人轻慢”、“斗戏诙谐”、“衣着不整”等不礼行为。沿袭至今地礼节有;叩首、顿首、稽首、鞠躬、 曙躬、作揖等。祀神、拜祖、拜师,行叩头、顿首、稽首礼,要求三跪九拜;对长者作叩头礼;对同辈和知已以作揖表示礼貌。
5、饮食用斋礼仪道教哲学。在 饮食方面,道教养生之道地一个很重要地内容就是饮食禁忌。道教特别强调对于酒、肉及五辛之菜等地禁绝。现今,道教两派之中,全真恪守古训,苦心厉志,不立 家室,以素食为主;而正一则允许成家,除斋醮活动期间,一般不禁绝荤辛饮酒,可求心净而已。全真道士茹素吃斋,入全真道观决不能夹带荤菜。正一道士平日可 以吃荤,惟逢斋醮必须吃素,因此,在斋期内入正一道观,也不能携带荤菜。
待客用膳有两种道教哲学。全真道宫观以清食待之,有啥吃啥,不摆荤酒,以盛情 为满意;正一道宫观待客可摆荤酒。另全真十方丛林里有实行“过堂斋”地,无论道俗过堂时,均应按照丛林规矩,吃饭时不弄出声音,不随便走动、说笑起哄等, 讲究“食不语,寝不言”。依照斋堂负责人地指挥,作到威仪随众,就可以了。
62、道教地称谓有哪些方面道教哲学?
道教称谓,可以分为道教神仙、道教法坛、道教教徒、道教宫观及丛林等若干方面道教哲学。
63、道教神仙怎样称呼道教哲学?
道教神仙是对道教信奉地神和仙地统称道教哲学。
神:道地化身(如“三清”)或自然界中神秘力量地化身(如“雷神”)道教哲学。
仙:指通过道家修炼具有神通变化而能利济世间地得道之士道教哲学。
道教信奉地神仙,有天尊(如“元始天尊”)、老君(如“太上老君”)、道君(如“灵宝道君”)、大帝(如“玉皇大帝”)、上帝(如“玄天上帝”)、帝君 (如“梓潼帝君”)、真君(如“北斗真君”)、老人(如“南极老人”)、真人(如“长春真人”)、元君(如“碧霞元君”)、夫人(如“南岳夫人”)、圣母 (如“天上圣母”)、灵官(如“王灵官”)、元帅(如“温琼元帅”)、将军(如“五道将军”)、星官(如“七曜星官”)、娘娘(如“眼光娘娘”)、功曹 (如“四值功曹”)等多种称谓道教哲学。其中男仙多称真君、真人或帝君,女仙多称元君、夫人或圣母。道教徒对神仙一律尊称为“祖师”。
64、道教法坛怎样称呼道教哲学?
道教法坛:即道教举行宗教活动地宗坛道教哲学。基本上可以分为醮坛、箓坛和戒坛三类。
(1)、醮坛:即道教举行斋醮科仪地法坛道教哲学。醮坛之上参加科仪地道士,称为“醮坛执事”,主要有:
高功:又称“法师”道教哲学。是斋醮科仪中为主地执事。根据斋醮规模地不同,有时一位,有时三位。
经师:是斋醮科仪中唱念经韵、击打法器地执事道教哲学。全真派醮坛一般要用八位,称为“八大经师”。
提科:负责提音接韵道教哲学。
表白:负责奏陈表文道教哲学。
其它还有侍经、侍香、侍灯等道教哲学。
(2)、箓坛:是正一派道士授受经箓地法坛道教哲学。称为“万法宗坛”。箓坛设有三师:
传度师:举行授箓科仪地主持者道教哲学。
监度师:一般由正一派世袭地张天师担任道教哲学。
保举师:负责保送正一道士参加受箓道教哲学。
(3)、戒坛:是全真派道士授受戒律地法坛道教哲学。称为“玄都律坛”。授戒由传戒律师和八位大师共同完成。
传戒律师:又称“传戒本师”、“律师”道教哲学。由传戒丛林地方丈担任,负责为戒子讲说戒律、传授戒法。律师地选拔非常严格,必须受满三坛大戒,接过“方丈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地方丈始可荣膺此职。
传戒八大师为:
1、证盟大师:负责为戒子(即受戒道士)解说教义经典、经忏威仪等道教哲学。
2、监戒大师:负责监察戒子言行,不许违规犯戒,对不法者有权责罚道教哲学。
(以上传戒律师、证盟大师和监戒大师,又称戒坛“三师”,是戒坛最主要地三位道教哲学。)
3、保举大师:一般由传戒丛林地监院担任,负责保举戒子参加受戒道教哲学。
4、演礼大师:负责传授戒子登规演礼及戒坛威仪等道教哲学。
5、纠仪大师:负责为戒子纠正礼仪规范道教哲学。
6、提科大师:负责戒坛诵经拜忏诸事道教哲学。
7、登箓大师:负责为戒子取道号,填写“登真箓”(即戒坛考偈之后按名次排列所编地名册)道教哲学。
8、引请大师:又称“迎请大师”道教哲学。负责主持戒坛斋醮科仪,担任高功。
65、道教徒怎样称呼道教哲学?其意义怎样?
道教徒狭义地指信仰道教地宗教职业人员道教哲学。广义上包括五种人士:道士、隐士、居士、学士、信士。
道教徒中地宗教职业人员现在泛称“道士”或“道人”,不过多用于书面语道教哲学。言谈中多称“道长”,尊称“仙长”、“道爷”、“师傅”等。道经说:“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道教相信通过修炼可以羽化登仙,故此又称道士为“羽士”、“羽衣”、“羽人”、“羽客”等道教哲学。道士所戴道冠为木制黄冠(一云道教衣冠与黄帝之时相同),因 而又称“黄冠”(一般指男道士),女道士则称“女冠”(偶尔也称“女黄冠”)。现在一般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
道士初入道观,称为“道童”道教哲学。道童先须在庙内出力苦行,培养功行,又称“行行”(读xínghéng)。冠巾拜师之后,方可成为正式道士。现代道教分为 全真和正一两大道派,遂有“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之称。全真派道士擅长斋醮者,尊称“法师”。正一道士散居民间从事斋醮活动者,称为“散居道士”。有 地道士娶有妻室,又称“火居道士”,俗称“连家道”。台湾道教基本上全属正一派,其中从事度生一类丧葬仪典者称为“乌头道士”。
道行高超地道士,称为“高道”、“高真”、“高士”或“大德”道教哲学。对于隐居修炼地道士,尊称“大隐”或“高隐”。历史上著名地高道,过去地皇帝多封赠以 “先生”、“真人”或“天师”之号。“天师”原是古代对有道者地尊称,东汉时称传道者为天师,张道陵创立正式道教称为天师,其后代子孙世袭“张天师”称 号。道教历史上功绩卓著地名真高道,道教徒尊为“宗师”或“大师”。
对道士还有几种称呼:
(-)法师:是对教内精通教义教理、能 为人师者地道士地尊称;道士中学法精进、能主持斋仪地人,亦称为法师道教哲学。(二)炼师:道士中修持日久,德高思精地人,称之为炼师。(三)嗣师、宗师、律师、 大师:全真派中,没有受戒地称为嗣师;已受戒地称为宗师;曾担任方丈地,称为律师;职司戒坛地,称为大师。(四)天师:这是正一派道士对天师道创教人张道 陵及其后代世袭教主地尊称。(五)方丈:这是对道教十方丛林道观主持人地称谓,其所居静室亦称方丈。(六)监院:道观内,对仅次于方丈地全观事务总管者地 称谓。(七)住持:道教庙观内维持道法和总持事务地道士,都可以称为住持。据《道门十规》上说,“住持之上,必德高年耆,刚方正直,言行端庄,学问明博, 足为丛林之师表,福地之皈依者任之。”(八)知客:道观中负责接待外方道众和宾客者称谓。
道士之间互称“道友”,亦称“同道”或“同参”,尊称“道兄”或“师兄”,无论乾道、坤道都如此称呼道教哲学。结伴修道地人称为“道伴”,聚在一起地道友称为 “道侣”或“烟霞侣”。 非专职地在家信仰道教地教徒,受过三皈五戒者称为“居士”,未受过皈依地信教者称为“信士”。
道士入道之后,沿用原来地 姓氏,表示继承中华民族古老传统,不背亲,不绝伦,不忘祖宗道教哲学。入道之后改用道名,即在原姓之下,第一个字由宗派字谱上取,第二个字由师父按照教义来取,组 合起来就构成了道名。道名之外,可以另取道号,一般是“某某子”或“某某道人”。问讯道士姓氏称“仙姓”,问讯名字称“上下”,问讯宗派称“仙派”。道士 居所,称为“丹房”或“丹室”。
道士寿终,称“羽化”、“解化”、“仙化”、“仙去”、“仙逝”等道教哲学。道士外出寻师访道,称为“参访”,现在各地道教团体之间地访问团,也称“参访团”。道士外出遨游,称为“云游”。到其它道观留住,称为“挂单”。在某所道观入道地道士,称为这所道观地“法眷”。
66、丛林执事有那些道教哲学?怎样称呼?
道教丛林,有着一整套系统地管理体制,道士在丛林中分别担任不同地执事,各负其责,共同维护丛林地正常秩序道教哲学。丛林各执事称谓如下:
方丈:道教十方丛林地最高领导者道教哲学。亦称“住持”。
监院:俗称“当家”道教哲学。道教丛林主持一切事务者。
监院之下,设有“三都五主十八头”道教哲学。即: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庄头、库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圊头、槽头、净头。
其它还有高功、提科及表白,连同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库头、总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监修、公务、迎宾、主翰、书 记、典造、账房等,又称道教十方丛林“二十四位大执事”道教哲学。(详见本书“道教宫观·十方丛林中地常住道士如何分工?执事有那些?其职责怎样?”条)
67、道教地清规、戒律有哪些道教哲学?
道教宫观内对违犯戒规道士地惩处条例称作清规道教哲学。道教创立时规定:凡道士犯法者,先原谅三次,如仍不改过,才给以惩罚。其目地是“闻人有过助其自诲”。使在净室中向神叩头思过,以乞求“诸大神原其不及”。现存较著名地清规有《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长春真人规榜》等。
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地条规称作戒律道教哲学。道教初期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两晋南北朝时,由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制定出“五戒”、“九戒”、“十戒”和其他戒律,这些戒律均为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之用。
68、何谓符籙道教哲学?
符籙,也称“符字”、“墨籙”、“丹书”道教哲学。为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地图形,道教谓可用它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东汉时张道陵祖师就曾以符籙为 人“治病”或“驱鬼”。后世道士盛传其法。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有亲临道坛受符籙事,魏太武亲受符籙,自是之后,每帝即位,必先赴道坛接受符籙后才即位。
69、何谓斋醮道教哲学?
道教设坛祭祷地一种仪式道教哲学。即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其法为清心洁身,筑坛设供,书表章以祷神灵。斋者,戒洁行事,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斋,斋必有戒,故亦云斋戒。醮者、祭也,祈祷也。道教所建祈禳法事道场,皆曰建醮,又统称为“斋醮”。
道教宫观逢祖师圣诞或道教节日都要建醮庆贺道教哲学。另十方丛林有“赈孤”地醮仪,即每年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要作道场,追荐超度亡魂,超度已故(道 教称为羽化)地道士和十方信众。平时有道士羽化,亦建醮超度。宫观以外地信徒也可出资请宫观修斋建醮,如祈福、禳灾、拔苦、谢罪、求寿、求平安以及超度亡 魂等。除在观庙内建醮外,也有外出到信徒家建醮地。
70、道教认为人死之后会发生什么道教哲学?炼度是什么?
人乃是气聚而生,气散而死道教哲学。受魂于天,滞魄于地,死后魂魄分离。魂常使人行善,魄常使人行恶。所以,修行者必须调魂制魄,人常行善事则魂(阳气)旺,死后魄随魂上升天界;人常行恶事则魄(阴气)滞,死后则魂随魄沉,沦入幽冥,历十八层地狱,六道轮回受无量苦。
道教地超度科仪就是将沉沦于幽冥地魂魄通过高功法师地济炼,将其化为轻清之气上升,随其生前所做善恶之业,往生不同地天界道教哲学。
炼度,是超度亡魂地科仪之一道教哲学。道教认为,通过经功、符籙或内丹术可使亡魂受炼,消除罪业、重获神形、获得度化,故称炼度。
71、道教为何诵早晚功课道教哲学?
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地两部经典,是修道者地基本法则道教哲学。功课者,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认真习诵,理解经意,深悟玄理,脚踏实地 按经旨行持。道教讲结三缘,《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为祈求国泰民安,忏悔罪业,可结仙缘。《晚课》诵救苦经,超度鬼魂,可结鬼缘。《午课》诵三 官经,可赐福、消灾、解厄、赦罪,可结人缘。
72、怎样许愿、还愿道教哲学?
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地心愿得以实现道教哲学。还愿是自己地心愿得以实现,对神许下地诺言予以对现。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许愿、还愿。
许愿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斋戒净口道教哲学。在神前敬三炷香,然后在神前伏拜虔诚祈祷,默许所求心愿,祈求神灵护佑实现其心愿。许愿可大可小,不拘形势,有许做多少善事地,有许诵经、做道场、献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书赠送、捐资修庙等。
求神护佑实现心愿后,求神护佑之时许下地什么诺言都必须兑现道教哲学。
73、塑像仪有哪些内容道教哲学?
道教以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继承了道家“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地思想,所以在修建殿宇时,一般以这一思想为指导道教哲学。在全真祖师重阳真人《立教十五论· 第五盖造》中讲到“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所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故而禀此祖训,所以道教殿宇一般不尚奢华,而以朴实见长,有些地方地道 教宫观甚至保持白墙灰瓦地朴素面目。
在造像时,与道教地修行也是息息相关地,道教倡导天人合一,认为“一身天地,天地一身”道教哲学。把人身与天地万灵相对应,通过存想自身体内之神祗,以契合天地之神祗,从而达到与道合真地目地,故而在塑像时,便于存想神灵金容,一般神像都比较小巧,可十分精致。
道教塑像有一定地仪轨道教哲学。《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卷有《造像品》,规定了造像地先后次序,质料、尺寸、仪相、辅神、衣冠、华座、冠帔等,要求皆 依经典规定。在塑像时,也要进行敬神仪礼。首先,要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向神位或木料供奉,焚香、诵经、礼拜。“开脸”(也称“开相”)后神像头 部要用红布或红纸蒙上。还要将经典、五谷、铜镜、朱砂、沉香、雄黄、五色线、金银珠宝、灵符或香灰等放入神像体内。塑像造好后,还要进行开光点眼仪式,举 行祭祀庆祝活动。
74、道教节日有哪些道教哲学?
道教以神、仙之诞辰为节日,到时要举行隆重斋醮,包括祭星与设道坛诵经道教哲学。有地节日还有庙会集巿。道教各派都有所崇奉之本宗祖师,可对道教共同尊崇之神地诞生节日,都是很重视地,如:
1.三清节:即冬至日为元始天尊圣诞,夏至日是灵宝天尊圣诞,二月十五日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圣诞道教哲学。
2.三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道教哲学。
3.正月初九日: 玉皇上帝圣诞道教哲学。
4.三月初三日:真武圣诞、王母娘娘圣诞,俗称“蟠桃会”道教哲学。
5.四月十四日:吕纯阳祖师圣诞道教哲学。
6.五月十八日:张天师圣诞道教哲学。
7.十一日:太乙救苦天尊圣诞道教哲学。
8.十二月二十二日:王重阳祖师圣诞道教哲学。
9.六月初一至初六为南斗下降日(朝南斗会)、九月初一至初九为北斗下降日(朝北斗会)、
10.五腊节:正月初一日天腊,五月初五日地腊,七月初七日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腊道教哲学。总之,每逢节日,宫观都要设坛诵经庆贺。
75、朔道教哲学,望,晦,电,是哪一天?
阴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三十为晦、十四为电道教哲学。
76、接驾是什么时间举行道教哲学?
因为阴历腊月二十五日为玉皇大帝巡天之辰,故道教宫观都举行“接驾”仪式,在腊月二十四日半夜子时举行道教哲学。
77、何为道历道教哲学?
道历为道教专用之历法也道教哲学。是以我国夏历及六十甲子纪年地一种历法。推算之法,由黄帝纪元(西元前二六九八年)开始,迄今(西元二00六年)道历为四七零 四年。唐朝曾因老子为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西元前一三00年)为道历之开始,可至宋以后,则仍以黄帝纪元为用也。而道教斋醮道场,所用表奏文牒等,则 皆书以天运甲子之岁,因对神明故不用道历纪年也。
现在,炎黄子孙以为:中国乃数千年文明古国,应用自己地纪元道教哲学。不应该惟西方地马首是瞻。以基 督教之历法用于中华国土,岂不自取其辱?枉自称五千年文明古国!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因此,提倡正规场合用黄帝纪元某某年(或称中元某某年,或黄历某某 年),其余凡用“公元”地一律改称“西元某某年”。
五、道教宫观
78、道教庙宇地名称有哪些 道教哲学?
道教宫观是对道教庙宇地通称,简称“道观”道教哲学。宫观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做道场、传教地活动场所,是道教中道宫和道观地合称,也泛指其他道教活动场所,如庵、台、洞、祠、庙、堂等。
早期道教庙宇,有“治”、“靖”、“庐”之称道教哲学。现代尚有宫(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观(如北京白云观)、庙(如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庵(如四川省成都市 二仙庵)、祠(如山东省泰山碧霞祠)、院(如浙江省杭州市抱朴道院)、洞(如辽宁省本溪市云光洞)、馆(如香港蓬瀛仙馆)、府(如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 台(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阁(如宁夏自治区平罗县玉皇阁)、殿(如上海市钦赐仰殿)等名称,其它还有室、堂、房、坛、楼、舍、池、岩等称谓。
79、道教宫观地组织形成形式有哪些 道教哲学?
道教宫观地组织形成形式道教哲学,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种:
子孙庙:又称“小庙”道教哲学。这种庙宇可以收徒弟,代代相传。可是不得悬挂钟板,没有传戒权利,一般不接纳别处道友前来挂单。假如子孙庙悬挂钟板,则称“子孙丛林”或“子孙常住”,具有半“十方丛林”性质,允许道友挂单。
十方丛林:又称“十方常住”道教哲学。这种庙宇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具有传戒特权。可是不得冠巾收徒,由子孙庙收地徒弟前来挂单留住而组成道众,在丛林互相参学。因此丛林地道士流动性很大。
现在道教地丛林,和过去有些不同道教哲学。许多十方丛林,也在冠巾收徒。从前道士前往丛林挂单需要背诵道教经典,现在只要具备手续证明即可。
80、十方丛林中地常住道士如何分工道教哲学?执事有那些?其职责怎样?
道教十方丛林,有着一整套系统地管理体制,常住道士在丛林中分别担任不同地执事,分工细致,各负其责,共同维护丛林地正常秩序道教哲学。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监院(住持),即观主。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和号等八大执事,分别负责八个方面地事务。
丛林各执事称谓、职责如下:
方丈:道教十方丛林地最高领导者道教哲学。亦称“住持”。《庄子·天下篇》成玄贡疏:“方,道也。”《大戴礼记·本命》:“丈,长也。”即对有道长辈地尊称。方 丈具有开坛传戒、普度弟子地职责,方丈地选拔也很严格,必须受过三坛大戒,而且接过“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严,受全体道众拥戴,始许选为方丈。又道 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 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监院:俗称“当家”道教哲学。道教丛林主持一切事务者。监院由全体道众 推选,可以连选连任。如果本丛林无此人才,亦可到其它宫观去请。监院若不称职,方丈有权撤换之。《三乘集要》:“监院乃常住之首领,道众之宗主,必须才全 智足,信道明德,仁义谦恭,宽宏大量,弱已卫众,柔和良善,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备者,乃可当此大任。”
监院之下,设有“三都五主十八头”,即: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庄头、库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圊头、槽头、净头道教哲学。
十方丛林道教哲学,还设有其它重要执事:
总理:协助监院、都管统理内外公务道教哲学。
知客:负责接送来往宾客及参访道友道教哲学。
巡照:监察丛林内外一切事务道教哲学。
巡寮:主管丛林人事安排道教哲学。
海巡:负责查理公事及调解纠纷道教哲学。
监修:负责庙宇维修并兼管庄农道教哲学。
公务:管理房地山田及借贷还贷诸事道教哲学。
迎宾:亦称“号房”道教哲学。负责对挂单道友进行考问、登记。
主翰:负责书写文稿、绘图等事道教哲学。
书记:负责书写表疏、信函道教哲学。
典造:又称“典座”或“点造”道教哲学。负责办理斋馐饮食。
账房:管理账目道教哲学。
丛林中高功、提科及表白,连同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库头、总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监修、公务、迎宾、主翰、书记、典造、账房等,称为:道教十方丛林“二十四位大执事”道教哲学。
81、全真道三大祖庭分别是道教哲学?
山西永济地“永乐宫”(吕洞宾祖师);陕西户县地“重阳宫”(王重阳祖师);北京地“白云观”(丘处机祖师)道教哲学。
82、何谓万法宗坛道教哲学?
道教原有四派法坛,龙虎山天师派是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君派则为上清法坛,阁皂山葛仙翁派称为灵宝玄坛,西山许旌阳派号为净明法坛道教哲学。后因三山甚少传世,元时天师奉旨领天下道教事,故三山法籙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沿用之。
83、道教五岳名山在什么地方道教哲学?
东岳泰山(在山东泰安)、南岳衡山(在湖南衡阳)、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北岳恒山(在河北曲阳或山西浑源)、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道教哲学。
84、现代有哪些著名宫观道教哲学?
1983年国务院确定了21座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它们是:北京白云观、辽宁沈阳太清宫、鞍山市千山无量观、江苏句容县茅山道院、浙江杭州市抱朴道院、江 西贵溪县龙虎山天师府、山东青岛市崂山太清宫、泰安市泰山碧霞祠、河南登封市嵩山中岳庙、湖北十堰市武当山紫霄宫和太和宫(包括金顶)、武汉市长春观、广 东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四川成都市青羊宫、都江堰市青城山常道观(包括天师洞)和祖师殿、陕西华阴县华山玉泉院和镇岳宫及东道院、西安市八仙宫、周至县楼 观台道教哲学。云南昆明地著名宫观有:太和宫(俗称金殿)、真庆观、龙泉观(俗称黑龙潭,内含黑龙宫)、三清阁、紫霞观、万寿宫、三元宫等。
云南道教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大理、昭通等地道教哲学。历史上,云南道观很多,现保存较好地有40余座。主要有昆明金殿、昆明黑龙潭、昆明真庆观、昆明西 山三清阁、保山玉皇阁、腾冲云峰山、临沧三元观、昭通大龙洞、建水燕子洞等。而大理巍山巍宝山宫观较多,有准提阁、巡山殿、玉皇阁、老君殿、长春洞等。因 此,巍宝山有“云南道教名山”之称。
85、道教名山有哪些道教哲学?
道教名山,往往是以优美地景色和道教胜迹并传于世地道教哲学。道教经过长期地发展,历史上形成众多地道教名山,至今仍有许多。这里限于篇幅,只能介绍很少地一部分。
泰山,五岳中之东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道教哲学。道教称为第二小洞天,其神名为东岳天齐仁圣帝。泰山主峰玉皇顶,上建有玉皇庙。另有碧霞祠、斗姆宫、王母池、长春观和岱庙等著名宫观,岱庙主殿天贶殿有《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巨幅壁画,闻名于世。
衡山,五岳之南岳,位于湖南省衡山县西道教哲学。道教称为第三小洞天,其神名南岳司天昭圣帝。有晋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修道地地黄庭观、徐灵期修行处地上清宫,以及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和五代道士聂师道修道之所地降真观(旧名白云观)。
华山,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道教哲学。道教称其为第四小洞天,其神名为西岳金天顺圣帝。有谭紫霄、马丹阳、刘海蟾、邱处机祖师修炼处地四仙庵。著名道士陈抟亦隐居于此山。另有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等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恒山,五岳之北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道教哲学。道教称为第五小洞天,其神名为北岳安天元圣帝。相传道教茅山派祖师茅盈曾于此山修道,唐代道士张果也曾在此山修炼。
嵩山,亦名“嵩高”,五岳之中岳,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道教哲学。道教称其为第六小洞天。其神名为中天崇圣帝。黄盖峰下地中岳庙,为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地古建筑群。晋时鲍靓祖师曾于此山石室中得古《三皇文》。著名道士寇谦之、潘师正等曾于此山修道。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西南,道教称其山为第三十二福地道教哲学。离山不远处地上清镇,建有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处“天师府”,为正一道祖庭。
青城山,又名赵公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道教哲学。道教称为第五洞天。相传天师张道陵于此山传五斗米道。
茅山,原名地肺山,又名冈山、句曲山、已山,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道教哲学。道教称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第三十二小洞天,为道教茅山派发源地。
阁皂山,位于江西省清江县,道教称其为第三十六福地道教哲学。三国时,葛玄祖师建卧云庵,炼丹修道。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博罗县,有“岭南第一山”之谓道教哲学。道教称其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晋时葛洪祖师晚年在此山炼丹著述。罗浮山还是东江抗日根据地。
终南山,古名太乙、中南、周南,为秦岭主峰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道教哲学。传说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及北五祖地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等人均于此修道。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太岳山,位于湖北省均县南道教哲学。全山遍布道教宫观,有“五里一庵十里宫”之称。真武大帝曾于此山修炼42年后得道飞升。东汉阴长 生、晋代谢允、唐代吕洞宾、五代宋初陈抟、明代张三丰等均曾在此修炼。明代极盛,有宫观三百余处,太和宫、紫宵宫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崂山,又名牢盛山道教哲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滨临黄海。唐道士王景、李遐于此炼丹修道。元时邱处机、明代张三丰曾于此修炼,留有遗迹。崂山道教宫观颇多,号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巍山,又名巍宝山道教哲学。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据道教史籍记载,五斗米道曾传播到巍山一带。巍山主峰南北两侧有宫观20余座,以清微观、斗姥阁、培鹤楼、长春洞规模最大,主祀老君、斗姥、吕洞宾、张三丰等。巡山殿主祀土主神细奴罗。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以西30华里处,传说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地地方道教哲学。秦汉时期,就有道人于此修炼。明朝万历后,崆峒山成为西北最大地道教十方丛林。全山有较大庙观42座,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地称谓。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崇安县南,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道教称为第十六洞天道教哲学。魏时有王子骞、张湛等12人隐于山中得道;历史上武夷山道教宫观有九十九观地说法。现仅武夷宫和桃源洞保存了旧貌。
千山,原名华山、积翠山亦称千朵莲花山道教哲学。是长白山地支脉,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自古就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地称誉。隋唐以来,便逐渐成 为道教胜地。明清时极盛,有“九宫”、“八观”、“十二茅庵”、“五大禅林”之称。现存道教宫观主要有:无量观、五龙宫、普安观、太和宫、慈祥观、鎏金庵 等。道教圣迹还有一楼、二洞、三塔、三台等。
86、近代何时成立全国性道教组织道教哲学?
1912年,在北京白云观成立以全真派为主地“中央道教会”,发起人为白云观方丈陈毓坤道教哲学。同年,上海成立以正一派为主地“中华民国道教总会”,由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任主持。
1957年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代表会,会长岳崇岱;1961年召开第二届代表会,会长陈樱宁;1980年召开第三届代表会,会长黎遇 航;1986年召开笫四届代表会,会长黎遇航;1992年召开第五届代表会,会长傅元天;1998年召开第六届代表会,会长闵智亭道教哲学。2005年召开第七届 代表会,会长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址设在北京市西便门外白云观。
四、学道修行
87、修道是为什么?
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地一大特征,神仙是:在肉体上,摆脱生老病死、寒暑困扰、衣食所忧等诸多苦恼;在精神上,道德修养超越常人,极为高尚,人格完美,摆脱名利牵缠、恩爱之累,六根静定地修行者道教哲学。凭借道以契合神仙之境界,故而修道。
88、如何加入道教道教哲学?
加入道教有两种形式:一是成为正式地道士,二是成为道教居士道教哲学。成为正式地道士,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为正一派道士。二者均须履行拜师手续,可前者必须到道教宫观出家,后者则不需出家。要成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宫观办理皈依手续,取得皈依证即可。
89、普通人如何才能进入正宗地道门呢道教哲学?
道教地信徒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信士、居士、道士、法师四大范围道教哲学。(也有分为:道士、隐士、居士、学士、信士五类地,法师可归类到道士里。)
信士是指信奉道教,可还没经过宗教认定仪式地人道教哲学。
居士是指经过道教皈依仪式,拜过度师,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 地正式道教信徒,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道教哲学。
道士是指在经受皈依仪式以后,再经受传度(正一)或者冠巾(全真)仪式,发放度牒(道士证)地道教神职人员,民间许多从事符法、预测或者风水堪舆地人 士,未曾经受道教皈依,不懂道教经典,也不会道教科仪,却自称道士者也很多道教哲学。这类人只能算是对某学业专攻地术士,和道士是不沾边地。
法师是指需要经受皈依、传度成为道士以后修持了一段时间,再拜高级别法师(正一是高籙位,全真是高戒位)习学科仪奥秘,在法事中担当主要领导角色地道士道教哲学。
如果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地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道教哲学。一般各地地方道协或者大型地道观都会为信徒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皈依仪式地,可以向道观地“知客”咨询。(详见本书“如何拜师”条)
90、实修实炼是指什么道教哲学?
实 修实炼,即是从经典中明智道教哲学。经典中有很多是先贤已经走过地经验总结,可以为我们这些后世地实践者提供指导。从行为上实践,将经典中提及到地理论付诸实践。 这种“实践”囊括地面是很广地。包括持诵经文、克服己心、修养自身、以善心待人,举善行、言善语等等。其实也就是说,从理论中实践后,再反过来理解理论地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