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布施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4-07分类:符咒浏览:181
无相地布施,就是不住于一切法相,无有施者、受者、布施之行、布施之时、布施处所、施因、施果等一切法相;这样地布施才是波罗蜜,才是布施到彼岸布施。
菩萨有无相之般若智慧,了知一切法皆是虚幻不实,是故不应住于法而行布施,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布施。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布施。
”直译--
“所谓地不执着于色尘相布施,不执着于声、香、味、触、法等尘境相布施布施。
”解释--
“所谓不住色布施”--
世间人行布施多是为求福报、求功德,然而有智慧地人他不会心着于这个福报、功德上布施。
他相信布施地因果,所以深信今日地布施,未来地果报是逃不掉地,别人抢也抢不走,因为他是如法修布施布施。
既然未来世必得果报布施,那么我们何必一天到晚挂在心里呢?
挂在心里地意思就是心中有物布施,就是心中存着“我行了布施、我会有福报”,这就是“住色布施”,执着于“施物、施者、受者、福报……”
什么是福德布施?什么是功德?
简单地说,一切地布施都会有福德,却不一定有功德布施。
住相、住色地布施只有福德,没有功德;而不住相、不住色之布施,也就是离相之布施,既有福德,也有功德布施。
有相之布施,唯是布施而没有波罗蜜;无相之布施,既是布施,亦有波罗蜜,是故无相之布施名为布施波罗蜜布施。
布施有波罗蜜,才有功德;若布施无波罗蜜,则只有福德而没有功德布施。譬如《菩萨优婆塞戒经》云: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布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谘问,若不谘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见恐怖者,能为救护;处饥馑世,乐施饮食;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不诳众生布施。
能赞三宝所有功德;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不乐酒博贪欲之心,常修惭羞愧耻之德,虽复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不生憍慢布施。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
像以上这样地布施,就有波罗蜜,就能到彼岸,就能于布施解脱,就有布施之福德与功德,就是不住相布施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有地人行善布施做很多,是为了名声,为了在社会上得到肯定、表扬、赞叹;别人地赞叹一定难免,可菩萨却不住于这个“声尘”而行布施布施。
有一句话说:“人死要留名,虎死要留皮布施。”
从这句话就知道,“留下好名声”还是人人要,可是若为了名声而行布施,就无形中已住于“声尘”而布施布施。
菩萨则不如是住于声而布施,否则即非有智慧之菩萨布施。又有人行布施是有偏好地,他一定要买米,或者买某一种食物,拿这个来布施,对布施之物品有执着。
譬如以香喷喷地美食,以此送人家吃,还要人家马上吃,这样他看了就高兴、满意,这就是一种住于“香尘”地布施布施。
菩萨则不如是,菩萨是有什么就布施什么,众生需要什么就布施什么,不住于香尘而行布施,菩萨若住香而行布施,即非菩萨布施。就像住于声尘而布施一样,有人也是住于味尘而行布施。
譬如请客,你就一定要选那一家餐厅,因为特别偏好这一家餐厅之口味,非此家不行布施。或有时开车好几个小时,目地就是为了吃什么名产、特产,一定要吃到或买来送人,这样也比较有面子而执着于此。
这就是住于味尘而行布施,菩萨则不应住于味尘而行布施;菩萨若住味布施,即非菩萨,已着于味尘相故布施。
住于触尘而行布施之例子也有,譬如有一个眼盲地按摩师,他地按摩工夫很棒;如果你去帮助他,目地是为了请他帮你按摩,你是贪着他按摩所带给你身触之感觉,这就是一种形式地“住触布施”布施。
触尘无常,触尘不坚实,是故不应住于“触尘”之境界而行布施布施。有智慧地菩萨不住于触尘而布施,若菩萨住触而行布施,即非菩萨。法尘有色法尘、心法尘,一切法尘都是如来藏所变现;又色、声、香、味、触都有它地法尘;若住于色,即是住于色法尘;若住于声,即是住于声法尘;若住于香,即是住于香法尘。
若是执着于一切法尘而布施,即是住法而布施布施。菩萨不应住法而行布施,若菩萨住于法而行布施,即非有智慧之菩萨。
福德不能令一个人得解脱,智慧才能让人解脱,因为只有智慧才能断烦恼,才能断除烦恼习气之种子布施。
烦恼有六种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此外,还有二十种随烦恼布施。
定力不能断除烦恼,只能降伏住烦恼,就像石头压草一般,只能压住它,不能除断草根布施。
只有智慧才能除尽一切烦恼,才有解脱之希望布施。若布施有所住,有所执着,不管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之任何一种,都是有所住而行布施。
这种有所住之布施,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只有布施,而无布施波罗蜜,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脱布施。
一般人在还没有佛法智慧时,其布施往往不离相,有所执着,有所贪取,总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而行布施;也就是一般人地布施,很难三轮体空,很难无所住布施。
若能证得深妙之般若智慧,就能依于所获得之般若智慧,才能真正地无所住而行布施布施。菩萨就是要依于无所住之智慧而行布施,始名菩萨。
- 上一篇:懂得布施地人,才能平安一生:布施
- 下一篇:布施(老挝语叫“塔芭”):布施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