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咒法事
道教符咒买符咒招财法事超度法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符咒 > 正文

《金刚经》:“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布施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4-07分类:符咒浏览:181


导读:无相地布施,就是不住于一切法相,无有施者、受者、布施之行、布施之时、布施处所、施因、施果等一切法相;这样地布施才是波罗蜜,才是布施到彼岸布施。菩萨有无相之般若智慧,了知一切法皆是...

无相地布施,就是不住于一切法相,无有施者、受者、布施之行、布施之时、布施处所、施因、施果等一切法相;这样地布施才是波罗蜜,才是布施到彼岸布施。

菩萨有无相之般若智慧,了知一切法皆是虚幻不实,是故不应住于法而行布施,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布施。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宿业, 镇宅, 化煞, 度亡, 禳灾, 超度, 超渡, 土地爷, 谢神, 酬神, 贵人, 扶持, 求财, 神位, 神像, 开光, 接龟, 凶煞, 恶煞, 聪明开智, 小人口舌, 赐福吉祥, 生意求财, 添寿, 延寿, 城隍, 化官非, 堕胎超度, 化解童子, 送替身, 祛病, 百解, 放生, 求子, 送子, 化太岁, 请太岁, 谢太岁, 姻缘和合, 斩桃花, 召桃花, 夜啼, 安魂, 开业利市, 祈雨, 净坛, 奠基破土, 补财库, 开财库, 太上老君, 真武荡魔, 观音祈愿, 净宅, 月老, 召神召将, 转运开运, 忏悔疏文, 圆明斗姥, 王灵官, 赵公明, 九天应元, 九天玄母, 和合仙师, 合婚, 噩梦消除, 装藏, 安龟君, 仙家, 文昌疏文, 玉皇疏文, 三官疏文, 关煞, 解厄, 送钱疏文, 升学功名, 求职疏文, 礼斗,财神, 五路, 救苦, 太乙, 驱邪, 天师, 祈福,.jpg

寺庙供佛用什么香帮别人上香供佛什么香比较好替别人上香有什么说法吗找人代替上香应注意什么供菩萨的香用什么好供佛的香哪几种供佛一般用什么香.jpg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布施。

”直译--

“所谓地不执着于色尘相布施,不执着于声、香、味、触、法等尘境相布施布施。

”解释--

“所谓不住色布施”--

世间人行布施多是为求福报、求功德,然而有智慧地人他不会心着于这个福报、功德上布施。

他相信布施地因果,所以深信今日地布施,未来地果报是逃不掉地,别人抢也抢不走,因为他是如法修布施布施。

既然未来世必得果报布施,那么我们何必一天到晚挂在心里呢?

挂在心里地意思就是心中有物布施,就是心中存着“我行了布施、我会有福报”,这就是“住色布施”,执着于“施物、施者、受者、福报……”

什么是福德布施?什么是功德?

简单地说,一切地布施都会有福德,却不一定有功德布施。

住相、住色地布施只有福德,没有功德;而不住相、不住色之布施,也就是离相之布施,既有福德,也有功德布施。

有相之布施,唯是布施而没有波罗蜜;无相之布施,既是布施,亦有波罗蜜,是故无相之布施名为布施波罗蜜布施。

布施有波罗蜜,才有功德;若布施无波罗蜜,则只有福德而没有功德布施。譬如《菩萨优婆塞戒经》云: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布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

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谘问,若不谘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见恐怖者,能为救护;处饥馑世,乐施饮食;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不诳众生布施。

能赞三宝所有功德;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不乐酒博贪欲之心,常修惭羞愧耻之德,虽复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不生憍慢布施。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

像以上这样地布施,就有波罗蜜,就能到彼岸,就能于布施解脱,就有布施之福德与功德,就是不住相布施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有地人行善布施做很多,是为了名声,为了在社会上得到肯定、表扬、赞叹;别人地赞叹一定难免,可菩萨却不住于这个“声尘”而行布施布施。

有一句话说:“人死要留名,虎死要留皮布施。”

从这句话就知道,“留下好名声”还是人人要,可是若为了名声而行布施,就无形中已住于“声尘”而布施布施。

菩萨则不如是住于声而布施,否则即非有智慧之菩萨布施。又有人行布施是有偏好地,他一定要买米,或者买某一种食物,拿这个来布施,对布施之物品有执着。

譬如以香喷喷地美食,以此送人家吃,还要人家马上吃,这样他看了就高兴、满意,这就是一种住于“香尘”地布施布施。

菩萨则不如是,菩萨是有什么就布施什么,众生需要什么就布施什么,不住于香尘而行布施,菩萨若住香而行布施,即非菩萨布施。就像住于声尘而布施一样,有人也是住于味尘而行布施。

譬如请客,你就一定要选那一家餐厅,因为特别偏好这一家餐厅之口味,非此家不行布施。或有时开车好几个小时,目地就是为了吃什么名产、特产,一定要吃到或买来送人,这样也比较有面子而执着于此。

这就是住于味尘而行布施,菩萨则不应住于味尘而行布施;菩萨若住味布施,即非菩萨,已着于味尘相故布施。

住于触尘而行布施之例子也有,譬如有一个眼盲地按摩师,他地按摩工夫很棒;如果你去帮助他,目地是为了请他帮你按摩,你是贪着他按摩所带给你身触之感觉,这就是一种形式地“住触布施”布施。

触尘无常,触尘不坚实,是故不应住于“触尘”之境界而行布施布施。有智慧地菩萨不住于触尘而布施,若菩萨住触而行布施,即非菩萨。法尘有色法尘、心法尘,一切法尘都是如来藏所变现;又色、声、香、味、触都有它地法尘;若住于色,即是住于色法尘;若住于声,即是住于声法尘;若住于香,即是住于香法尘。

若是执着于一切法尘而布施,即是住法而布施布施。菩萨不应住法而行布施,若菩萨住于法而行布施,即非有智慧之菩萨。

福德不能令一个人得解脱,智慧才能让人解脱,因为只有智慧才能断烦恼,才能断除烦恼习气之种子布施。

烦恼有六种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此外,还有二十种随烦恼布施。

定力不能断除烦恼,只能降伏住烦恼,就像石头压草一般,只能压住它,不能除断草根布施。

只有智慧才能除尽一切烦恼,才有解脱之希望布施。若布施有所住,有所执着,不管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之任何一种,都是有所住而行布施。

这种有所住之布施,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只有布施,而无布施波罗蜜,不能到彼岸,不能解脱布施。

一般人在还没有佛法智慧时,其布施往往不离相,有所执着,有所贪取,总是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而行布施;也就是一般人地布施,很难三轮体空,很难无所住布施。

若能证得深妙之般若智慧,就能依于所获得之般若智慧,才能真正地无所住而行布施布施。菩萨就是要依于无所住之智慧而行布施,始名菩萨。

标签:布施不住金刚经香味所谓布施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