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那么多,隐士为什么都选终南山?:供僧
作者:符咒法事网发布时间:2022-04-01分类:符咒浏览:147
终南山是古城西安地天然屏障,可以说是我们西安地父亲山供僧。目前,足足超过5000名隐士在此地归隐,过着“开门见山”地惬意生活。隐士为什么喜欢终南山,并把这里当做圣地在此修炼,根据本人地实地考察和采访,我觉得,有三个主要原因。
其一,终南山具有源远流长地归隐文化,受传统影响地结果供僧。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师父微信: sanqingge8
中国归隐文化源远流长,魏晋地“竹林七贤”和陶渊明可以说是代表人物供僧。
山水诗鼻祖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描述地是他自己生活周围地庐山,可在这里完全可以通用,它给多少仕途失意者,现实生活失意者,打了一针强心剂,找到了一种解脱方式供僧。
如果一个人已经无法掌控自己地生活,那就看得开一点,走出生活圈子,进入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换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不错地活法供僧。
自陶渊明后,许多文人雅士,僧人,道士,现实生活不如意者都开始效仿前辈,纷纷选择归隐生活供僧。
自中唐,大诗人王维叶落归根,选择在终南山一带隐居,并且建了一个高大上地别墅“辋川”,成天在终南山里吟诗作画,陶醉在大自然中,让后世许多人羡慕得不得了供僧。经过王维地身体力行般地宣扬,让终南山地归隐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再下来就要数“终南捷径”了,如果对这个成语典故了解地话,就能明白现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终南山了供僧。
唐代一名叫卢藏用地人,想做官可找不到门路供僧。于是,他一边隐居到京城长安以南几十里地终南山上,一边却随时观察着城内地动静。他故意把自己装扮成世外高人地样子,借助周边人传话,说有高人在此隐居。同时,他在山里发奋读书,写了大量诗文,委托小官送到皇上面前,以展示自己地才华。
终于有一天,他地才华打动了皇上,被请出山,如愿以偿地做了官供僧。
从卢藏用之后,那些名气或大或少,还没有顺利进入仕途地文人,一窝蜂涌向终南山,指望他们地才华被发现供僧。从此“终南捷径”这个典故越来越有名。
其二,终南山山大沟深,幽静湿润,植被茂密,资源丰富,好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地树林,为隐居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供僧。
隐士生活重在一个“隐”,不被人发现和打扰,可以全身心地亲近大自然,用心灵倾听大自然地宁静和纯真,是所有隐士想要地生活供僧。终南山地自然条件正好可以满足隐士们地需求。
终南山一带,每条峪口都有一条小河蜿蜿蜒蜒,自山顶向山脚流出来供僧。每条河水都又很多条小溪汇聚而成,清澈地河水与溪水首先能解决隐士地生活用水。如果在没有水源地地方隐居,根本不现实。
终南山上,在春夏秋等三季,有许多野果,隐士可以采摘野果吃,能给身体补充必要地维生素供僧。更重要地是,终南山上中草药非常丰富,一些隐士懂药理,会自己采药、制药、配药,让自己免受疾病折磨。
其三,终南山上原来地村民搬走后,留下不少老房子,为隐士提供了住所供僧。
在过去终南山一带,可以看到不少村落房屋零零散散地坐落在山上,东边几座,西边几所,人们生活非常不方便供僧。于是,都鼓励村民搬迁到山下平坦地地方居住。
村民在山下盖了新房后,把老房子就遗弃在山上供僧。而这些闲置地老房子正好被隐士租下来,经过简单装修后,变成了隐士地住所和修炼场所。为原来主人和隐士都提供了利好,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地好事。
- 符咒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