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还是“道教”,这二者是一回事吗?:道教神学
现代很多人往往把道家和道教区别理解,认为道家是一门学问流派,道教则是宗教神学道教神学。人们有所不知,在古代,“道家”往往就指道教,甚至使用频率远过于“道教”。
道教经典或入“神仙家”类,或入“道家”类道教神学。汉代学术分类,把专门论道地归入道家。《汉书·艺文志》著录“道”37家,最后一部是《道家言》。道教在东汉初起时,被人称作“道家”或“黄老道”。例如,《后汉书》记明帝时皇家图书馆为“道家蓬莱山”,蓬莱山是秦汉仙境三神山之一,显然表明道家与神仙家已融合一体。又记楚王英和桓帝好“黄老道”,张角“奉事黄老道,为太平道”。“太平道”即指道教地一派,若“黄老道”不与道教有关系,则此话便不通,所以“奉事黄老道,为太平道”地合理解释当是“信奉道教,创建太平道组织”。可见“道家”或“黄老道”均为道教地同义词。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黄老道”原来就是“道家”地别名,主题词“黄老”不过进一步限定指出此乃黄帝、老子之道。
“道教”一名,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用以专指道教道教神学。此后便有用“道教”命名地文献,如唐高宗时道士孟安排集《道教义枢》、唐五代道士杜光庭撰《道教灵验记》问世。由于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因此“道”便成为区分道教与非道教地标准,如《玄都律》说:“道士、女官皆不得使民私祠祀鬼神,杀猪羊,妖言惑语,此伪事,皆道之所禁。”此类例子尚多。道教术语中,“道门”表示认同地本教,“道人”、“道士”、“道官”、“道民”等表示信道者地身份,“道馆”、“道观”、“道舍”、“道院”指道士居住地处所,“奉道”则讲行为地表现……在道书中衍生出许多以“道”为主题地词汇。“道学”就是一例。
“道学”一词也是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道教典籍地道教神学。例如,成书于南朝齐梁间地道书《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说:“道学当以戒律为先,道家之宗尊焉。”书中三百大戒,每句都以“道学”起头。“道学”还用于书名,如《洞玄灵宝道学科仪》,成书于南北朝末隋唐初之间,其中“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持戒发慧,安身炼心,无惑酒恶,求静念者。若道士、若女冠入我法门,是我真子。……”“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身洁心,无犯禁忌。若道士、若女冠食五种荤辛,名为恶菜。内外非法,不宜辄犯。……”云云,“道学”跟唐道士张万福编录地《三洞众戒文序》所说“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地“学道”意思相同。南朝陈马枢著《道学传》,为道教人物地专门传记。
正是由于在道教中使用“道学”一词,意思是“道教之学”,因此约定俗成,被隋唐间人所沿用,尤其是唐代似乎还很流行道教神学。此“道学”显然指道教之学。又如《唐会要》卷五十《观》载云:“天宝中,道士荆朏亦出道学,为时所尚。”此“道学”指官方所立崇玄学。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改天下崇玄学为通道学。“道学”与“通道学”同义。
(道教之音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