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个中国吉祥图饰(贴图):小儿吉祥符咒
南极老人:此图是祈祷长寿地吉祥图小儿吉祥符咒。图中地梅花鹿,蝙蝠等物,以谐音象征“禄”和“福”,表示长寿而后多福存禄。在古代中国地星宿说中,寿星别称南极老人星,故寿星瑞图,也叫“南极仙翁”或“南极寿星”。
青云得路:指代高官厚禄小儿吉祥符咒。明清时常有小儿放风筝地图案,就是暗指得以升官发财。
三羊开泰:按八卦以“--”与“- -”符号组成,以“--”为阳,以“- -”为阴小儿吉祥符咒。乾(三阳),坤(三阴),震(上二阴下阳),坎(上下阴中阳),艮(上阳下二阴),离(上下阳中阴),兑(上阴下二阳)。三羊开泰即源于此。三羊喻“三阳”,是乾卦,阳盛之极,寓意万事兴旺,吉祥如意。
狮滚绣球:俗信认为“狮子”顺利咬住封包是将有喜事上门地吉兆,所以又有: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小儿吉祥符咒。
石上大吉:一只大红公鸡立于大石上作昂首挺胸状,是中国吉祥图案中历史最悠久地作品之一小儿吉祥符咒。鸡能辟邪也能致吉,旧时民间婚俗迎娶时,男女双方都分别准备大公鸡和肥母鸡一只,称作“吉人”,意为祝福新人吉祥如意;作为镇宅之用地公鸡所以要立在一块石头上,也是循此方式,以“石”谐“室”,即为宅室迎祥地意思。
中国地瑞兽:龙地种类 :数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众多地龙,有各种颜色地龙,有形状不同地龙,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小儿吉祥符咒。主要有以下几种:五色龙、有角龙与无角龙、有足龙与无足龙、有翼龙与无翼龙、一身双首龙与一首两身龙。
五色龙
在五行观念地影响下,人们创造了五色龙为主地龙形象:即黄龙、青龙(苍龙)、黑龙、白龙、赤龙等小儿吉祥符咒。按照五行观念,青龙居东方,白龙居西方,赤龙居南方,黑龙居北方,黄龙居中央。
最为明确地记述五色龙地是《神农求雨书》:“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它对先秦时代人们采用颜色不同地龙进行求雨地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绘;汉代大儒董促舒在《春秋繁露小儿吉祥符咒。求雨篇》中也详细记述了汉代时以五色龙求雨地习俗;《河图》亦有五色龙之称,不过该书则称黑龙为玄龙(古这玄即黑色之意)。
在中国人地传统观念中,黄龙最为尊贵,是真龙,其它名色龙都不是真龙小儿吉祥符咒。古代帝王都是真龙天子,所以都穿黄龙袍。百官和平民百姓均不许穿,否则有杀身之祸。其次为青龙,青龙或称苍龙,传说夏朝崇拜青龙,在《太平御览》和《宋书》中都有对青龙地详细记载。
五色龙在上古时代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地,先秦史籍就有不少杀龙或射龙地记载小儿吉祥符咒。如《墨子。贵义》?quot;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这种’杀龙’方式当是古代一种巫术,所杀之龙当是塑造之龙,其目地是以此激起天上真龙地愤怒,从面降下甘雨消除旱灾。
有角龙与无角龙
一般认为龙地原形是蛇,也有认为是鳄鱼等动物地,无论是蛇或鳄鱼,均无角小儿吉祥符咒。可历史上地龙形象,大多有角,少数也有无角地。在龙头上加角,是为了显示龙不是一般地动物,而是神圣地动物。龙角,古又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为什么要在龙身上加角?不少史学家都曾作过探讨,提出了不同地意见小儿吉祥符咒。
**学者袁德星提出地看法较为特殊,他认为,在龙头上加角是古代生殖器崇拜地结果小儿吉祥符咒。他认为,龙头上地角形符号,是男性生殖器,和原始地且字造型相同。这种生殖器崇拜物,自史前至商代前期地二里头文化,以及商代后期安阳遗址,抱歉有出土物发现,大部分是陶制地,也有大理石雕成地,其形状与龙头上地角和凤头上地冠,完全相同。不过,这一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在龙头上加角,可能是远古时代地角崇拜所致小儿吉祥符咒。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多有角。在有角动物群中,领头地雄性动物大多长有大而强壮地角,因而角不可是雄性地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力量和权力地标志。在龙头上加角,其主要目地可能是为龙增加神性。
在古代传说地龙中,有不少是无角龙,如烛龙,古籍均未言其有角,只称其身长千里小儿吉祥符咒。再如螭龙,虬,夔,也都为传说中地无角龙。
中国传统艺术中地龙,多为两只角,也有一只角地,即所谓地“独角龙“小儿吉祥符咒。《艺文类聚》卷九六引郭璞《山海经图赞》有记:“龙鱼一角,似鲤陵居。候时而出,神对攸乘。飞骛九域,乘云上升。“
罗二虎根据大量地古代墓葬中地龙形象,认为西汉时地龙分有角和无角两种小儿吉祥符咒。一种是有双耳双角地龙,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另一种为有翼无角地龙。东汉时期地龙都有角,到东汉晚期,角地下半部开始分叉,出现几个突起地棱,顶端向前卷曲,由近似牛角逐渐开始向近似鹿角地方向转变。唐代时地龙角则有变化,出现明显地分叉鹿角。角在唐代出现很长地分叉,酷似鹿角。在五代时增多,到宋代时已基本上都似鹿角了。不过,前期略似鹿角地龙仍存在。
有角龙与无角龙,都是古人所创造地艺术中地形象,不过,从有角龙和无角龙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地思维方式和艺术地变迁小儿吉祥符咒。
有足龙与无足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地龙,有地有足,有地无足小儿吉祥符咒。在神话龙中,烛龙是无足地。烛龙又称烛阴,《淮南子。地形训》中有记:“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据目前所见资料,最早地有足龙为两足龙,为河南仰韶蚌壳龙,只有两只足小儿吉祥符咒。神化传说中地龙则有一足龙,如夔龙,《说文》称:夔,如龙一足。
除了一足龙和二足龙之外,还有三足龙小儿吉祥符咒。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1942年出土一条木质龙,该龙是一条“三脚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足鸟“,可未见过“三足龙“地神话记载。如若确是三足龙,则属罕见。
从古代墓葬中地龙形象来看,西汉时地龙一般四条腿粗短,形同兽腿,足为鹰爪,有三趾,可也出土过一些西汉无腿、足和爪地龙小儿吉祥符咒。东汉地龙形象足较长,足亦分兽足、鹰爪两种。东汉末至东晋时期地龙身体四肢变得细长,同时也发现过一些此时地无足之龙。南北朝至隋地龙,四肢上有很长地兽毛飘起,足以为三趾鹰爪。唐宋时期地龙,腿为兽腿,足为鹰爪,一般三趾。与唐宋之前不同地是,宋代已出现四趾龙。
有翼龙与无翼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地龙,大多为有翼,无翼地较少小儿吉祥符咒。 最早传说中地有翼龙为应龙。《广雅。释鱼》中记载:“有翼龙曰应龙。“所谓“应龙“,大概就是“翼龙“之音转、或“翼龙“之异名。由于原始时代地人们认为雷电主宰雨水,而雷电是龙蛇地化身,是龙蛇飞上天空支。能升天之龙蛇,不是一般地龙蛇,应是有翼地龙蛇。故人们想象那些能升天地龙蛇是有翼地龙蛇。
有地学者认为,先秦时期地龙,均无翼,而西汉以后地龙大多数有翼小儿吉祥符咒。在西汉地墓葬出土物中,有翼龙和无翼龙均存在。西汉时期地交龙(或称结龙)均为两条或两条以上地龙盘绕在一起,构成双龙或多龙相交地形象。这种龙既无腿和足,亦无翼,除有角外,整个身躯与蛇大体相同。东汉时期地普通龙都有双翼,交龙则无翼。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地龙大多数有双翼,少数龙无翼。南北朝至隋地龙,有地龙翼已变成细长地飘带形,有地龙时有如小指大者,长尺余,腹下鳞红皆绵文,一头有口眼,一头似蛇而无口眼,云两头俱能进退,谬也。翼由三根细长地飘带组成,可也有个别地龙无翼。唐宋时期地龙,翼全都为一根或两根飘带。
一身双首龙与一首两身龙
在中国龙文化中,既有一身双首龙,也有一首两身龙小儿吉祥符咒。一身双首龙即两关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