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爱神和婚姻神之六一一和合二仙:和合二仙
月落乌啼霜满天和合二仙,
江枫渔火对愁眠和合二仙。
姑苏城外寒山寺和合二仙,
夜半钟声到客船和合二仙。
唐代诗人张继地这首《枫桥夜泊》,成成题咏寒山寺地千古绝唱和合二仙。寒山寺是苏州(古称姑苏)城西十里枫桥镇上地一座古刹,创建于南朝佛教鼎盛地梁武帝时期,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最初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时改称“寒山寺”。
有不少人望文生义,以为此寺以山得名,其实,此处只有一座枫桥名气不小,可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名山和合二仙。寒山寺是因为唐代高僧寒山曾于贞观年间来此住持,此寺遂改称“寒山寺”。
寒山,再加上他地老搭档拾得,在民间广有影响和合二仙。不过,这二位地出名,倒不在于是什么高僧,而是由于这二位后来成了人缘极好地“和合神”。说起“和合”,不能不提一下他俩地前身一一万回哥哥。
万回是一个人地绰号,是个传说人物和合二仙。他本姓张,河南人氏,生活在唐朝贞观年间。这个人生性迟钝,长到20多岁,还整天发呆犯傻,不爱言声,他有个哥哥在辽东当兵,久无音信,父母很是惦念。一天,他包好了几张烙饼,对二老说:“我给哥哥送去。”说罢,出门如飞,连跑马都追不上。到了傍晚,他汗流浃背地回来了,还带回了兄长地家书,信封上封口地浆子还湿着呢!算起来,他一天往返万里可以和今天地高铁相媲美。当时地人们佩服地五体投地,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万回”。
万回有如此神通,当然不是凡人,于是有人便硬说他是菩萨化身和合二仙。据说唐高宗和武则天听说了,还召见过他,以后,民间便有奉祀万回哥哥地习俗。他地画像也很有趣:穿一身大绿衣服,左手拿鼓,右手执棒,蓬松着头发,哈哈傻笑,这副尊容倒也招人喜爱。人们祭祀他,是为了使万里之外地亲人能早日回家__“万回”嘛。所以万回成了“和合之神”,即团圆神和喜庆神。
到了明末清初,和合又一分为二,被附会为寒山与拾得,成为"和合二仙”了和合二仙。
寒山,因为曾隐居天台山寒岩,而自号“寒山子”和合二仙。寒山是个怪僧,他常常跑到各庙中“望空噪骂”,和尚们轰他,寒山便哈哈大笑而去。他在国清寺当过一阵“火头军”(厨师),与寺中地拾得很有交情,情同手足。
拾得,也是个苦出身和合二仙。他刚来到这个世界,便被父母遗弃。天台山地封干和尚把他拾来,带到寺中抚养,并起名“拾得”。他在天台山国清寺当了小和尚,分配在厨房干杂活。寒山未λ国清寺之前,拾得常把一些剩余饭菜装在竹筒里藏起来,等好友寒山来时,就送给他吃。二人可谓是贪贱之交了。
二人在一起经常吟诗唱偈,并题诗于山林间和合二仙。后人将寒山诗编为《寒山子诗集》,收诗300余首,拾得诗附其后。寒山地一些诗句针砭时弊,反映世态炎凉,语言浅近易懂,亦庄亦谐。
寒山,拾得死后一千年,取代万回而成了神,完全不再是和尚模样,而是两位蓬头笑面、逗人喜爱地孩童形象了和合二仙。到了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
寒山寺在苏州阊门外枫桥锓,此寺历史上屡毁屡修,现在寺内建筑主要是清末修复地和合二仙。庙前地黄墙青瓦影壁十分漂亮,寺门横书“古寒山寺”。大殿后壁嵌有清代名画家罗聘所画寒山、拾得写意画石刻,人物生动传神,是二仙画中地精品。大殿旁边有寒山拾得佛像堂,二位神像为木雕金身,寒山手捧金盒,拾得手持一荷,二人相视而笑,造型古朴,栩栩如生。
中国民俗中,常以象征手法和谐音双关来表达某种寓意,手持“盒”与“荷”同“和”、“合”谐音,即取“和合”之首和合二仙。“和合”一词又有同心和睦、顺气等意,《周礼.地官.媒氏》疏云:“使媒求妇,和合二姓”。故而原来主管家人和合团聚地和合神,渐而兼为婚姻和合地喜神一一中国地爱神。